湖北省秭歸縣實驗小學 梅鳳鳴
【導讀指導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這本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和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閱讀。
一、激趣導入
1.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首童謠。(出示幻燈)
咬牛奶,喝面包,夾著火車上皮包。
東西街,南北走,出門看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又怕磚頭咬我手
過渡:有趣嗎?你發(fā)現(xiàn)哪里有趣呢?你們笑什么呢?
這樣的童謠叫顛倒謠,在歌謠中一些詞語是顛倒的,違背常理的,但是反映了小孩子奇特的思維,豐富的想象。
2.全班齊讀。
3.老師這里還有一首顛倒謠。(出示幻燈片)
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搖籃里,沒有奶吃向我哭,
記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轎前放爆竹。
4.大聲齊讀。
二、作者、作品簡介
1.這樣好玩的童謠是誰寫的呢?
他叫桑桑。桑桑在哪里呢?這個小男孩就在一本書中,這本書叫《草房子》。
2.老師出示書。
哪位同學讀過這本書?能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嗎?
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位著名的作家。
【作者介紹】
曹文軒,江蘇人,北京大學教授,一位深受人民喜愛的兒童文學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其中《草房子》《紅瓦》《根鳥》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被譯成英、法、日、韓等文字。
201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他是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
教師穿插講述自己在深圳看到曹文軒簽名的熱鬧情景,以及去年他來枝江的情況。他是中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作家!掌聲在哪里?
講到這里,老師的眼前浮現(xiàn)了一幅畫面:那還是2006年暑假的一天,梅老師在深圳逛街。那天下著雨,雨還有點大,天氣也比較悶熱。走著走著,我突然看到那里有一些人舉著傘,排著長長的隊伍,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著。他們在干什么呢?走近一看,哦,原來曹文軒先生來這家書店了,很多粉絲慕名前來索要簽名。
【作品介紹】(課件)
《草房子》曾獲冰心文學大獎,中國作協(xié)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兒童文學獎,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1999)、冰心兒童文學大獎以及第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金獎。
電影《草房子》曾獲第十九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一九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牛獎以及影評人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此時此刻,面對《草房子》,你想說些什么?
三、走進文本,一邊讀一邊指導讀書方法
1.過渡:下面,讓我們帶著濃濃的興趣走進《草房子》。
常言道:看報看題,看書看皮。讓我們看看書的封面,(課件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對這本書有了哪些了解?
(草房子——農(nóng)村題材;孩子——“同齡”拉近距離。有幾個人?簡介書中的人物、主要人物桑桑、自傳體小說。)
板書:看封面
2.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題記。
題記,是正文之前的文字。讓我們看看題記吧!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看題記
同學們,我們即將與多夢的童年告別了,揮手告別之際,讀一本回味童年的書,以示懷念吧!
3.美麗的童年,會發(fā)生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內容提要】(課件出示)
學生讀兩遍,思考、交流:
(1)通過內容提要,你知道書中寫了哪些故事?
(2)你對哪個故事最感興趣呢?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板書:讀內容提要
4.下一步我們就要看目錄了,通過看目錄,我們可以把書讀薄。請同學們?yōu)g覽一遍目錄,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你想知道什么?(課件出示目錄)
板書:看目錄
過渡:這一個個小標題,包含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今天我們不可能一一欣賞,下面讓我們走近本書的主人公——桑桑。
四、走進《草房子》人物,賞析人物形象
1.桑桑,他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你覺得校長的兒子應該是什么樣的?
學生大膽猜想,教師相機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預設:他的確很神氣,他是怎樣神氣的呢?快去讀讀吧!
他確實是個學霸,不然他怎么會考上北京大學呢?他作為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究竟有哪些獨特的學習方法呢?快去讀讀吧!
他知書達理,但他也很頑皮,他是怎樣頑皮的呢?快去讀讀吧!
2.桑桑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嗎?
請同學們看資料一,桑桑的妹妹柳柳和紙月的一段對話,自由讀。(教師補充介紹紙月)
思考:你看到一個怎樣的桑桑?(調皮不愛干凈)
3.強調邊讀邊劃記號、做批注。
板書:邊讀邊批注邊思考
4.引讀:“跑進豬圈,還踩了豬屎?!倍嗬仟N啊,桑桑會記住這次教訓不再調皮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閱讀材料,思考:你又看到一個怎樣的桑桑?你感興趣的地方請做好記號和批注。
學生閱讀資料2.桑桑夏天穿棉衣;桑桑碗柜做鴿巢;桑桑蚊帳做漁網(wǎng)
師:這個時候,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桑桑?
學生交流。
5.桑桑淘氣、聰明、敢想敢做、愛自我表現(xiàn)。如同書中說的,桑桑為人們制造出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不僅如此,桑桑還是一個特別善良、樂于助人的孩子!同學們,你們喜歡桑桑嗎?你希望他過著怎樣的生活呢?開心?難過?是呀,我們都希望桑桑有著自由快樂的生活。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就是這樣一個天真、活潑、可愛、異想天開的孩子,在六年級時,他卻長成了這個模樣:
(課件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兩條腿細得麻稈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窩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6.指名一生讀,一邊聽一邊想象桑桑的樣子。當你讀著這樣的文字時,你有什么疑問?
7.桑桑突然病倒了,而醫(yī)生的診斷結果卻是不久將離開人世……聽到這樣的消息,父親的頭發(fā)一夜之間變白了,他不相信這是真的。從那以后,他便常常帶著桑桑出門,油麻地人見了,都知道那是桑橋校長帶著桑桑去看病了。一下子衰老的父親,背起桑桑踏上了尋醫(yī)問藥的征程。這條路何時才走到盡頭呢?誰也不知道。油麻地上一雙雙本該閃亮的眸子里,此刻卻流露出太多太多的期盼,太多太多的無奈。
8.最后,等待他的是什么呢?是可怕的死亡,還是病痛之后的重生呢?劫后重生的桑桑又有什么特別的收獲與感悟呢?
教師引導:磨難是人生的必修課,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桑桑戰(zhàn)勝了磨難,最終實現(xiàn)了人生的華麗蛻變!孩子們,老師相信,從桑桑身上,你們一定能獲得一種神奇的力量!
五、總結
這節(jié)課,通過交流,我們淺淺地走進了《草房子》,關于書里的人物,書中的故事,我們做出了一些猜想,留下了一些疑問。如果你去讀這本書,不僅能解答心中的疑問,還能讀到許多故事。這些故事詼諧幽默,這些故事充滿詩情畫意,這些故事催人淚下、震撼人心。最重要的是,你將獲得一種享受,一種文學的享受,一種藝術的享受,一種真、善、美的享受。
讓我們相約《草房子》!
六、教學反思
如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程能否成功的關鍵。
“部編本”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語文課怎樣才算成功?擴大閱讀量,這是改革的方向。激發(fā)和培養(yǎng)讀書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老師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有這一條,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才不是空話。
整節(jié)課,我時時處處圍繞“趣”字展開,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愉悅的情感體驗。一節(jié)課下來,從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激動地誦讀、熱情地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對這本書濃濃的興趣,激趣的目標達到了。讀書方法也有所滲透,所以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