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東陽市歌山鎮(zhèn)西宅小學 趙 鳴
新課標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边@一要求把漢語拼音趣味化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如何讓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小精靈,讓漢語拼音教學充滿趣味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用拼音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是新課程理念下漢語拼音教學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筆者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剛剛入學的兒童特別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也難以持久。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盡量考慮了這些特點,在編排方式上作了一系列的改編。如,先識字再學拼音,每課都配有精美的情境圖呈現(xiàn)字母,還編排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利用好教學資源,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手段,把枯燥的拼音教學轉變成充滿生機、充滿童真、童趣的學習活動。筆者在教學中做了如下嘗試。
低年級孩子的感受是直觀的,他們喜歡用色彩明麗的圖片去感知新事物,以形象的方式接受新知識。翻開部編版語文教材,一幅幅生動的插圖使人耳目一新。畫面內容都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內容直觀。圖畫既表音又示形,同時又呈現(xiàn)了一個個故事,生動有趣。因此,我們可以借助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讀準音,記住形。比如在聲母教學“g,k,h”時,教材配有一副夏天公園湖邊的情境圖。天空中,飛著一只銜著花環(huán)的白鴿,“鴿”提示g 的音,花環(huán)提示g 的形。湖中,一群小蝌蚪正在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蝌”提示k 的音,蝌蚪和水草的組合提示k 的形。岸邊的長椅上,坐著一個正在喝水的小女孩,“喝”提示h 的音,長椅的側面提示h 的形。首先引導他們看圖:你們看到了什么?他們正在干什么呢?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進行陳述:老師,我看到小蝌蚪在水里玩得很高興,不停地碰水草,就像組成了聲母“k”。學生在情境圖中獲得了“發(fā)現(xiàn)”的喜悅??吹接型瑢W發(fā)表自己的所見,其他學生也紛紛站起來回答。
借助插圖,既幫助孩子讀準音,記住形,又培養(yǎng)了留心觀察的習慣,一舉多得。因此,在拼音教學時,我們要盡量揚插圖之長,巧妙構建課堂,發(fā)揮插圖的整合功能,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們學得輕松快樂,趣味盎然。
手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巧用雙手,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對于提高課堂效率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轉向兒童的過渡期,讓他們以幼兒園的學習方式“多動”地進入小學的拼音教學,既能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興趣,也能巧妙地落實教學目標。如“b”和“d”,都是由半圓和一豎組成,只是位置不同而已,學生很難區(qū)分。這時,雙手便是現(xiàn)成的好教具。課堂上我讓小朋友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學生紛紛口手并用表達自己的看法。此時我結合手形表揚:“這是老師的左手,我豎起了大拇指表揚坐得端正的小朋友,火眼金睛的孩子肯定發(fā)現(xiàn)了‘b’在哪里?!焙⒆觽冊诶蠋煹膸ьI下都豎起左手大拇指,記憶“b”。接著我豎起來右手大拇指表揚認真識記的同學,我的右手變成了一個“d”。我邊說邊請學生也擺擺手形,順勢編順口溜:“左手b,右手d?!?/p>
以做手形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參與率達到最佳的效果,提升了學習積極性。學生手腦并用,對拼音字母的認識變得形象直觀了,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宜接受一些生動具體又有趣的事物。故事幾乎是所有孩子都樂于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把拼音的某些規(guī)則編成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在故事中習得規(guī)則,效果很好。如聲母“j,q,x”與“ ü ”相拼,我編了這樣一個故事:這一天天氣晴朗,小ü 和聲母j,q,x 相約要去游樂園玩。小ü 遠遠就看到了j,q,x,連忙把頭上的帽子摘下來,并對三個哥哥鞠了個躬,說:“你們好呀!”j,q,x 說:“你真有禮貌,我們好喜歡你?!蔽乙贿呏v,一邊在大屏幕上演示“ ü ”遇到“j,q,x”時怎樣把兩點去掉,同時告訴孩子此時的去掉點的“ ü ”可不是“u”。孩子們在有趣的故事中,既掌握了“j,q,x”和“ ü ”拼讀的規(guī)則,又明白了要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再如教學“i,u”標調規(guī)則“誰在后面給誰戴”時,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又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故事,學生一聽,情緒高漲。我立刻抓住這一契機組織教學:大家都知道咱們班的歡歡和笑笑是同桌,從不拌嘴鬧矛盾,平時都是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這“i,u”就跟她倆一樣,是一對要好的好朋友。所以“i,u”在一起的時候,誰在后面這頂聲調帽子就給誰戴。就這樣結合班級實際把知識化為有趣的故事, 使學生在故事中明白規(guī)則,也讓友愛的種子在心田發(fā)芽。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有效利用游戲活動,穿插于教學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達到快樂識記拼音的效果。如采用捉迷藏、摘蘋果、悄悄話、奪紅旗、大比拼等游戲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音和形的記憶,專心分辨,在歡樂的氣氛中有效掌握拼音。
筆者認為在拼音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利用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采用多元的方式展開教學,讓漢語拼音教學充滿趣味,讓學生在拼音王國中“趣”學拼音,學好漢語拼音,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