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輝 (福建安溪縣第七小學)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景:教師在講臺上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卻鴉雀無聲。很多同學上課的時候,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即使教師點名讓他們回答,他們也總是吞吞吐吐,不能完整流利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消除不良現(xiàn)象,需要教師采取合適的辦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很多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愿意甚至不敢公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因為小學生在課堂上存在閉鎖心理,表現(xiàn)為獨來獨往,不輕易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心理具體對內表現(xiàn)為壓抑自己的情緒,失敗意識比較強,過分在意外界的評價,對外表現(xiàn)為膽怯、退縮,不愿意承擔責任。擁有閉鎖心理的學生總是沉默寡言,行為孤僻,人際關系一般比較差。閉鎖心理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學生和外界教師同學的交流溝通,不利于學生智力和潛能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發(fā)生扭曲,成長受到影響。教師應該對這種現(xiàn)象引起重視,積極尋求改變現(xiàn)狀的方法。
很多時候,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和家長的獎勵是督促他們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因為某件事而得到教師的獎勵后,他們將會在這件事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這個特點,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鼓勵表揚他們。例如,教師可以在班里設立一個獎勵制度,鼓勵同學們積極發(fā)言。當學生上課自己主動發(fā)言,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獎勵他們三朵小紅花;當學生是被教師提問,但是回答得特別流利時,獎勵他們兩朵小紅花;當學生被教師提問,但是回答得不是很好時,獎勵一朵小紅花。到學期末的時候,教師評選出小紅花最多的學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予表揚。這個獎賞制度,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積極發(fā)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給予同學們充分的尊重和喜歡,讓同學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對教師產生信任感。這樣的話,學生更容易對教師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適當?shù)乩靡恍┙虒W工具,如多媒體工具、電子白板。在講解知識的時候結合一些音樂或者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外,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演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上臺發(fā)言,克服害羞的心理,鍛煉自己的勇氣,養(yǎng)成上課積極發(fā)言的好習慣。教師應該給予所有同學同樣的關注和愛護,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平等公平,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發(fā)言中。
克服學生的閉鎖心理、打開學生的心扉、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言習慣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需要教師和家長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最了解孩子的性格、心理、習慣的人。教師要經常和家長溝通交流,對學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性格差異,制定專門的計劃引導他們積極踴躍發(fā)言。同時,教師應該及時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這樣可以為家長的教育提供一個方向。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除了教師要采取措施,家長也要積極采取一些行動。例如,帶學生去鄰居家串門,給學生創(chuàng)造和別人相處交往的機會,增強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從而愿意在課堂上發(fā)言。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設置獎勵制度、營造輕松氛圍、和家長合作等方式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踴躍發(fā)言,培養(yǎng)發(fā)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