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芬
夢想之于我就像是前進路上的導航儀。我始終堅信:有夢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所以我堅持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記得師范畢業(yè)剛參加工作時,我總喜歡在寂靜的夜晚,默默地坐在書桌前,在日記本上寫下自己一天的收獲。心里也曾向往,要是有一天我能成為作家該多好!
后來,結婚、生女、育兒、工作,慢慢地,好像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陪孩子,連吃飯、睡覺都變得奢侈,那時要問我寫作為何物,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它是池中月、鏡中花。
時光荏苒,孩子一點點長大了,我的閑散時間越來越多,恰逢女兒馬上就要上六年級了,我想利用這小學最后的一段美好時光,讓她積累一定數量的唐詩、宋詞,以提高她的文學素養(yǎng)。怎樣提高她背誦的積極性、主動性呢?要不,我和她一起背?我馬上就要40 歲了,還能行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為母則剛。以前不相信,當了母親以后驚喜地發(fā)現這句話說得一點兒也不錯,只要是為了孩子,所有的困難就都不是事兒,更別說是和孩子一起背古詩了。我和女兒一起拿起了《唐詩三百首》,我們約定:每天晚上互背三首。三個月下來,一本《唐詩三百首》已被我們“吞”進了肚子里。
在和女兒一起背詩的過程中,我常常有寫作的沖動。我打開電腦,從最簡單的幾句話、幾行詩開始寫起。為了防止它半路“夭折”,我把每天寫下的文字發(fā)到朋友圈里,以督促自己寫下去。慢慢地,開始有人關注我的文字了,有人點贊了,這讓我欣喜不已,那顆蠢蠢欲動的“寫作心”復活了,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我的閨密鼓勵我向各個網絡平臺和紙媒投稿。最初我不敢,后來我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嘗試著向各個網絡平臺、報紙、雜志投稿,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文章陸續(xù)在各個網絡平臺和紙媒上發(fā)表。這無疑是給我注入了一支“興奮劑”,我愈戰(zhàn)愈勇,越寫越多,越寫越有動力。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女兒也在我的影響下開始寫文章了,她寫的散文《假如我是一朵云》在我們當地最有名的報紙上發(fā)表了,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xù)在寫作之路上跋山涉水的決心。
我的孩子可不止一個,還有班上那57 個呢!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呢?我開始在語文課上朗讀我寫的一些文章,并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我寫作的心得和體會,適時教給他們一些寫作方法。我還鼓勵他們努力寫作,大膽嘗試投稿。我在班里鄭重承諾:只要他們寫出好作品,我就幫助他們向各級報刊投稿。逐漸地,為人師的表率作用凸顯出來,我們班的幾個孩子對寫作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嘗試著把自己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一起向報紙投稿,當第一次看見我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一起出現在報紙上時,我的自豪之情無以言表,激動之情無以名狀。有了這一次成功的嘗試,學生的寫作興趣愈來愈濃,寫作熱情也愈燃愈烈。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驚喜地發(fā)現,其中一個孩子的理想是未來能當一名作家??磥砦也ト鱿氯サ姆N子已經發(fā)芽,并要開花、結果了。
有夢的人生之路再累也是璀璨的,再苦也是有希望的,我將和孩子一起編織我們的作家夢。誰的追夢之路都值得被期許、被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