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國家有關部門共安排國家政策性糧油銷售計劃4266.7萬噸,實際成交1296.5萬噸,成交金額238.9億元。與上月相比,成交量增加213.6萬噸。
一、玉米成交846.6萬噸,成交均價1676元/噸。6月國家臨儲玉米成交846.6萬噸,較上月增加157.7萬噸,成交率53.1%,較上月下降33個百分點。分地區(qū)看,吉林、內蒙古、遼寧成交量較上月分別增加210.1萬噸、46.5萬噸、27.8萬噸,黑龍江玉米成交量較上月減少126.7萬噸,各地區(qū)玉米成交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年份看,2014年產玉米成交1.7萬噸,較上月減少371萬噸;2015年產玉米成交844.9萬噸,較上月增加528.7。本月玉米成交均價1676元/噸,較上月上漲10元/噸,主要是2015年產玉米成交占比增加所致。截至6月底,國家臨儲玉米已經過6輪拍賣,成交量持續(xù)下滑,周度成交率降至3成,溢價水平不斷降低,大多圍繞底價成交。從供應端看,首先,國家臨儲玉米和地方儲備玉米不斷投放市場,貿易企業(yè)為騰倉收麥也加快玉米銷售節(jié)奏,市場供應較充足。其次,5月下旬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工作開始后,大量價格較低的陳稻谷、部分超期儲存小麥和不完善粒超標小麥投放市場,刺激稻谷、小麥在工業(yè)和飼料用糧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玉米消費。據(jù)統(tǒng)計,截至6月底,2013-2014年產超期不宜存稻谷成交380.3萬噸。6月共有675家企業(yè)買進臨儲玉米,較上月增加131家。
二、小麥成交15.2萬噸,成交均價2329元/噸。6月小麥成交15.2萬噸,較上月減少70.9萬噸。分地區(qū)看,各主產區(qū)小麥成交量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減少,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分別減少28萬噸、14.2萬噸、9.4萬噸、3.8萬噸、1.7萬噸。分年份看,2016、2017年產小麥成交11.1萬噸,占小麥成交總量的73%。6月小麥成交量大幅減少,主要原因:一是新季小麥大量上市,質量較好,性價比較高,面粉加工企業(yè)轉向采購新季小麥滿足加工需求。二是目前面粉進入消費淡季,小麥需求減弱。6月共有62家企業(yè)買進小麥,較上月減少139家
三、稻谷成交384.3萬噸,成交均價1943元/噸。6月稻谷成交384.3萬噸,較上月增加76.4萬噸。分年份看, 2013-2014年產超期輕度不宜存稻谷銷售成交222.7萬噸,較上月增加65.1萬噸;2013-2015年產超期宜存稻谷成交143.7萬噸,較上月增加49.7萬噸;2016-2018年產正常儲存期內稻谷成交17.8萬噸,較上月增加9.1萬噸。自5月21日稻谷去庫存全面開啟以來,共成交692.2萬噸,成交率31.7%。6月共有870家企業(yè)買進政策性稻谷,較上月減少64家。
四、菜籽油成交10.5萬噸,成交均價6290元/噸。本月投放存儲于內蒙古的2011-2013年產10.5萬噸菜籽油由于性價比較高,全部成交,成交均價6290元/噸,高出競價底價290元/噸。而2011年產進口豆油由于存儲年限較長,品質下降嚴重,全部流拍。6月共有22家企業(yè)買進臨儲菜籽油。
五、大豆成交39.9萬噸,成交均價3062元/噸。6月重新啟動國家臨儲大豆競價銷售,成交39.9萬噸,成交率68.9%。其中,黑龍江成交24.5萬噸、內蒙古成交15.4萬噸。6月共有55家企業(yè)買進臨儲大豆。
截至6月底,今年通過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累計拍賣成交政策性糧油2632.2萬噸,同比減少3919.7萬噸。其中,玉米成交1535.5萬噸,同比減少3421.6萬噸;小麥成交229.7萬噸,同比減少473.9萬噸;稻谷816.1萬噸,同比減少14.6萬噸;食用植物油成交11萬噸,同比減少11.9萬噸;大豆成交39.9萬噸,同比增加2.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