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員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鶎痈刹孔鳛檫B接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橋梁,承擔著脫貧攻堅、生態(tài)文明建設、改善民生、精神文明建設等重要任務。當前,基層干部隊伍奮發(fā)向上,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為群眾所稱贊。但工作壓力也會使基層干部在某個時間段心理失衡,需要心理調適。在履職盡責基礎上做好心理調節(jié)是基層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保持飽滿精氣神的重要途徑。
基層干部作為農村事務的重要承擔者,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直接決定基層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和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1]。”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基層領導干部責任更大,擔子更重。我國第一部“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7-2018)》顯示:“公務員整體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焦慮水平比較高,5.5%抑郁水平比較高,10.2%壓力水平比較高[2]。”黨的干部隊伍,不僅要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還要有心力。擁有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狀態(tài),是干部擔責任、重擔當?shù)那疤?。長期具有消極心態(tài)的干部,更容易發(fā)展為懶政心態(tài),長此以往將會影響工作績效和生活品質。情況嚴重的可能會發(fā)展為心理疾病,甚至走向腐敗犯罪。因此,把提升基層干部心理調適能力納入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對激發(fā)基層干部心理活力,增強黨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黨支部應當注重分析黨員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的黨務干部隊伍,把黨務干部培養(yǎng)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干部職工的貼心人[3]?!被鶎痈刹孔龊命h務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日常工作,需要和群眾打交道。不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工作方式容易死板、脫離群眾。很多群眾帶著問題來,情緒激動,如果單純就事論事,容易激發(fā)矛盾。這時需要先緩解群眾負面情緒,了解思想狀態(tài),情緒穩(wěn)定后再共同分析問題、改變認知,解決問題。
多數(shù)人希望在積極的組織氛圍下愉快工作。情緒感染理論指出,組織壓力實際上不是一個人在面對,而是一個團隊在面對。如果把壞情緒傳染開,周圍同事、下屬也會受到影響。美國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亍靶睦韯恿觥崩碚撝赋?,人是一個場,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種心理場或生活空間里發(fā)生的。生活空間包括個人及心理環(huán)境。個人的行為取決于個人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4]。在單位設立完善的員工援助計劃(EAP),引導干部掌握心理調適知識,有助于單位形成有正能量的氛圍。
干部心理服務體系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持之以恒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當前,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形成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突出黨建引領,以領導負責、系統(tǒng)培訓、整合力量、平臺建設為保障的“1+1+4”模式。
首先,各級領導須重視干部心理服務體系工作。建議上級部門出臺干部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細則,設立專人負責,將心理服務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終考核項目。其次,各機關單位、基層黨校建立心理健康培訓計劃?!?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明確要求抓好心理健康方面的學習培訓。建立“3×3基層干部心理培訓”模式,即集體教學、興趣小組、個體咨詢的實施模式,結合講授法、現(xiàn)場體驗式教學、個別咨詢的教學方法,將課程規(guī)范化、科學化。再次,探索“黨建+心理服務”“社會治理+心理服務”等模式,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黨員干部價值觀培養(yǎng)、紅色基因教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相結合。最后,研發(fā)針對基層干部的心理服務移動平臺。
首先,學習情緒管理方法,提升干部情感能力??细撸?992)在研究管理人員能力時,認為管理能力由三個類型構成:情感能力,智力能力,行為能力[5]。學習情緒管理方法,引導干部認識并管理自己和基層群眾的情緒,提高情感能力。掌握腹式呼吸法、身體掃描技術和冥想技術等方法,改善身體狀況,提升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掌握做群眾思想工作的方法,及時疏解群眾的情緒,了解思想動向,提升溝通技巧和問題解決的能力,轉變群眾認知,將基層矛盾化解于萌芽狀態(tài),避免發(fā)生群體性事件。
其次,掌握時間管理和授權原則,制定合理工作計劃。管理學家科維將工作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類[6]?;鶎痈刹總€人精力有限,應將時間做合理規(guī)劃。對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優(yōu)先集中精力處理,例如突發(fā)事件的處理、緊急接待任務等。對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件,需要提前分配時間處理,盡量避免此類事件轉化為重要緊急事件。組建工作團隊,做好團隊分工。培養(yǎng)有擔當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工作團隊,充分了解成員特點,對被授權工作人員給予充分信任和工作指導。
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認知方式。非理性的認知陷阱是指過度加重壓力或導致無壓力痛苦狀態(tài)的常見心理習慣,長期陷入其中容易產生負性情緒和行為。引導領導干部讀原著、悟原理,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運用于工作生活,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看待壓力和困境,樹立壓力并不是完全不好的、“?!迸c“機”是相互轉換的觀念,改變干部對于壓力的一貫認知,增強干部改變現(xiàn)狀的能力與信心。
其一,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以政治標準作為干部選拔的首要標準,在干部選拔考核中加入心理素質標準,選擇政治過硬、心理素質強、專業(yè)水平高的干部承擔基層工作。其二,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為基層干部減負。2019年是“基層減負年”,將基層干部從無謂的工作事務中解脫出來,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不搞“工作留痕”“報表堆積”,把精力集中在為群眾謀實事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其三,采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保障基層干部的待遇,關愛干部生活,幫助解決干部家庭困難。樹立基層干部的先進榜樣,增強干部獲得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