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鐵蕾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yǎng)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彼枷胝卫碚撜n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立足于“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成為擺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榜樣教育是一種將理想人格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社會學習機制。回顧歷史,延安大生產運動通過踐行群眾路線,充分運用言教、身教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推進榜樣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對于今天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及理想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光輝典范,延安大生產運動不僅是依靠群眾路線發(fā)動起來的,其從“自給”“自救”走向“自足”的發(fā)展過程,也是深化群眾路線并使之不斷趨于成熟、成型的過程。
1938年,八路軍留守兵團某部在戰(zhàn)斗和訓練之余,開始通過從事農副業(yè)生產來改善部隊生活。毛澤東根據這一有益的實踐經驗,在次年1月的陜甘寧邊區(qū)第一屆參議會上,提出了“發(fā)展生產,自力更生”的口號。隨即又在2月份的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發(fā)出了“自己動手”的干部動員令,要求部隊在不妨礙作戰(zhàn)的條件下參加生產運動?!白约簞邮帧钡目谔柛由鷦吁r活,更貼近當時生產自給的生產生活實際,也更容易進行社會動員。后來359旅進入南泥灣軍墾屯田,就是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決策而實施的。
朱德在1941年兩次視察南泥灣,進一步提出了“豐衣足食”的想法。但作為全局性的目標口號,直到生產運動漸趨高潮的1943年初才正式提出。在1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和學校經濟工作人員會議上,李富春作了《豐衣足食,為改善物質生活而斗爭》的報告,提出要在當年實現生產自給的目標,達到豐衣足食。關于“自己動手”和“豐衣足食”的經濟思想基礎,在1942年底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高級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里有具體闡述。其“發(fā)展經濟,保障供給”的8字方針,也是“獨立自主”的具體表現?!白约簞邮帧焙汀柏S衣足食”的最初文字連接,出現于1943年春毛澤東的兩次親筆題詞。其中,最著名的是為延安電影團《生產與戰(zhàn)斗結合起來》(后改名為《南泥灣》)紀錄片的題詞。此后,伴隨《南泥灣》紀錄片的巡回放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作為社會動員的完整口號而日益深入人心,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刻畫出邊區(qū)人民對未來新中國生活的美好向往。
延安大生產運動之所以獲得巨大成效,除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引領外,領導者的模范帶頭作用也至關重要。
當時,毛澤東就親手在窯洞對面山溝里開墾出一片菜地,并謝絕警衛(wèi)員幫忙、不搞特殊化,堅持按時澆水、施肥、鋤草,所種辣椒還作為禮物寄送斯大林。親自調研、提出南泥灣軍墾屯田的朱德,人稱“種菜專家”,所墾三畝菜地享譽“小南泥灣”。他對干部的要求也簡明扼要,即“以身作則,不是指手畫腳,而是動手動腳”。日理萬機的周恩來、任弼時、李富春和留守兵團司令蕭勁光均參加了紡織生產,任弼時、周恩來還在紡線比賽中分獲第一名、紡線能手榮譽。朱德拾糞和陳云挑糞,曾一時傳為佳話。還必須提及的是,所有的黨政軍高層領導,都和普通戰(zhàn)士一樣制定了生產計劃。在西北局高干會議上,359旅旅長王震,以及習仲勛、賀晉年等擔負重要職務的領導同志因在經濟工作和大生產運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而被表彰。
不僅黨政軍高層以身作則,中層和基層干部也紛紛帶頭作表率。以359旅為例,在旅首長身先士卒帶領下,各團、營、連、排、班長都能夠沖在各類生產的前線。如718團的獨臂政委左齊,因不能拿撅頭開荒,就幫助炊事員燒水煮飯,上山為戰(zhàn)士們送水送飯。有些團首長甚至還把團部搬上山,白天開荒,夜晚就在山頭辦公。359旅全體指戰(zhàn)員一起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僅2年功夫就把滿是荒山野嶺的南泥灣改造成“陜北的好江南”,不到4年即在吃穿用完全自給自足的前提下,向政府年交公糧1萬石,成為大生產運動中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不管是言行一致的身教垂范,還是榜樣的互促、互競,359旅都堪稱典范。除了普通戰(zhàn)士向模范干部看齊,官兵之間和士兵之間也都能互促、互競,全旅涌現出人人爭先的火熱場景。
在生產實踐中,359旅作為一面標志性旗幟,發(fā)揮出團隊示范的巨大效應,帶動了從軍內大生產到軍外的大生產運動。359旅首批隊伍在1941年3月開進南泥灣時,主要任務是通過軍墾屯田來解決當時部隊缺吃少穿等嚴重困境。毛澤東選擇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決策道路,具有生產自救的性質。由于當年就初見成效(經費自給率達78.5%),其經驗迅即在整個留守兵團推廣。隨著南泥灣經驗從延安到陜甘寧各邊區(qū)駐軍的迅速開展,原本尚屬自救性質的生產運動,就具備了以自足為動力目標的軍隊大生產性質。到了1943年末,由于邊區(qū)部隊已能做到生產全部自給或大部分自給,基本渡過經濟難關,生產形勢一片大好,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第一屆勞動英雄大會上,以《組織起來》的講話宣告:“我們用自己動手的方法,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彼M麆谀兓氐竭厖^(qū)各地去領導人民、組織群眾,“把群眾的力量組織成為一支勞動大軍”,“造成廣大的運動”。在此過程中,359旅又模范地執(zhí)行擁政愛民政策,在幫助老鄉(xiāng)開荒、種地、鋤草、秋收的同時,還協(xié)助他們成立多種農業(yè)互助組織。在359旅模范效應推動下,邊區(qū)農工兵學商紛紛響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轟轟烈烈地掀起了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大生產運動。
對勞動模范和榜樣人物的宣傳,也有力地促進了陜甘寧邊區(qū)榜樣互學良性社會風氣的形成。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后,解放日報對以南泥灣為代表的軍墾屯田大生產運動作了全方位報道。在此基礎上,還通過創(chuàng)作多種體裁的文藝作品,通俗、生動地宣傳359旅指戰(zhàn)員的戰(zhàn)斗精神。如朱德的《游南泥灣》、蕭三的《我兩次來到南泥灣》等詩作,以及《生產四部曲》、《八路軍好》等歌曲,再加上延安魯藝秧歌舞《挑花籃》的上演,尤其是《南泥灣》紀錄片的巡回放映,對形成邊區(qū)榜樣學習及互促、互競的時尚新風,都在不同側面起到了春雨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系列報道359旅模范事跡的同時,解放日報又發(fā)現、發(fā)掘出一批著名的農業(yè)和工業(yè)勞動模范,以其為學習榜樣的“新勞動者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生產勞動競賽中,還促成了榜樣互促、互競的新型邊區(qū)民風。通過民間互動、軍民互動、榜樣互促互競,大生產運動高潮迭起。
可以說,離開群眾路線,延安大生產運動就不可能進行廣泛的社會動員,而若缺乏以言教、身教為基礎的榜樣教育,大生產運動也難以成就歷史輝煌。進入新時代,加強和創(chuàng)新榜樣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發(fā)揮榜樣的力量作出重要論述,他強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毖影泊笊a運動所蘊含的榜樣教育經驗啟示我們,榜樣教育可以通過言教走心、身教垂范的知行合一方式,來探索和營造有益于人格健康發(fā)展的路徑和氛圍,對推動青少年理想信念及其理想人格教育具有深遠而有益的借鑒意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資助(13YJA710009號)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