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艷超
摘要:目前藝術的發(fā)展更加復雜和多元化,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很大的沖擊,因此對于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和書法需要多加探索和繼承,使我國的繪畫和書法能夠以藝術的形式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世界的藝術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國書畫一向講究書畫同源,而在書畫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都有其共同點和不同之處,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了中國畫和書法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中國畫技法;書法;線性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4-0029-01
中國的藝術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發(fā)展起來的,我國的山水畫能夠以一種獨特的形式表現(xiàn)出我國壯麗的自然風景,并且也賦予了其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力。我國的書畫是文明進步和發(fā)展的結果,而在書畫用筆和表達意境之上,二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因此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書畫同源。
一、早期的漢字與繪畫的關系
繪畫的前提是將物體以一種形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可以說是對于一種物體和現(xiàn)象的模擬。而書法的前提是可以讓人們進行書寫的漢字,而漢字最基本的結構是六書,六書又是以象形作為主要內容。六書中分為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后二者都是用字的方法,而不是構成字體的規(guī)則,指事,形聲和會意,也是一種與象形有關的部分,可以說書法的起源,也就是文字的起源和繪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至今我們見到的古代文字,比如說甲骨文等,都帶有象形的符號,不僅是一種文字,也可以看做是一幅圖畫。
二、中國畫與書法的用線性
字的組成是大自然中一些形象進行一定的結構表達。而在魏晉時期之后,書畫同源也代表了畫法和書法是一樣的,這一段時期的書法不但要書寫一些詩文的內容,來表示當時的一些情況,也需要使用點畫的一些技巧來使用比富有節(jié)奏抒發(fā)當時的感情。對于繪畫來說,不但是要通過用筆描繪當時的情況,更需要使用一些點,線的節(jié)奏來抒發(fā)繪畫的心情,而國畫線條正是具有這樣的藝術魅力。
1.中國畫和書法的線。而漢字如果用毛筆來寫,對于線條更是有極高的要求,需要抑揚頓挫,粗細有明顯的變化,力度也有嚴格的標準,甚至有些時候對于書法的要求是力透紙背,而很多書法也要求干枯的線條,中國畫其中比較顯著的特征是以線為骨。骨也可以代表叫骨氣,而這些線條可以說是中國畫的靈魂之處。中國畫的線條要求畫者可以表達一波三折的現(xiàn)象,特別是粗細的變化,濃淡的變化等,而這些變化就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物象,以及不同的質感。中國畫和素描和速寫有很大的區(qū)別。中國畫不注重度輪廓線,而相對而言更加關注書法用筆入畫。中國書畫的用筆都要求力度,而這個力度,也是一種生命力的發(fā)展,更是一種人格道德精神的表現(xiàn)。古代文人的風骨,在中國畫和書法的線條中有力的表現(xiàn)出來。而這樣的力并不是純粹的硬,而是包含一種柔和的,以柔克剛的魅力。
2.中國畫和書法的轉折。將書法筆畫和繪畫結合起來,起始在唐宋時期,宋朝之后,很多文人都有意識的將書法筆畫匯入繪畫當中,這也是文人畫的一大轉折點。畫畫在一定的高度可以叫做寫,書法寫到一定的深度,可以稱為畫。書法的大部分筆法和中國畫的筆法是相通的,畫畫是書法,一般來說,優(yōu)秀的中國畫在一定角度來看,每一筆都是形象,而拆開來看,每一筆都是書法。在實際的繪畫中,有可能是因為用筆的方法符合了自然的規(guī)律,這就會使觀賞者在觀賞之后,能夠深入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形象,而忘記了這些用筆的技巧。
3.中國畫和書法的結合。而在中國畫和書法中,中國畫有工筆和寫意的區(qū)別,而書法也有楷書和行草的區(qū)別,工筆的中國畫如果對于花卉進行繪畫,可以看出白描勾勒的筆法并不是僅僅使用細線將花葉輪廓描畫出來,而是需要使用書法中的寫法,將花葉輪廓寫出來。工筆白描不是純粹的講究工細,而是要更加關注繪畫中線條的變化,以及用筆的力度。盡量避免特別纖細的線條。而在書寫行草的時候,要求其特征是流暢而飄逸的,而點畫正好需要生動活潑的手法,因此使用行草剛好能夠將竹葉的精髓寫出來。不同國家的繪畫大師在使用線條上,其表現(xiàn)手法是各種各樣的。繪畫用線的方法也有其共同和不同之處,而思維方式上和中國畫的用線方法是不一樣的。
如此書法的用筆方式,對于繪畫的技巧和方法來說有其積極的影響,但也有不良的影響,而繪畫的用筆及用墨的整體理念等,對于書法的寫作用筆技巧來說,也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畫家如完全不了解如何使用毛筆來進行書法的寫作,那么中國畫的畫法就沒有書法的滋養(yǎng),就無法真正的做到將中國畫的精髓表現(xiàn)出來,即使其畫畫技巧極佳,也只能在中國畫的外行徘徊。
三、結語
中國畫和書法之間有很多類似的特征,而在用筆和表意上,更是有太多的相同之處。正是因為這些共性,才使得中國化書法各有其獨特的魅力,而傳統(tǒng)文化需要繼承,這樣的民族姓也需要維護,目前很多人將西方繪畫藝術和中國畫盲目地結合起來,這就會使中文化不倫不類,因此,要發(fā)展中國畫和書法,只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精髓。
參考文獻:
[1]蔣曉霽.淺析中國畫與書法的關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8(01).
[2]李飛.淺談“書畫同源”在當代書法、國畫學習中的重要性[J].明日風尚,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