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麗
(遼寧省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心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7)
膽結石主要是膽道系統(tǒng)內發(fā)生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膽囊內形成結石,會對膽囊黏膜產生刺激,引起膽囊慢性炎癥,且結石會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后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1]。膽結石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且不同區(qū)域具有不同的發(fā)病率。治療膽結石主要采取手術方法。腹腔鏡膽囊切除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已經逐漸取代傳統(tǒng)切腹手術操作。該種操作創(chuàng)口小、出血量少、恢復速度快、并發(fā)癥少。但為促進患者康復,可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方法與效果。
1.1 一般資料:挑選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膽結石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患者年齡為22~70歲,平均年齡為(42.6±5.9)歲。病程2~11個月,平均病程為(6.1±1.4)個月。采用隨機拋硬幣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一般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輔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完善各項術前檢查,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指導用藥。觀察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術前護理。在患者手術操作前,均進行例行檢查,確?;颊呤中g操作的過程中沒有潛在性危險因素,對手術治療產生影響。如出現(xiàn)異常應對癥處理,消除危險。更好的展開臨床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可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展開針對性的心理疏導[2]。同時,護理人員可鼓勵患者多參與院內組織的各類活動,消除不良情緒對病情的影響。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做好備皮工作,并清洗好手術區(qū)域,將患者送至手術室。確保手術室適宜濕度與溫度。護理人員還應與患者進行溝通,避免患者對陌生的手術室環(huán)境產生緊張感。告知患者手術應保持仰臥位,頭部略高于腳部??稍谏现㈧o脈通道,輸血中維持穩(wěn)定血壓,并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心電監(jiān)護,時刻注意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對于需要輸液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注意控制輸液速度,為患者營造相對安靜、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3]。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當天需禁食水。術后第1天可進食流質性食物,術后第2天進食半流質性食物。手術后的第5天可食用普食。日常飲食中避免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鼓勵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清淡食物。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飲食喜好,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日常飲食加強新鮮水果與蔬菜的攝入,維持大便通暢。血壓偏低的患者,應保持低鹽飲食。護理人員還需告知患者加強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豐富維生素與無機鹽??刂浦九c膽固醇的攝入[4]?;颊邔嵭懈骨荤R手術后,容易產生并發(fā)癥。同時在自身機體因素與免疫力低的影響下,也并發(fā)癥的種類較多,比較復雜。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并發(fā)癥的護理。如,膽漏。膽漏患者多在術后的6 h表現(xiàn)出腹痛,引流管液體膽汁樣流出,腹部壓痛、反跳痛,需再次進行手術[5]。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腹部的變化與引流管的變化。如患者表示存在不適,應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告知醫(yī)師,做好各項準備,確保引流通暢,同時還需注意護理引流管周圍皮膚。呼吸道感染患者多為存在慢性支氣管炎病史?;颊吆粑栏腥究赡芘c氣管全麻、術后不能下床活動相關。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存在升高的現(xiàn)象。對于此類患者應協(xié)助拍背,促進咳痰?;颊咛狄吼こ淼臅r候,可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6]。同時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護理人員提供各項護理措施的時候,還需加強心理護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并分析兩組患者差異,利用專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并經χ2檢驗后,采用標準差和均數(shù)進行表示,分別借助卡方與t原理進行檢驗,以確定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在P<0.05后,表明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8.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0%,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具有差異性(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HAMA評分與HAMD評分并無明顯差異,治療前觀察組患者VAS評分(6.3±1.4)分、HAMA評分(27.6±6.3)分、HAMD評分(25.8±5.7)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6.2±1.3)分、HAMA評分(28.2±5.2)分、HAMD評分(25.9±5.3)分,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顯,即觀察組患者VAS評分(2.1±0.8)分、HAMA評分(10.5±3.3)分、HAMD評分(11.3±3.5)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4.8±1.2)分、HAMA評分(17.1±3.7)分、HAMD評分(17.3±4.3)分,差異顯著(P<0.05);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觀察組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3.1±1.4)d、術中出血量(15.9±6.3)mL、排氣時間(10.1±4.1)h,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5.9±2.2)d、術中出血量(35.6±9.4)mL、排氣時間(19.8±8.9)h,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膽結石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膽道系統(tǒng)疾病。通常情況下,治療膽結石正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7]。此種治療方法床上相對較小,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也少,同時恢復速度相對較快。即便該種手術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但受到全身麻醉和氣腹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理與生理應激反應,影響預后。為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可在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時輔以相應的護理措施,以加快患者恢復速度,提高臨床治療效率[8]。此次研究活動充分表明,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效果更顯著。綜上所述,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輔以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