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香,殷松娜,聶培瑞
(1.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中醫(yī)學院第三中醫(yī)院,山西 太原030012)
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的腱鞘炎,常發(fā)生于拇指、中指和環(huán)指,發(fā)病初期可在手指屈伸時產生彈響、疼痛感,故又稱“扳機指”“彈響指”,嚴重限制了人們的日?;顒?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影響手指功能恢復[1]。西醫(yī)治療主要以封閉、手術治療為主,易反復發(fā)作、創(chuàng)傷大。而中醫(yī)治療主要以火針、針刀、中藥外洗為主,臨床實踐證明針刀治療該病的療效顯著,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F選擇1則病例報道如下。
患者,女,55歲,2018年1月15日就診。主訴:左手拇指疼痛伴屈伸受限2年?;颊咦栽V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手拇指掌側疼痛、腫脹,逐漸加重直至活動受限,無發(fā)熱,曾在當地診所行針灸、理療、封閉、口服止痛藥等治療,均無明顯效果,遂來就診?,F癥見:左手拇指疼痛,屈伸受限,納眠可,二便調。舌淡苔薄,脈弦。查體:左手拇指屈伸受限,屈伸時可聽到“彈響”聲,左手拇指掌側第1橫紋處有壓痛,并可觸及一約5 mm的硬結節(jié)。西醫(yī)診斷:拇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中醫(yī)診斷:筋痹(氣血瘀阻證)。
(1)操作前準備 ①囑患者正坐位,將左手掌側朝上平放于治療臺上;②定點:囑患者拇指盡量外展,尋找最明顯壓痛點(即拇指掌側橫紋第1橫紋硬結節(jié)處),用龍膽紫標記;③材料:無菌手套、碘伏棉球、消毒洞巾、1.0 mm×50 mm規(guī)格的針刀(漢章牌)、無菌敷料1塊、5 mL注射器、2%利多卡因1支、生理鹽水、維生素B12注射液、創(chuàng)可貼1貼;④消毒:常規(guī)碘伏消毒,鋪消毒洞巾,戴無菌手套。
(2)具體操作 ①局部麻醉: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 mL、生理鹽水1.5 mL及1 mL維生素B12配合使用,將其注射于壓痛點(腱鞘)內,以起到局部麻醉及營養(yǎng)神經的功效,可適度減輕患者痛苦;②進針:左手固定拇指屈指肌腱,右手持針刀于壓痛點刺入腱鞘內,針體與掌面垂直,刀口方向與肌腱方向一致,刺入時感覺到有明顯阻力;③劃割:沿肌腱的走行方向由近及遠依次劃開增厚的腱鞘組織,同時配合拇指做主動或被動屈伸的動作;④出針及消毒:待腱鞘內阻力消失,并且拇指作屈伸運動無彈響聲時出針,用敷料壓迫止血,碘伏棉球消毒針眼,最后用創(chuàng)可貼貼敷。囑患者治療后72 h內針眼不可沾水,切勿勞累。患者行針刀治療1次后,拇指即能屈伸自如,效果顯著。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西醫(yī)認為,該病是由于屈指肌腱與掌指關節(jié)處的屈指肌腱纖維鞘管反復摩擦,局部滲出、水腫及纖維化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反應,鞘管壁變厚,肌腱局部增生變粗形成一個相對的狹窄點,并在狹窄點的近端形成肌腱結節(jié),從而進一步阻礙了肌腱在該處的滑動,而出現屈伸活動障礙的癥狀。中醫(yī)認為該病屬于“筋痹”范疇,是由于局部勞累過度,積勞傷筋,或受寒涼,氣血凝滯于局部,氣血不能濡養(yǎng)經筋而發(fā)病?!鹅`樞·陰陽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經絡之凝澀,結而不通者,此于身皆為痹,甚則不行?!闭f明經筋痹的證候會出現明顯的筋結病灶[2]。
小針刀是在古代九針之一“鈹針”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是介于西醫(yī)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之間的一種中醫(yī)外科治療手段。小針刀善于治療各種經筋疾病,綜合了針刺疏經通絡和外科手術剝離粘連組織的作用[3]。應用小針刀治療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對狹窄的腱鞘進行剝離和疏通,使粘連組織松解、消腫,狹窄點消失,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通則不痛”,從而恢復其生理功能,以達到治愈的目的。針刀療法相對于西醫(yī)手術來說,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不良反應小的優(yōu)勢,但針刀療法也有其不足之處,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療法,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傷及局部血管和神經,從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因此,術者必須嚴格掌握針刀的操作規(guī)范,防止不良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