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嫻
(莊河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400)
孤立性肺結節(jié)[1]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大部分患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導致臨床確診的困難度增加,醫(yī)師對患者疾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必須借助影像學手段,觀察影像學結果,對患者的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類型以及性質進行判斷,從而為患者制定后續(xù)的治療方案[2]。常規(guī)的肺部結節(jié)診斷可讓患者接受X線以及CT診斷,X線相較于CT診斷,其確診率較低,且影像學圖像不夠清晰,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來院就診的孤立性肺結節(jié)患者,對照組患者接受X線檢查,觀察組患者接受CT檢查,對比其檢查結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根據納入以及排除標準,選取的200例患者,均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來院就診的孤立性肺結節(jié)患者,選擇拋硬幣隨機分配方法,將2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100例,觀察組患者100例。對照組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年齡在46~72歲,平均年齡為(60.28±5.9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有54例,女性有46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為(60.38±3.75)歲。研究人員將上述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必須符合孤立性肺結節(jié)疾病診斷;②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研究人員回答患者與家屬的疑問后,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納入研究的患者精神狀況、語言表達、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尚可。
排除標準:①患者患有嚴重且需要臨床干預的心臟疾病、肝腎功能疾病、重大器官衰竭等疾??;②患者有活動性傳染疾?。虎刍颊咄瑫r患有兩種原發(fā)癌;④患者的依從性較差;⑤研究人員認為患者的收益性較??;⑥患者不愿參與。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X線檢查,患者進入檢查室后,讓患者除去金屬物品,將機器調節(jié)至患者的胸部,拍攝X線片;研究人員對X線片進行判斷。
觀察組患者接受CT檢查,具體措施如下:讓患者接受64排128層螺旋CT(生產廠家:美國GE)進行檢查,在檢查前,讓患者注射對比劑,調節(jié)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探測器準直器32X1 mm,螺距1.4,機器旋轉時間0.5 s,從肺尖掃描至肺底,掃描結束后,將相關參數上傳至工作站,研究人員根據患者的影像判斷。
1.3 觀察指標:研究人員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良性結節(jié)、惡性結節(jié)確診率。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人員將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使用Excel表整合,使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95%作為可信區(qū)間,α=0.05作為數據的檢驗標準,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臨床診斷結果:肺結節(jié)診斷中,共有惡性結節(jié)患者有209例,其中鱗癌56例,腺癌105例,肺泡細胞癌20例,肺轉移瘤28例;良性結節(jié)91例,其中結核球26例,錯構瘤10例,炎性假瘤27例,肺隱球菌感染28例。
2.2 診斷結果:觀察組患者中,良性結節(jié)診斷為97.80%(89/91),惡性結節(jié)診斷率為94.74%(198/209);對照組患者中,良性結節(jié)診斷為75.82%(69/91),惡性結節(jié)診斷率為75.60%(158/209);觀察組患者的確診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孤立性肺結節(jié)疾病,可選擇的診斷方法較多,如X線、CT等,相關研究表明,孤立性肺結節(jié)患者接受X線檢查,其誤診率較高,嚴重的患者甚至會耽誤病情;隨著CT診斷在臨床上的推廣,目前CT是用于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有效方法,其具有高分辨率、無創(chuàng)、快速以及強大的后處理功能等優(yōu)點[3],對于肺結節(jié)的性質、形態(tài)、大小以及界面均較為準確的判斷,與X線檢查相比,大大的提升了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定性診斷。
綜上所述,孤立性肺結節(jié)患者接受該CT檢查,能有效的提升臨床確診率,為患者后續(xù)治療提供了有效的診斷結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