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李 娜
(本溪市金山醫(yī)院護理部,遼寧 本溪117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當前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類型,患者由于腦供血動脈狹窄、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變性、壞死等一系列病理癥狀,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該嚴重威脅,即使治愈后也面臨著神經功能缺損的威脅[1]。也正因此,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即使治愈出院后也面臨著較為高漲的護理需求,然而由于當前我國社區(qū)護理資源的缺失,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常常得不到滿足。本次研究中將延續(xù)性護理方案應用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院后護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具體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次研究中11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入院時間均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依據(jù)隨機雙盲法規(guī)則將其分為2組。觀察組(55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32∶23,年齡高50~82歲,平均(68.1±4.5)歲;對照組(55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為34∶21,年齡50~81歲,平均(68.4±4.7)歲。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上述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院后護理,護理人員于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疾病知識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飲食、休息、用藥、鍛煉等相關護理內容,要求患者定期復診。
觀察組患者則在上述護理基礎上采取延續(xù)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建立檔案: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時應全面評估患者當前生理及心理健康狀況,為患者制定專屬健康檔案,針對患者過往手術、過敏反應、殘留癥狀、并發(fā)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治療藥物等與生理健康相關的信息進行統(tǒng)籌評估與全面記錄,評估患者出院時心理不良情緒的嚴重程度。而后醫(yī)護人員應聯(lián)合患者家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狀態(tài),針對患者出院后的飲食、休息、用藥、鍛煉等多項內容制定符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康復計劃,在患者疾病知識宣講的基礎上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到出院后生活鍛煉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家屬必須積極參與到患者出院后康復計劃中,協(xié)助并監(jiān)督患者康復計劃的實施。②家庭尋訪:護理人員應通過電話交流、上門拜訪、集會組織等多種方式來完成對患者的家庭尋訪任務,一般電話交流1周1次、上門拜訪1月1次、集會組織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決定周期。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話交流了解患者當前癥狀的變化,詢問患者是否依照康復計劃方案完成各項鍛煉內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生活狀態(tài)是否保持健康積極的狀態(tài),同時針對患者出院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項疑問給予積極解答,處理患者出院后生活狀態(tài)上的迷茫之處;同時護理人員通過上門拜訪更加實際的了解、評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狀態(tài),評估患者出院后康復計劃的試試效果,評估患者出院后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康復計劃實施效果進一步修改、優(yōu)化患者院后康復計劃,了解患者出院后鍛煉、飲食、作息等多項內容,針對患者出院后的上述康復實施進程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意見;最后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集會組織來加強患者的社會屬性,使患者結識更多具有相同經歷的患者,樹立患者更加積極的康復心態(tài)。兩組患者均持續(xù)追蹤6個月。
1.3 觀察指標:使用卒中量表(NIHSS評分)[2]評估兩組患者出院時、護理后的神經功能障礙康復情況,同時使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數(shù))[3]評估兩組患者出院時、護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表格中,分別以(±s)、(%)表示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并予以t檢驗、χ2檢驗,如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出院時NIHSS評分(6.3±0.3)分、護理后NIHSS評分(3.1±0.1)分;對照組患者出院時NIHSS評分(6.4±0.3)分、護理后NIHSS評分(4.4±0.3)分。對比可見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降低,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同時觀察組患者出院時Barthel評分(45.3±5.3)分、護理后Barthel評分(85.3±4.2)分;對照組患者出院時Barthel評分(45.5±5.6)分、護理后Barthel評分(66.9±3.8)分。對比可見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升高,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由于患者腦循環(huán)功能障礙而引發(fā)的腦功能缺損綜合征,其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進展性卒中等多種類型,具有病發(fā)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臨床研究顯示[4],缺血性腦卒中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范圍內老年群體的常見疾病類型,對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存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由于患者及其家屬缺乏相應的護理常識,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存質量一再下降,對患者個人和家庭幸福均造成嚴重影響。
本次研究中將延續(xù)性護理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院后護理進程中。延續(xù)性護理是一種通過諸多醫(yī)療護理服務來為患者提供開放式、延伸式、協(xié)作式、連續(xù)式護理服務的護理類型,是當代護理理念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趨勢。在延續(xù)性護理的實施過程中,醫(yī)院首先應全面評估患者出院時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結合患者出院后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護理方案,通過家庭隨訪等諸多方式評估患者康復護理效果,不斷改進以確?;颊叱鲈汉笠材鼙3至己玫纳顮顟B(tài),同時也有效達到改善患者神經障礙、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多項研究結果顯示[5-6],延續(xù)性護理對提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生存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均有顯著效果。而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生活自理能力評分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延續(xù)性護理對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