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哲
(遼寧省本溪市鐵路醫(yī)院內一科,遼寧 本溪 117000)
心力衰竭具有發(fā)病機制復雜,心室重構、神經內分泌異常以及慢性心肌損害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發(fā)展終末階段[1]。本研究探討了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可行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并納入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68例心力衰竭病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分組。對照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43~79歲,平均(58.61±4.68)歲。利鈉肽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41~79歲,平均(58.45±4.56)歲。兩組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給予常規(guī)吸氧、強心、穩(wěn)定內環(huán)境、臥床休息、擴血管、利尿、ACEI、抑制血管轉換酶和抗凝等治療。利鈉肽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生理鹽水50 mL混合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0.5 mg進行微量泵泵注治療,其中,負荷劑量1.5~2 μg,維持泵注速度0.0075~0.01 μg/min。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HR、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和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治療安全性。顯效:癥狀消失,心功能分級降低2級,NT-proBNP、HR、左心射血分數(shù)均正常;有效:癥狀好轉,心功能分級降低1級,NT-proBNP、HR、左心射血分數(shù)均改善;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20.0軟件處理,根據(jù)資料類型,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則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HR、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比較:利鈉肽組患者治療前NT-proBNP、HR、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7410.37±1020.72)ng/L、(108.05±17.22)次/分、(3.41±0.34)分、(32.48±10.62)%和對照組(7412.35±1010.76)ng/L、(109.06±18.21)次/分、(3.41±0.33)分、(32.46±10.61)%無明顯差異,P>0.05。利鈉肽組患者治療后NT-proBNP、HR、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2983.18±450.21)ng/L、(72.52±10.59)次/分、(1.12±0.18)分、(45.97±12.68)%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4646.01±730.59)ng/L、(86.98±12.34)次/分、(2.52±0.19)分、(37.57±11.68)%,P<0.05。
2.2 兩組患者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比較:利鈉肽組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利鈉肽組顯效的患者23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31例,總有效率91.18%;對照組顯效的患者14例,有效9例,無效11例,總有效23例,總有效率67.65%。
2.3 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比較:利鈉肽組治療安全性和對照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其中,對照組1例惡心,1例室速。利鈉肽組1例惡心和1例頭痛。
臨床治療心力衰竭多采用抗心力衰竭藥物、利尿和強心等治療。重組人腦利鈉肽為人工合成新型內源性激素,屬于內源性多肽,主要活性成分是rhBNP,另外還有氯化鈉、甘露醇、磷酸氫二鈉等非活性成分,用于心力衰竭治療中可快速改善患者全身癥狀和血流動力學障礙[3]。
研究顯示,持續(xù)小劑量泵入重組人腦利鈉肽可提升環(huán)磷酸鳥苷濃度,擴張動靜脈,拮抗血管平滑肌細胞醛固酮、去甲腎上腺素等作用,對腎小球入球小動脈有效擴張,促進腎小球濾過率升高和鈉排泄增加,達到利尿和減輕心室后負荷作用[4-5]。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利鈉肽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結果顯示,利鈉肽組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NT-proBNP、HR、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陳艷佳等[6]的研究顯示,凍干重組人腦鈉肽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確切,108例(85.7%)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且24 h后患者呼吸頻率、心率即有明顯改善,紐約心臟協(xié)會心功能分級上升,血漿NT-proBNP濃度明顯下降,出院前患者呼吸頻率、心率、紐約心臟協(xié)會心功能分級、血漿NT-proBNP濃度進一步改善,和我們研究相似。利鈉肽組治療安全性和對照組之間無明顯差異,說明重組人腦利鈉肽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率,降低NT-proBNP,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