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云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微事物給了我們難以想象的便捷,譬如微信、微博和微電影的發(fā)展。而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也被更為廣泛地應用于語文教學課堂,它通過視頻的形式與師生形成良性互動,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本文就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先闡述微課的特點,再分析當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并據(jù)此對小學語文教學應用微課進行策略探討。
微課作為多媒體教學與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交互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相比傳統(tǒng)教學而言,最大的優(yōu)勢便在于其教學內容豐富且有吸引力。而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過程中,微課的運用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微課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為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多方面的形式與內容,這樣的方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并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對文章重難點的掌握程度,繼而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打造高效率學習課堂。
一、微課特點
微課是教師利用網(wǎng)絡平臺的課程資源再加以精心設計,以短視頻的形式,圍繞課程中的一些重難點而展開的教學活動。通過微課,學生能在視頻中學到知識并且有意識地捕捉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從而提高成績及學科素養(yǎng)。微課的時間短,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鐘,因此,教師可以將短時間的視頻用于課前引導、課上練習、知識點的延伸、一些事件背景概況的介紹以及課后考前的知識梳理或總結。而微課所展現(xiàn)的內容精煉的優(yōu)勢,也會使每個知識點盡可能地得到多角度、深層次的剖析,不僅使學生更深入理解知識點,也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二、當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當前,教師對微課資源的運用存在幾點誤區(qū)。首先,由于一節(jié)課課程容量過大,教師沒有抓住教學的重難點,而是將微課資源作為教學的全部進而取代了教師的主體地位。語文教學中所涵蓋的知識點過多,若沒有教學側重點,學生便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要點。教師沒有針對性地制作語文課件,課件沒能展示課堂主要的教學內容及符合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使語文課堂的微課教學沒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其次,教師依賴微課資源進行教學,對微課資源沒有做充分的系統(tǒng)歸納與整理,加之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使教師更能輕松找到微課資源,從而減少了教師自身的備課時長,但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缺失,也喪失了課堂教學的意義。最后,一些教師對于微課的制作存在技術上的缺陷,無法獨立制作微課,也無法通過視頻的方式將課堂的重難點或知識點總結清楚,致使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沒能很好地理解知識,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1.加強引導,通過微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制作語文微課教學時,需要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尋找到每個模塊最適合的微課教學形。教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應了解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明確重難點,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實質性分析,了解知識點中的內在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引導,把語文教學對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在執(zhí)教小學語文的每一個單元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并整合歸納出重難點,通過微課對單元主要內容進行詳細解說。譬如在執(zhí)教關于神話故事模塊時,教師在微課中除了解說單元內的知識點外,還可以深化此單元的神話故事并做出相應的拓展,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對單元里的一些內容進行改寫,譬如《夸父逐日》《女媧造人》等。教師通過微課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古代神話故事的魅力,并讓學生將想象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結合,運用于寫作實踐。教師在應用微課資源時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探究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在故事分析中可讓學生自由討論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微課聯(lián)系實際,拓展學生語文知識深度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微課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幫助學生認識語文知識的同時構筑語文與生活的橋梁。教師可在設計微課課程教學時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文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語文所帶來的影響,使學生們更加深刻體會到語文學科的魅力,以此拓展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度。
例如,在執(zhí)教《竹石》這首古詩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對竹子的了解來把握作者在詩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師可結合實際,通過微課讓學生了解竹子頑強而又執(zhí)著、堅忍不拔的品質,通過漸進性的講解使學生體會到該詩所表達的內容。再如教師在執(zhí)教《美麗的大興安嶺》這篇課文時,可利用微課視頻讓學生看到大興安嶺四季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句子詞匯的優(yōu)美以及大興安嶺的壯麗,通過微課導入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qū)漢王鎮(zhèn)北望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