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邕蓮
(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
在西方經(jīng)典電影系列中,魔幻電影《指環(huán)王》三部曲(又名《魔戒》三部曲)占據(jù)著很高的歷史地位,曾經(jīng)奪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nèi)的17項奧斯卡大獎。Amazon旗下非常權威的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資料庫(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IMDb)所收集的全球數(shù)百萬部作品中,《指環(huán)王》三部曲自問世以來一直高居Top250系列中的前二十名。截至2018年9月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其分別位居第7、11、15名,與《辛德勒的名單》、《阿甘正傳》、《飛躍瘋人院》等經(jīng)典佳片并肩,可見其藝術水準和觀賞價值之高。
《指環(huán)王》三部曲能夠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不但是憑借其高水準的電影制作水平,更得益于原著劇本的杰出文學水平?!吨腑h(huán)王》三部曲改編自J.R.R.托爾金的原著The Lord of the Rings。作者通過奇妙的構思、恢弘的架構和生動的人物表現(xiàn),為讀者勾勒描繪出一個虛擬的、充滿魔幻色彩的中土世界,敘述了一場充滿強烈英雄主義色彩的人魔大戰(zhàn)。盡管電影劇本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原著進行改編,但原著中那些典雅且又生動的文字、語言、用辭仍然是令影片熠熠生輝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指環(huán)王》中,無論是故事旁白還是人物對話、角色語言,其中的臺詞表現(xiàn)均獨具匠心,在為觀眾漓淋盡致地展現(xiàn)電影藝術的同時,也為廣大英語受眾呈現(xiàn)了一場經(jīng)典英語表達與修辭的盛宴。盡管不乏與此相關的文獻報道,作者進一步通過本文選摘電影劇本中幾處精微的英文語句和修辭,從“見微知著”的角度對其英文修辭的用法、習慣進行欣賞和分析,用以展現(xiàn)《指環(huán)王》這樣的高水準影片的文字功力如何助力電影內(nèi)涵的發(fā)揮與表達。
電影第一部開始于虛擬的中土世界的歷史旁白,Cate Blanchett用其空靈且富有磁性的聲音講述了(也代表著精靈女王見證了)魔戒的歷史:一場正義與邪惡族群的戰(zhàn)役之后,象征著無盡欲望的魔戒隱遁于時間和歷史之中。旁白最后道: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And for 2500 years,the ring passed out of all knowledge.影片用history、legend和myth三個詞準確表達出了中土世界戰(zhàn)后2500年歷史長河的流淌。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這三個單詞都不是生僻詞,分別是歷史、傳說和神話,大體上都有古代故事的意思,但準確來說是與時間遠近直接相關的。歷史(history)是有記載的、可信的;傳說(legend)是更早的、缺乏記載的歷史,常常源于民間對于英雄人物和經(jīng)典事件的懷念和崇敬,可考性較低;而神話(myth)則是更加無從考據(jù)的遠古傳說,更傾向于許多民族對其悠久歷史文化的夸張、衍生以及膜拜,但曾經(jīng)的歷史又若隱若現(xiàn)于其中。以中國歷史舉例來說,商周漢唐是history,三皇五帝是legend,盤古女媧則應該是myth。
在第三部《國王歸來》中,半獸人軍團大兵壓境,事關剛鐸王國乃至人族命運的大決戰(zhàn)箭在弦上。在半獸人軍團突襲攻占剛鐸都城前哨奧斯吉力亞斯渡口后,半獸人頭領說道:The age of Men is over,the time of the Orc has come!在這句話中,有兩個近義詞甚至是同義詞:age和time。這兩個詞的意思十分相似,都是時代、年代的意思。而在一句話中重復表達同一個意思,英文傾向于使用不同詞匯,首先可以呈現(xiàn)一種對仗之美。其次,在影片的具體語境下,還有著細微的差別,而這種差別與片中表達的對象更加相符。Age與time均為時代之意,但age比time更有世代感,在時間上更有秩序性,如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微軟公司出品的經(jīng)典電腦游戲-《帝國時代》Age of Empires,因此前半句用age表達了富有規(guī)則和秩序的人類王國時代行將完結,而后半句則用time表示混亂無秩序的獸人時代即將開始。該部影片之用辭準確且表達美觀,由此也可見一斑。
此外,影片中不同人物及物種角色的語言修辭上也十分用心,均力爭較好地符合其角色特征。例如:在第二部《雙塔奇兵》中,兩個哈比人Merry和Pippin為擺脫半獸人追殺而逃進了茂密幽深的法貢森林,吵醒了森林衛(wèi)士——樹人(Ent/Treebeard)并被其捉住。Pippin驚訝地看到老樹在說話,就對Merry說:“The tree is talking.”樹人覺得他們見識短淺,怒道“Tree?I am no tree!”兩人擔心被憤怒的樹人傷害,于是問道:“And whose side are you on?”樹人又怒道:“Side?I am nobody’s side.”從這兩句短短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樹人說話不僅緩慢,而且有語法錯誤。而這正是影片有意賦予樹人的語言特征,因為樹人相當于多年的老樹成精,其行動和語言都很遲緩,能學會人類的少許語言已屬難得,因此說話遲緩而簡單就十分符合其角色特征。
而相比而言,小怪物咕嚕的語言則要標準得多,因為它畢竟曾是一個哈比人。但其語言用辭又與常人不同,容易激動,且啰嗦和重復,如在帶領Frodo和Sam穿越沼澤過程中,因為吃不慣兩人攜帶的食物而抱怨Sam對它不好:“Oh,cruel Hobbit.It does not care if we be hungry.Does not care if we should die.”而奉承Frodo更關心它:“Not like master.Master cares.Master knows.Yes.Precious.(注:又被Frodo胸前的魔戒吸引了)”對于魔戒,咕嚕則常常喃喃自語:“My own,my love,my own,my precious.”從它的一系列語言中,可以深切體會到其深受魔戒蠱惑而人格分裂的不正常精神特征。[7]進一步對比,人類角色的語言則明顯豐富而工整。如被冤枉驅(qū)逐出洛汗國的伊歐墨將軍在提醒阿拉貢三人去尋找一下哈比人隊友時,說:“Look for your friends.But do not trust to hope.It has forsaken this lands”短短數(shù)言,其寬慰之心以及憂憤之情溢于言表。而比人類語言更為微妙的當屬擁有極高智慧的精靈女王,因此她的語言和用辭也最為復雜和優(yōu)雅。例如她在讓Frodo注視魔鏡時,告訴他魔鏡能夠知道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但卻不用簡單的三個詞匯,而是說:“For the mirror shows many things.Things that were,things that are,and some things that have not yet come to pass.”精靈女王用簡約的排比句代替單一的詞匯,并通過巧妙用辭很好地平衡了整個句子的前后輕重架構,從她口中說出來,優(yōu)雅而令人向往,不但表現(xiàn)出精靈女王的智慧,也通過如詩如歌的語句映襯出女王如魔法、如讖語般的超凡能力。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從而整體上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首大氣磅礴的敘事史詩,可以從《指環(huán)王》三部曲大量的臺詞和語言中品味出其用辭和語法的精妙和完美。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作品,其語言文學上的營養(yǎng)還有待進一步去深味和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