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
(甘肅省秦安縣畜牧獸醫(yī)局,741600)
牛瓣胃阻塞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胃部疾病,治愈率相對偏低,從病情表征上看與牛便秘非常相似,難以在短時間內引起主人的重視,給獸醫(yī)的臨床診斷也帶來了難度。假如把牛瓣胃阻塞當成便秘處理將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不利于后續(xù)工作的開展,而西藥治療多含有抗生素,易在牛的身體中形成藥物殘留,中醫(yī)講究培元固本、養(yǎng)氣理血,其治療手段與中草藥相對而言毒副作用小、治愈情況好。為了充分佐證這一觀點,本文通過實際治療情況說明。
某村莊現有52頭患有牛瓣胃阻塞的病牛需要治療,經過觀察發(fā)現病牛身體消瘦、精神郁郁、糞便干燥堅硬,大部分病牛都有上火情況。當獸醫(yī)按壓部分牛的胃部,病牛反應均比較大,有疼痛感,繼而采取聽診對病牛的病情進行診斷,最終確定這52頭牛的基本情況。其中有31頭牛的病癥較輕,處于患病初中級階段,其中16頭牛的病癥較為嚴重,病程已有不少時日,剩余5頭病牛的病癥非常嚴重[1]。
針對上述病牛的情況現采用中藥和針灸的方法治療。中藥包括石膏50g、陳皮30g、芒硝120g、滑石粉 60g、甘草 20g、火麻仁 150g、黃藥子50g、大黃 60g、烏藥 60g、當歸 30g,將這些中藥按照牛的體重和病情以水煎熬,取湯汁服用,每日一次,病情較為嚴重的可早晚一次。同時對病程較長且病情較重的病牛采取針灸治療,取山根穴針刺。
經過階段性的治療后觀察52頭病牛的身體情況發(fā)現,病程較輕的31頭病?;厩闆r趨于穩(wěn)定,可正常排便,糞便干濕程度適宜,精神恢復正常,進食情況樂觀,因此可以判定為治愈。而16頭較為嚴重的病牛中有14頭病牛的情況好轉且接近治愈,還有兩頭病牛由于病程不短經過治療后尚未治愈,但有所好轉,經過又一個療程的治療后兩頭病?;局斡?。病情非常嚴重的5頭牛在中藥和針灸的雙重治療下情況略微有些好轉,但其中兩頭因病程很長,治療一周后無效死亡,另外三頭牛的病情在精心照料下正朝著好轉的方向發(fā)展,只要不停止治療假以時日也能治愈。綜上數據可知,患有牛瓣胃阻塞的52頭病牛在不間斷的治療中前前后后共有50頭牛趨向治愈,因此治愈率為96.15%,數據真實可靠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牛的瓣胃阻塞屬于農業(yè)養(yǎng)殖中的常見病,患病病因復雜,有時養(yǎng)殖者長期投喂富含粗纖維的干飼料或投喂含有泥沙不干凈的飼料都會引起牛的瓣胃阻塞,除此之外飲水不足、過勞都是疾病的誘因,尤其是有些農戶為求方便鍘短草喂牛,更是催化了牛的瓣胃阻塞[2]。當牛患有此病后漸漸便秘、食欲下降,這時很難引起主人的注意,秋冬季節(jié)為本病的高發(fā)期,天氣偏冷,營養(yǎng)攝取不足導致牛的脾胃功能較之前有所下降,隨著病情的深入病牛的鼻腔干燥上火、排便次數越來越少且糞便堅硬呈栗子狀。病情發(fā)展到后期病牛的體溫越來越高,精神郁郁,最后因治療不及時心力衰竭而亡。獸醫(yī)接收病牛后一經確診為瓣胃阻塞多半會采取西藥的方式治療,通過靜脈注射、口服抗生素、補充維生素等方式環(huán)節(jié)病情,西藥治療牛瓣胃阻塞確實具有見效快的優(yōu)點,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病情,但是與之對應的并發(fā)癥也非常突出,嚴重的并發(fā)癥依然會引起牛的身體不適,且西藥在治療中價格昂貴,對很多養(yǎng)殖戶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中醫(yī)藥是我國歷代傳承的文化瑰寶,與西醫(yī)相比雖然治療病程偏長但是可以根治牛的瓣胃阻塞,同時毒副作用小,利于牛的長期發(fā)展,本文的中藥配方能夠清熱消火、消除積滯,從治療結果看治愈率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