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林,韋 孟
(1.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歷史與民族學院,貴州都勻 558000;2.貴州省紫云縣民族中學,貴州紫云 550800)
在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瘋狂野蠻的日本侵略軍踐踏我中華大地,屠殺我國人民,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貴州作為我國西南的心腹之地,長期作為我國的戰(zhàn)略大后方,也遭到了戰(zhàn)火所帶來的災難。黔南乃貴州南大門,是西南通往粵桂的咽喉之地,本是靈山秀水,百姓安居樂業(yè)的一方凈土。但是,在1944年初冬,遭到了近5000名日寇肆意蹂躪,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荔波、三都、獨山、都勻等幾個縣的各族人民遭受了一場空前的劫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幾百年來激勵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興亡,民族的尊嚴,不避萬死,前仆后繼。去年,我國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而舉行了莊重、浩大的紀念活動。我們以此來緬懷烈士英靈浩氣長存,珍惜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之格局。中華民族英勇頑強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各族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1944年初冬時節(ji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黔南事變”,在民族危亡之際,黔南各少數民族人民團結起來,與日本侵略者殊死斗爭。
1942年6月至7月,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經過了中途島戰(zhàn)役和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后,戰(zhàn)爭優(yōu)勢逐漸向同盟國一方轉移。到了1944年夏天,已經由戰(zhàn)略防守轉入全面反攻。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美國和英國加強了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的進攻態(tài)勢,瓜島戰(zhàn)役勝利后,美軍攻陷并占領了日軍重要的軍事?lián)c馬紹爾和馬里亞納群島,切斷了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運輸線,使其在南洋的部隊成為孤軍;同時,中、英軍也在印度、緬甸發(fā)動攻勢”。日本侵略軍為了救援他們在南洋的孤軍,從1944年3月開始,就發(fā)動了對我國華中和華南地區(qū)的豫湘桂戰(zhàn)役。是年秋天,日本侵略軍占領華中地區(qū)的長沙和衡陽,相繼攻克了華南重鎮(zhèn)桂林和柳州?!叭哲姙榱吮U舷婀痂F路運輸線上的安全和進一步從軍事上威脅誘降蔣介石重慶政府”,緊接著“在1944年11月21日向其11軍發(fā)布了‘向獨山、八寨追擊’的命令,繼續(xù)沿黔桂鐵路向廣西北部進犯,占領廣西境內的宜山縣,然后兵分三路,侵入貴州邊境”。1944年12月2日獨山、荔波、三都三個縣相繼淪陷,有一股日軍還入侵到了都勻縣境內的茅草坪。日本侵略軍自1944年11月26日進入黔南境內,到12月10日全部撤離,前后僅15天左右,肆意妄為,強奸婦女,搶劫財物,無惡不作,簡直喪盡天良。造成了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各族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巨大,特別是成千上萬的難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逃難之路到處尸橫遍野,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日軍侵入黔南地區(qū)的整個過程被稱為“黔南事變”。
1944年11月,日軍困獸猶斗,制造了“黔南事變”給黔南各少數民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經獨山麻尾,荔波進犯的日軍約有1萬多人,兵分三路向黔南進攻。第一路為日軍第13師團第104聯(lián)隊,他們的任務是要在11月28日攻占南丹,繼續(xù)北進,30日越省境,過六寨,到達麻尾;繼續(xù)沿黔桂公路進犯下司,繼而占領了黑石關;12月1日,進入獨山縣城。洗劫獨山縣城后,繼續(xù)進犯至城北的深河橋,遭到了各族民眾和國民黨軍隊的頑強抵抗,4日傍晚,日軍被迫開始撤離,12月8日全部撤退出獨山縣境內。第二路為日本侵略軍第3師團的第34聯(lián)隊,經廣西境內的下洞坪向荔波縣黎明關發(fā)起進攻。占領洞塘、板寨、永康、拉交、董響,攻陷荔波縣城,之后原路退回。第三路為日軍第3師團的第6聯(lián)隊,經過佳榮、岜鮮,到達九阡、石板寨、三洞攻入三都縣城。三路日軍猶如三把鋒利而血腥的尖刀狠狠地刺入了水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民眾聚居之地。日寇所經之處極盡燒、殺、搶、掠、奸之能事,喪盡天良,犯下滔天罪行。
盡管日軍入侵黔南時間不長,但卻給黔南少數民族民眾造成了空前的損失和災難。事發(fā)前,國民黨當局先是實行所謂的“焦土抗戰(zhàn)”政策,對黔桂公路沿線的獨山、都勻先行的焚燒破壞?!皵橙送莱?,土匪橫行,使地方再次遭到摧殘和破壞,獨山15000多幢和都勻7000多幢房屋,幾天就毀于一旦。公私財物損失不可計數。日軍沿途燒、殺、擄、掠,農民住房被燒,糧食被燒、畜禽被殺,生活所需物品已經蕩然無存。數以萬計的難民為避免敵人的追殺,攜家?guī)Э谙虮泵姹继?,逃亡途中的各種生活用品,甚至嬰兒被拋棄。逃亡道上的遇難者人不計其數,僅事變后掩埋尸體的工作,就持續(xù)了三四個月以上”。日軍進入三都縣城,“燒去民房五百余幢,燒毀糧倉,搶走財物,宰殺雞豬兩千多只,使八百多戶百姓無家可歸,所有物資喪失殆盡,三都縣城滿城煙火,三日不息”。根據資料記載:1944年12月2日深夜開始就有幾百名日寇和偽軍竄犯到了都勻明英鄉(xiāng)的雷打巖、雞賈河、半邊街和茅草坪等四個寨子,到次日午時撤離?!懊饔⑧l(xiāng)有四十多戶人家被蹂躪,竄擾到雷打巖的日寇吃去了村民的四頭豬,入侵雞賈河的日寇不僅吃光和殺光了村民們的雞和豬以及燒光所有的家具,還用老百姓的壇子大小便,日軍到處搶劫難民的衣物和所剩無幾的財物”。1944年11月26日日軍入黔南境內起至12月10日撤退10多天內所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按照當時幣值計算,獨山、都勻、荔波、三都、丹寨等縣共計損失幣值(舊幣值)1524.9億元;人員傷亡共計24250人”。
“黔南事變”前,黔南各族人民生活在山水秀美、風景如畫的黔南這片熱土,各族人民安居樂業(yè),勤勞淳樸、秩序井然。但是,日本侵略軍入侵后,這里原有的寧靜被打破,驟然間變成了一片汪洋火海,到處一片凄涼蕭條景象。生活在黔南這片熱土的各少數民族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梢赃@么說,“黔南事變”乃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有史以來的一次空前的浩劫。
古語有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比哲娫谖仪洗蟮厣享б馔秊?,專橫暴戾,蹂躪我黔南熱土,屠殺我黔南各族人民。生活在黔南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憤怒了,大好河山豈能容忍日本侵略軍這般凌辱?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面對日本侵略者肆無忌憚的瘋狂殺戮時,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并沒有為此而俯首屈服,并沒有因此而后退,反而將長久以來積蓄于心中的憤怒像火山迸發(fā)出來,他們團結組織起來,奮起保家衛(wèi)國;他們猶如一頭剛睡醒的獅子爆發(fā)出洪荒之力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日本侵略者入侵黔南水族、布依族、苗族世居地的過程,也是黔南水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同日軍進行英勇斗爭的過程。自從1944年11月26日日軍進犯水族、布依族、苗族聚集區(qū)起,黔南少數民族人民便自發(fā)地團結組織起護衛(wèi)隊、護寨隊,他們對內護村保寨,對外則利用原始落后的武器、有利的地形和靈活的戰(zhàn)術阻擊、偷襲日軍。前后共發(fā)生群眾抗日斗爭達20多次,給日本侵略者以狠狠地打擊。其中打得最為激烈,最具代表性的是拉亮村民抗擊日軍、永康之戰(zhàn)、石板寨之戰(zhàn)、營上坡抗日伏擊戰(zhàn)、低欲阻擊戰(zhàn)。本文列出三次具有代表性的斗爭事例,詳情如下:
(一)拉亮村民抗擊日軍:1944年11月27日下午,日軍第3師團第6聯(lián)隊已經侵入到荔波的拉亮。拉亮寨的村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日軍不知所措,這時候水族青年潘子熙立即召集寨上年輕人負責組織大伙向山上避敵。待日軍大部隊走過拉亮后,由于一路上日軍沒有遭遇抵抗,便有10余名日軍目中無人似的放心地在路邊休整。潘子熙心中暗想不容錯失良機,便叫上族中潘玉賢和幾個青年男子組成伏擊隊。經過周密計劃后,他們拿著土槍、馬刀甚至鋤頭等武器,慢慢地向日軍靠近,乘著這伙日軍正準備起身追趕前方大部隊的時候,潘子熙果斷下令,擊中兩個日軍和打死了一匹戰(zhàn)馬,繳獲兩條長槍。但最終因武器落后,潘子熙一行人最后壯烈犧牲了。
(二)石板寨之戰(zhàn):1944年11月28日,日寇沿著先前計劃的路線直逼九阡石板寨。石板寨當時是個住有190多戶的水族大寨,自古以來經常受到土匪打劫。自從建立寨子開始,就在寨子四周修筑了一道又高又厚的石墻,在石墻的上面還用木棒扎成向外傾斜且有近兩米高的圍欄。入夜,日軍快逼近村寨,全寨老少都已回家,寨門死死緊閉。全寨56個后生急忙召集大伙商量,分組落實任務,分頭抗擊。日軍這時用槍逼著從佳榮帶來的群眾喊話,但是沒有見到效果,便從田壩里稻草堆中找到了幾顆大杉木拿來搭橋翻墻?!爱斎哲姶負矶蠒r,寨子里面三四十條槍一起發(fā)射,八九個日寇頓時斃命”。日軍見方法不奏效,便用機槍和迫擊炮朝寨內狂轟濫炸。見日軍火力太猛,大家決定集中火力與牛尾炮配合作戰(zhàn)。戰(zhàn)斗一直進行到第二天黎明,日軍依然沒有取得勝利,于是就調來炮兵部隊支援,共發(fā)射了7枚炮彈,石板寨霎時間變成了火海。據資料記載:“石板寨一共有六十二幢房屋和八十多個禾倉被燒毀,其中有四名水族青年在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了”,“水族群眾共打死日軍2匹戰(zhàn)馬,擊斃23名日軍”。
(三)永康之戰(zhàn):“日本侵略軍入侵永康地區(qū)前后不過十多天,輪奸婦女,搶劫財物,強殺30余人,燒毀的房屋近225間,殺掉了豬200頭,耕牛170頭,雞、鴨、狗皆被殺光,糧食被糟蹋的無法計數”??上攵?,損失如此慘重,必然激怒永康地區(qū)少數民族人民,他們便紛紛自發(fā)組織起來抗擊日軍。布依族人覃建安、水族人蒙漢陽等幾十個少數民族同胞們組成了伏擊隊,在吉洞、太吉、溪竹等地打死打傷30多人、戰(zhàn)馬六七匹,繳獲步槍、子彈若干。
在整個“黔南事變”之中,諸如此類可歌可泣的事例實在太多。在日軍入侵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10多天中,黔南少數民族人民進行了20多次的反抗日本侵略軍的戰(zhàn)斗,殲滅敵軍130多人,繳獲步槍180余只,子彈無數??梢哉f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在武器裝備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不畏強暴,眾士成城,堅決與日軍殊死搏斗。
“黔南事變”期間,由于國民黨軍隊在抗戰(zhàn)之前實施“焦土抗戰(zhàn)”的政策,加之戰(zhàn)時御敵不力。這種消極抗戰(zhàn),節(jié)節(jié)后撤的態(tài)度,使得黔南大地戰(zhàn)火熊燒、硝煙彌漫。與之相比較,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則表現出不畏強暴、英勇抗敵的態(tài)度,他們也具有自己獨有的特點。
首先,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日斗爭屬于自發(fā)性質。國民黨軍隊在抗戰(zhàn)過程中畏敵如虎,御而不擊,消極抗戰(zhàn),不放一槍一炮,未能發(fā)動和組織抗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果斷地自發(fā)團結組織起來,組成護寨隊、護衛(wèi)隊給予日本侵略軍以致命的打擊。如在石板寨之戰(zhàn)中,56個后生召集大家商量分為5組,每組10—12人,并明確各組任務,分頭抗擊,最終殲敵20多人。
其次,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利用原始的武器,熟悉的地形,同時采取了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巧妙地打擊裝備精良的日軍,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日寇竄犯黔南期間實施了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頓時間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黔南大地上硝煙彌漫,尸橫遍野,慘不忍睹。對此,素以勤勞勇敢著稱,具有光榮革命斗爭傳統(tǒng)的黔南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等各族人民,由于民族大義,拿起原始的土槍土炮、馬刀等武器,利用石壁、山拗口、叢林等地形,奮起抗敵。
最后,黔南各少數民族人民之間聯(lián)合作戰(zhàn),共同抗日。例如“永康之戰(zhàn)”中,布依族老鄉(xiāng)蒙金角和覃建安聯(lián)合20多名水族人民共同組成的抗戰(zhàn)護衛(wèi)隊,打死打傷日軍多人。1944年11月28日“十里長坡之戰(zhàn)”中,附近的布依族、瑤族等群眾積極支持水族老鄉(xiāng)潘文高的“農民聯(lián)軍”與日軍作戰(zhàn)。
“黔南事變”對黔南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日軍對黔南的侵略所帶來的災難更是罄竹難書。
(一)政治上:當國破家亡,時局極為混亂之時,國民黨軍隊阻止不了敵人,黔南少數民族人民眼看家園淪陷,自發(fā)組織起來打擊日軍。同時,在這樣苦難的日子里,黔南少數民族人民認識到了自己本身的價值,也看到了國民黨軍并非中國的希望,于是奮而還擊,為后來解放黔南奠定了基礎。例如“周覃、九阡的覃杰、潘文興等領導的武裝游擊隊,對后來解放荔波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2]。
(二)經濟上:由于“黔南事變”加重了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苦難,事后國民黨當局不僅沒有采取措施給予幫扶,反而加重剝削和壓迫,許多地處交通便利、受到戰(zhàn)爭影響較小的城市經濟發(fā)展較快,而受到戰(zhàn)爭影響巨大的荔波、三都、獨山等縣加上先天的交通條件不利經濟發(fā)展長期滯后。日本侵略軍對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瘋狂掠奪導致了黔南少數民族許多邊遠地區(qū)經濟的落后面貌長期得不到改善,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
(三)文化教育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入侵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惡毒的“三光政策”,不僅殺戮我黔南各族兒女,搶光所有財物,燒光所有房屋及糧食。日軍每進一步,我黔南各族兒女所受災難更進一步加深。日軍入侵黔南地區(qū),除了對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影響外,對文化教育上的影響也頗為巨大。日軍在黔南地區(qū)狂轟濫炸,許多縣城變成了淪陷區(qū),許多山區(qū)學校、縣城中學瞬間變?yōu)橥叩[,教育資源體系全部被毀,老師、學者們紛紛遇害。這就使得本就偏僻落后,教育待興的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雪上加霜。
滔滔漳江水容不下黔南兒女對黔南這片熱土的熾熱真情;滾滾劍江浪,負載不了黔南子孫對黔南這片熱土的濃濃愛意。在日軍瘋狂的殺戮之下,我們并沒有懼怕,在敵人的炮火之下,我們并沒有顫栗。為了保家衛(wèi)國,黔南少數民族人民自發(fā)地團結組織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對于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日斗爭的評價,我們不能只著眼于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不能只看敵我雙方的傷亡人數。如果單純地以這樣的視角來評判這場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日斗爭的地位是不正確的。在日軍武器裝備精良,人數眾多,而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在無裝備可言,人數少,而且在未經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能以犧牲12人的代價殲滅了敵軍130余人,并繳獲了許多其他戰(zhàn)利品,這不能不算是輝煌的勝利。黔南少數民族人民的抗日斗爭充分表現了黔南少數民族人民不畏強敵,敢于斗爭和抵御外辱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從另一方面看,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敵斗爭在一定程度上痛擊了日軍,也減少了日軍對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蹂躪;同時也迫使了日軍不得不放棄原先的計劃,倉皇地逃出黔南少數民族地區(q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寶貴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國家分裂之際,外敵必乘機而入;經濟落后之時,民族就會被欺辱。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日斗爭,使我們更加堅信“正義必勝、人民必勝、和平必勝”的偉大真諦。黔南少數民族人民抗日斗爭,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黔南少數民族人民,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整個中華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黔南少數民族人民的抗日斗爭,譜寫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輝煌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