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登萍
(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鹽鍋峽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1600)
新城疫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特征為病雞呼吸困難、下痢、神經(jīng)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雞、火雞、珍珠雞、鵪鶉、孔雀和鴿等都易于發(fā)生。
該病病原是雞新城疫病毒。病毒可以區(qū)分為:強毒型,感染后死亡率高達100%;中毒型,對幼齡禽呈現(xiàn)較高死亡率,成年禽死亡率低;弱毒型,幾乎不致死。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消化道及呼吸道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內(nèi)。健禽與病禽接觸以及空氣傳播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污染的器具、衣服或人員、外寄生蟲、畜禽等均可機械地傳播病原。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2~5天,火雞感染后可呈現(xiàn)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型,鷓鴣只有急性型和慢性型,鵪鶉多發(fā)生亞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常見不到任何癥狀就突然死亡。
急性型的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頭頸縮回,羽尾下垂,冠和肉髯呈紫色,眼半閉或全閉,呼吸困難,張口喘氣,甩頭,咳嗽。常發(fā)出“咯兒咯兒”的怪叫聲,口腔內(nèi)有酸臭液體流出,呈暗灰色或灰綠色。病禽拉稀,呈灰色或黃綠色,有的病禽有神經(jīng)癥狀,如轉(zhuǎn)圈、扭脖,翅膀和腳麻痹,最后昏迷死亡。產(chǎn)蛋明顯下降或停產(chǎn),產(chǎn)軟蛋,鵪鶉產(chǎn)的白殼蛋、軟殼蛋增多。
最急性型往往見不到明顯肉眼病變。
急性型主要以消化道的出血性、壞死性病變?yōu)樘卣?。慢性病例能見到上呼吸道滲出性病變,鼻腔、喉頭、氣管可見卡他性炎癥。產(chǎn)卵禽可見卵黃漏出所造成的腹膜炎。
根據(jù)典型癥狀和剖檢即可作出診斷。用血凝抑制試驗或病毒分離可獲確診。診斷中注意排除支氣管炎、喉氣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可能性。
主要是通過綜合的防治措施,加強衛(wèi)生管理和疫苗注射來預防新城疫病的發(fā)生。
6.1 在衛(wèi)生管理當中,特別重要的是防止由新城疫疫區(qū)引進雛禽,堅決杜絕與這些地區(qū)有過接觸的飼料、養(yǎng)禽設備以及人員等進人養(yǎng)禽場。注意防止野鳥和野生動物的侵人。開展免疫監(jiān)測工作,對做好新城疫的防治,也有重要意義。
6.2 接種方面,主要有新城疫活毒疫苗的弱毒株和中間毒疫苗兩種。弱毒株的代表毒株有Ⅱ系、Ⅲ系、Ⅳ系,這些毒株中,Ⅱ、Ⅲ系具有大致相同的性質(zhì),V系毒株的病原性要強一些。
弱毒株的接種,有點眼、滴鼻、飲水、噴霧等方法。
6.2.1 滴鼻法
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涼開水將疫苗稀釋10倍,然后將禽抓住,一側(cè)鼻孔向上固定,用手將下側(cè)鼻孔堵住,將疫苗2滴緩緩滴在上鼻孔內(nèi),使吸入鼻孔內(nèi)(每滴約0.05ml)。
6.2.2 點眼法
按上法將疫苗稀釋,取1滴疫苗滴入一側(cè)眼內(nèi),禽閉眼后;將藥液吸人眼內(nèi)方可松手,注意勿使流失。
6.2.3 飲水法
免疫前先停水,般從早晨開始停水3~4小時,隨即將足夠數(shù)量的塑料或陶瓷飲水器(不能用金屬的),按50只雛雞準備一個飲水器,均勻放在雞群中。按每ml疫苗免疫50只禽計算。稀釋疫苗要用深井水或涼開水或蒸餾水,不能用自來水,因為氯離子影響疫苗效果。第一次免疫時用10ml水,第二次用20ml~30ml水,免疫時要根據(jù)抗體效價決定,免疫界限為成雞1:8、雛雞1:16。免疫程序是:第一次10~12日齡,第二次25~36日齡,第三次60日齡。以后每4個月1次。
6.2.4 氣霧法
雛雞首免時用氣霧易誘發(fā)霉形體病。氣霧免疫霧粒為8微米~10微米。疫苗用量每ml40~50只,用蒸餾水或涼開水(不用生理鹽水)20倍稀釋,然后按總量增加1/3的空間量。免疫時距禽體1米距離噴霧;造成局部霧化環(huán)境,使每只禽吸人足夠量的疫苗,噴后15~20分鐘將門、窗、風機打開。
7.1 感康多肽每套可注射1000羽成禽,2000羽初禽,一般注射一次即可。飲水每套500羽成禽、1000羽初禽集中3~4小時飲完,一般飲水一次即可、病情嚴重者飲水兩天、一天一次。
7.2 用Lasota弱毒苗0.05ml滴鼻免疫同時皮下注射0.3ml油乳劑滅活苗或蜂膠苗0.5ml,可獲得90%以的保護率,單獨用其中一種苗免疫則效果低得多。
7.3 緊急免疫接種2天后,連續(xù)5天應用恩諾沙星或中草藥制劑等藥物進行對癥輔助治療。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蛋白質(zhì)、多維素等營養(yǎng),以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如與大腸桿菌或支原體等病原混合感染時的輔助治療方案是:清瘟敗毒散拌料250g/100kg,連用5天;四環(huán)素類(強力霉素1g/10kg或新強力霉素1g/10kg)飲水連用3~5天;同時水中加人速溶多維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