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秀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 山東 青州 262500)
齒輪傳動是機械傳動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傳動形式,它具有傳動平穩(wěn)、傳動比準確、承載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結構緊湊等優(yōu)點。但齒輪在傳動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傳動失效的問題,且失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齒輪齒圈、輪輻、輪轂部分的結構尺寸通常是經驗設計的,其強度和剛度較為富裕,因此在傳動中極少失效。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部位為輪齒,根據(jù)輪齒失效部位的不同分為齒體失效和齒面失效。
輪齒折斷的類型有兩種:疲勞折斷和過載折斷。疲勞折斷是由于輪齒受重復彎曲應力作用,當彎曲應力超過材料疲憊極限時,在輪齒齒根受拉一側就會產生疲勞裂紋,在齒根應力集中處,裂紋加速擴展,直至輪齒折斷。過載折斷是由于輪齒受短時意外嚴重過載或沖擊時,齒輪材料較脆時,輪齒突然折斷。輪齒折斷常發(fā)生在閉式硬齒面及開式齒輪傳動中輪齒受拉應力一側的齒根部位。對于齒寬較小的直齒輪常發(fā)生全齒折斷,對于齒寬較大的直齒輪、斜齒輪常發(fā)生部分齒折斷。
防止輪齒折斷,提高抗斷齒能力的措施:①當分度圓直徑為定值時,減小齒輪齒數(shù)并增大齒輪模數(shù),以便增大齒根齒厚,進而提高齒根彎曲疲勞強度;②采用正變位的方法加工齒輪,以提高齒根抗彎強度;③提高齒面硬度,進而提高齒面接觸疲勞強度;④增大齒根處圓角半徑,以減小應力集中;⑤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減少加工損傷,避免應力集中;⑥提高輪齒精度和齒輪支撐剛度,進而改善輪齒載荷分布;⑦對齒輪齒根進行強化處理;⑧對齒輪齒芯進行熱處理,提高其韌性。
齒面點蝕是由于齒面受到脈動循環(huán)接觸應力作用,當接觸應力超過材料的接觸疲勞極限時,就會產生細微裂紋,這時潤滑油進入裂縫,形成高壓封閉油腔,潤滑油的楔擠作用使裂紋擴展,直至齒面材料點狀剝落。齒面點蝕常發(fā)生在閉式軟齒面齒輪靠近節(jié)線的齒根面上。之所以靠近節(jié)線是由于齒輪傳動重合度小于2,節(jié)線處一般只有一對齒嚙合,接觸應力較大;同時由于節(jié)線處做純滾動,靠近節(jié)線附近滑動速度小,油膜不易形成,摩擦力大,易產生裂紋。開式齒輪傳動無齒面點蝕,原因是開式齒輪傳動齒面磨損速度大于點蝕速度。
提高齒面抗點蝕能力的措施:①提高齒面硬度可增大作用接觸應力,進而提高齒面接觸疲勞強度;②采用正變位傳動,減少接觸應力,進而提高齒面接觸疲勞強度;③提高潤滑油粘度;④提高齒輪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
齒面磨損有兩種類型:磨粒磨損、研磨磨損。磨粒磨損是開式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它是由于齒輪長期暴露在外面,砂粒、金屬碎屑、灰塵等硬顆粒進入齒面而引起的齒面磨損。研磨磨損是由于齒面相互搓削引起的,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損耗現(xiàn)象。齒面磨損會使齒廓失真,瞬時傳動比不固定,從而導致傳動精度低,產生沖擊、振動、噪音等。如果齒面磨損進一步加劇,會使得輪齒變薄,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降低,容易發(fā)生輪齒折斷。
提高齒面抗磨損能力的措施:①對開式齒輪傳動安裝防塵罩;②采用耐磨材料;③注意潤滑油的清潔和定期更換,可在其中添加減摩劑;④提高齒輪加工精度,降低輪齒表面粗糙度;⑤減小滑動系數(shù)。
齒面膠合分為冷膠合和熱膠合。在高速重載的齒輪傳動中,較高的速度使得嚙合區(qū)溫升較大,潤滑油粘度降低,油膜遭到破壞,金屬表面直接接觸而熔焊,此時齒面間的相對運動使得較軟的齒面沿著滑動方向撕脫,形成溝痕,這種現(xiàn)象即為熱膠合。而在低速重載的齒輪傳動中,由于齒輪傳動功率較大,速度較低,齒面間不易形成油膜,而出現(xiàn)冷粘著,這種現(xiàn)象即為冷膠合。齒面膠合會使傳動不平穩(wěn),甚至導致齒輪報廢。
提高齒面抗膠合能力的措施:①優(yōu)選抗膠合能力強的材料;②選用粘度大的或極壓潤滑油;③增大齒面硬度可提高許用接觸應力,進而提高齒面接觸疲勞強度;④采用變位齒輪,降低齒高,減小滑動系數(shù)。
在軟齒面齒輪傳動中,在重載荷作用下,齒面間的應力超過了材料屈服極限,較硬一側的齒面沿摩擦力方向推擠較軟一側齒面而產生塑性流動,這種現(xiàn)象即為齒面塑性變形。齒面塑性變形常發(fā)生在低速重載或過載的軟齒面齒輪傳動中。
避免齒面塑性變形的措施:①提高齒面硬度;②選用粘度大的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