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會平 河北奇諾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在食品中霉菌毒素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會對人類的肝臟、腎臟等帶來損傷,所以檢測食品中的霉菌毒素非常重要,目前對其進行檢測的方法主要是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本文主要對該類方法進行了介紹,可以通過研究了解到霉菌毒素的性質以及該類方法的使用技巧,具有重要意義[1]。
霉菌毒素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有毒物質,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種,比較常見的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煙曲霉毒素以及黃曲霉毒素等,因為毒素的化學結構和組合之間存在比較微小的差異[2],所以每種毒素又被分為多個種類,性質也存在較大的差別。
霉菌毒素的適應性較強,且其屬于低分子化合物,結構非常穩(wěn)定,耐高溫,在很高的溫度下分解相對較難,所以在食品中比較容易存在,并且霉菌毒素還具有高效性以及特異性等多種性質,由于其分子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其毒性也不同,只需要將其中一個化學鍵改變,就可能會改變毒素的毒性。霉菌毒素的毒性能夠作用于多種生物,不同種類的霉菌毒素之間還可能出現協(xié)同作用,增加毒性,可能會嚴重損壞食品,并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比如比較常見的黃曲霉毒素,如果牲畜使用了含有大量黃曲霉毒素的飼料,可能會降低牲畜的采食量,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其出現拒食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牲畜生長緩慢,增加出現疾病的概率,對養(yǎng)殖戶也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充分了解霉菌毒素,對各種食物中的含量進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yè)的生產,所以人們十分重視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檢測工作,目前比較常見的檢測方法包括色譜法、薄層層析法、液相色譜法等。其中比較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其具有快速、準確的特點,但是一般使用的儀器較為昂貴,進行大面的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保證該類檢測方法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在使用該類方法檢測食品中的霉菌毒素之前一定要進行預處理工作,首先稱取一定量的樣品,向離心管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腈和水,將其放在超聲波中進行振蕩,并利用商品化的免疫親和柱對其進行凈化和萃取,在刻度試管中收集洗脫液,再使用氮氣吹干,最后再向殘渣中加入初始流動的相復液,充分溶解之后過濾,這個過程就是預處理工作。預處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使用液相色譜質譜儀對樣品進行上機檢測,最后用儀器對其進行優(yōu)化掃描,找到母離子和子離子,最終構建出相應的質譜圖。
該類方法對環(huán)境有著嚴格的要求,并且對其他條件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比如流動相、試樣以及離子源等。在選擇流動相時,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的選擇,避免出現一些非揮發(fā)性的添加劑,或者避免選擇金屬堿或鹽等,這些試劑往往會影響檢測的結果,嚴格控制試劑的濃度,首先要對其進行預處理,保證試劑的濃度與相關的標準一致,進一步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保證。
通過檢測得到相關的檢測結果,然后對結果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保證結果的正確性,并且還要對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進行分析,為優(yōu)化和改進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優(yōu)化改進質譜條件和色譜條件時,其中優(yōu)化質譜條件時,可以將流動相因素選擇為甲醇和水,并與進樣方式相結合,還可以采用比例不同的物質作為流動相體系,分別檢測霉菌毒素的分離效果和峰信號強度,對比檢測結果,進一步優(yōu)化色譜條件。
本文應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食品中霉菌毒素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在檢測食品中霉菌毒素時要積極使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并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使用新的技術和知識改進優(yōu)化該類檢測方法,不斷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進一步將我國食品安全質量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