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祥玉
“冰雪項目進校園”活動最初是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過程中被提出來的。在申冬奧陳述中,中國代表團強調(diào),中國奧委會不僅正在積極落實“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并且會將“百萬青年上冰雪”“冰雪陽光運動”等推廣項目持續(xù)實施下去。申奧成功后,國家體育總局在《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中明確提出,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學校與社會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冰雪教學,積極推行“校園冰雪計劃”,促進青少年積極參與冰雪運動。就北京而言,在《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fā)展的意見(2016—2022年)》中,擴大青少年冰雪運動的覆蓋面被列為重要任務,并單獨制定了《北京青少年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冬奧背景下,“冰雪運動進校園”是奧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傳播途徑,兩者的結合具有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奧運精神與理念的傳遞、體育教育的補充、體育課程形式、青少年人格塑造等方面。
可以看出,“冰雪項目進校園”是在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后的重要舉措,是推廣普及冰雪項目的基礎條件和主要形式。
受客觀條件因素影響,開展冰雪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如果缺少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各學校開展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在各區(qū)“冰雪項目進校園”的活動中,海淀區(qū)走在了隊伍的最前端。截至2017年10月份,海淀區(qū)前后三批次,共審批通過冰雪試點學校41所,其中包括人大附小、清華附小、中關村三小、十一學校等中小學,區(qū)里將根據(jù)這些學校在校生的人數(shù)給予定額的資金支持。其次,由學校獨自組隊參加2017年第二屆海淀區(qū)中小學冰球聯(lián)賽,每校的每隊會在2018年專項資金申報中獲得區(qū)教委的定額資金支持。這樣一來,困擾學校開展的資金問題將得到區(qū)教委的保障。各類政策的支持為冰雪項目普及推廣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也為冰雪項目進校園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冰雪項目在校園的開展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活動,又為冬奧會的到來提供了更多的群眾基礎。
場地、器材、師資同樣是困擾學校開展冰雪項目的主要因素,我國冬奧會申請成功前,北京市室內(nèi)冰場數(shù)量非常有限。在申奧成功后,隨著各項政策的支持、市場潛力的擴大,北京市室內(nèi)冰場在兩年間進入到快速發(fā)展的階段。近兩年,海淀區(qū)新修建冰場有宏奧、華星、世紀壇冰場等,緊挨海淀區(qū)的石景山區(qū)也修建了啟迪冰場,并且還有好多正在籌劃建設或者已經(jīng)開始施工的冰場,這樣,為周邊學校開展冰雪項目提供了有利的場地保證。隨著冰場數(shù)量的增多及學校開展的需求,北京市也吸引了很多冰雪項目教學、訓練的專業(yè)人才,其中包括國內(nèi)外的資深教練,這些師資更多的在海淀區(qū)進行訓練和教學,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師資的保證。
近幾年,冰球項目競技比賽開展得較為普及。其中“北京市中小學生校際冰球聯(lián)賽”是最主要的賽事,該項賽事是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著力打造的一項青少年品牌賽事。自2013年舉辦以來,比賽規(guī)模逐年擴大,賽事水平穩(wěn)步提升。比賽由最初的12所學校180人參賽,一塊冰場28場比賽,發(fā)展到2017年時共有95所中小學校、100支隊伍、近1500名中小學生參賽,比賽場次達到350場,比賽場地增加到了4塊冰場。競賽組別從最初的2個組增加到了2017年時,分為初中組和小學甲、乙、丙、丁組共5個組別。
海淀區(qū)教委和體育局在2016年共同舉辦了“第一屆海淀區(qū)中小學冰球聯(lián)賽”,這一屆比賽規(guī)模較小,參賽隊伍和隊員數(shù)量也較少。而2017年第二屆海淀區(qū)中小學冰球聯(lián)賽中,競賽組分別包括小學甲組、小學乙組、小學甲組聯(lián)隊、小學乙組聯(lián)隊、小學多校乙組聯(lián)隊、中學組,共計40支隊伍、558名運動員報名參賽,海淀區(qū)在此基礎上也開展了速滑、隊列滑行等比賽。而隨著冰雪項目熱度的提升,場地、器材、師資的保證,學校及家長們對項目的認可,區(qū)里和市里對項目開展的大力支持,后續(xù)相關賽事的開展將變得更加豐富。
冰雪項目特色校開展活動初期,場地、師資將是開展項目的主要難題,學校周邊可供其利用的室內(nèi)冰場數(shù)量較少,且單塊冰面承載學生數(shù)量有限,大規(guī)模普及推廣難度較大,所以,學??筛鶕?jù)自身情況開展不同形式的滑冰普及課程。例如,在學期初,通過選擇課后一小時的形式進行報名滑冰普及課程,滑冰普及課程每周一次,安排在學生放學后,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學生乘坐大巴車到冰場進行練習。該課程共分為兩個階段,每個階段招收40名左右學生,兩階段共80名,每階段共8次課,第一階段課程安排在期中考試前的8周,第二階段課程安排在期中考試后的8周,每一階段進行7次課的教學、一次課的考核。每課時上冰時間為1.5個小時,租賃一塊面積不小于1500平方米的冰場,共聘請三到四名教練員,將場地平均分配后進行滑冰教學。考核后,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可進一步深造為冰球、花樣滑冰、速度滑冰、隊列滑行等隊員,在滑冰普及的課程中提煉精華,一舉多得。
冰球,亦稱“冰上曲棍球”,冰球運動是多變的滑冰技術和敏捷嫻熟的曲棍球技相結合,對抗性較強的集體冰上項目。作為高速度、高對抗的集體項目對孩子們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在學校開展冰雪項目的初期,組建冰球隊是見效最快、效果最好的方式。學??筛鶕?jù)自身的情況做好新生的入學調(diào)查,了解新生入學前的運動經(jīng)歷,如果有具備輪滑、滑冰、曲棍球等基礎的學生,可對其進一步發(fā)掘。開設滑冰普及課程的學校,可將這些有相關運動經(jīng)歷的學生推薦進入滑冰普及課程進一步地培養(yǎng),在具備基本滑冰技術的基礎上練習冰球技術。如果沒有開設滑冰普及課程,可直接以這些學生為班底,先進行系統(tǒng)的滑冰訓練,再進行冰球持桿技術訓練。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可快速組建本校的冰球社團或代表隊。
花樣滑冰多以個人表演為主,相對集體項目組建隊伍難度較低。相關教師可通過班主任和其他體育教師或課間操廣播的形式進行簡單的調(diào)查,挖掘那些在學校成立花樣滑冰社團之前已學習花樣滑冰的學生,如果數(shù)量較少或者沒有,可以吸納輪滑基本功較好的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培養(yǎng)。開設滑冰普及課程的學校,可在滑冰普及課程結束后,參考學生考核及性別情況,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選取那些滑行較好,但不喜歡激烈對抗,又有較高表演欲望的孩子進行培養(yǎng),以此組建花樣滑冰社團,使這些孩子所學到的基本技術能進一步提升,在不同的領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天賦。
隊列滑是花樣滑冰的一種,項目的主要特點是要求學生有整齊劃一的隊形及優(yōu)美的滑行技術,相對而言,動作的難度要求較低,所以,組建隊列滑代表隊較為容易。在參加隊列滑比賽前三到四周,可將學校原有的冰球隊隊員、花樣滑冰社團隊員或者輪滑社團隊員結合到一起,聘請專業(yè)的隊列滑行教練員進行專業(yè)的技術指導和隊形的編排,雖然較專業(yè)練習隊列滑行的隊伍會有差距,但是憑借學生的基本滑行技術,配合簡單的隊形變換即可以參與比賽,而其他隊伍的學生也能體驗到不同項目帶來的樂趣。
組織“冰雪明星進校園”或者“冰雪項目名師大講堂”等活動,在明星或?qū)<业闹庇^講解與介紹中學生能了解更為具體的冰雪運動項目,在與明星或?qū)<疫M行當面交流中加深學生對冰雪項目的印象。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冰雪運動知識的理解,在活動開始前,可根據(jù)專家或明星所要講述的重點知識,設計科學的反饋問卷,在活動結束后,當場對學生進行監(jiān)測,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可選取部分認真聽講的學生讓其免費滑冰體驗一次,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在技能中促進理論的提升,更加直觀地體驗冰雪項目的魅力。
從實踐中可發(fā)現(xiàn),假期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壓力較小,有更多的時間可自主分配。而冰雪項目受到場地條件影響較大,學期中的普及課程或訓練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假期成為最好的時間段。根據(jù)前期的調(diào)查和了解,北京室內(nèi)滑冰場的建設規(guī)模逐漸在擴大,總數(shù)在增加,質(zhì)量也在提高。但滑雪場地總量有限,且受氣候影響,夏季很少運營,所以大大提高了參與滑雪課程的成本。而室內(nèi)冰場建設用地和運營的成本在夏季和冬季差別較小,所以,在夏季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冰場資源開展滑冰夏令營。
冬季北京氣溫相對較低,為室外滑雪場的開設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所以,可在寒假期間組織冬季滑雪冬令營。在豐富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同時普及滑雪技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和技能,為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開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在不同季節(jié)組織不同的夏、冬令營活動,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好學校的資金和資源,讓冰雪項目能真正來到學生的身邊。
(1)在冬奧背景下,“冰雪項目進校園”獲得了教委和體育局的大力支持,在政策和資金上為學校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學校順利地開展冰雪項目,在豐富學校課程、課外活動的同時,普及冰雪知識,為迎接冬奧會奠定群眾基礎。
(2)隨著開展冰雪項目的客觀條件進一步提高,氣膜冰場的修建,國內(nèi)外冰雪專家、教練員的匯集,學生對這些新鮮運動嘗試的渴望,又為冰雪項目進校園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在政策、場地、師資、器材都能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冰雪項目的開展將迎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
(1)各開展學校需根據(jù)自身的現(xiàn)實條件制定適宜的計劃與方案,探索出適合本校開展的模式,充分利用學校的各項資源,讓“冰雪項目進校園”活動與學校有機融合,讓項目的普及與推廣實實在在地發(fā)生。
(2)新的領域意味著新的機遇,各學校在開展和推廣的同時需擺正心態(tài),不要急功近利,不能以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yōu)樽罱K目標,而是要把讓更多學生了解冰雪知識、技能,并能親自參與到活動中去設定為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