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 楊剛毅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重慶 4000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我國的發(fā)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針對糖尿病腎病發(fā)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所做過的實驗,針對導致糖尿病腎病發(fā)病的細胞因子實驗,阻滯劑、蛋白激酶C受體阻滯劑等[1-2],雖然大多數(shù)都是在動物身上,從而其余的理想化的效果,但是在人類身上糖尿病腎病的驗證過程,不是結(jié)果不滿意就是副作用太大,大多數(shù)都沒有真正的采用,因此在實際臨床糖尿病腎病治療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糖尿病早期表現(xiàn)為腎小球過濾增高及腎臟增大,如果當血糖的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時,這種改變就可以的得到恢復,除此之外控制高血糖可減少糖基化對腎臟的損害,糖尿病腎臟的患者要控制飲食。準備好一臺食品秤,3公斤以內(nèi)的,做到食物稱量,心中有數(shù)[3-4]。一天攝入的食物總熱量不能超過你的基礎(chǔ)代謝量。要吃雜糧,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吃升糖指數(shù)低的主食。盡量吃了東西后胃到小腸之間的距離長一些,消化時間長一些,這樣血糖上升的速度就會慢一些。少吃太精細的食物,例如面包、面條、饅頭、包子、稀飯等,這些食物都會使血糖立刻升高,造成大的血糖波動。把一天三餐分成一天六餐,每次正餐的飲食分解成兩份,一份少的做為加餐,加餐時間為正餐前一小時,加餐宜吃自己喜歡吃的,升糖指數(shù)高的零食,如水果、糕點、面包等,以不超過100大卡為宜。正餐攝入量不超過500大卡。
大量的研究顯示,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狀態(tài),可以很明顯的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減少腎病的發(fā)生。高血壓的發(fā)生可能與遺傳、情緒、生活習慣等多方面有很大的關(guān)系,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從生活習慣等方面來控制血壓的升高。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無論是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當盡量減少飲食中脂肪的攝入,少吃肥肉、動物的內(nèi)臟、糕點、甜食、油炸食品等。應該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及低脂的奶制品等。
過多的鈉鹽攝入,很容易導致血壓的升高[5]。對于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鹽量的攝入量應該少于五克,大約等于一個小湯匙的半勺。如果對于鹽更加敏感的患者要減少用量。
肥胖不僅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體重?!肮茏∽?,邁開腿”,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等食物,同時也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
對于糖尿病病人來說,不僅要密切監(jiān)測血糖變化,也要關(guān)注血壓的變化,這樣有利于高血壓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治療。
高蛋白飲食加重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因此主張以優(yōu)質(zhì)蛋白為原則。蛋白質(zhì)攝入應以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為主,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zhì)攝入量至0.8g/(kg·d),對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腎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腎功能損傷病人,宜補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議以魚、雞肉等部分代替紅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并加用多不飽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過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攝入。低蛋白飲食是一種限制蛋白質(zhì)供給量的飲食[6]。一般用于急性腎炎,尿毒癥,肝功能衰竭的病人。每日蛋白質(zhì)供給量約為每公斤體重0.5克,總量根據(jù)病情一般限制在20~40克(包括動植物蛋白),在限量范圍內(nèi)要求適當選用優(yōu)質(zhì)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魚蝦等。低蛋白飲食可減少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物的生成和蓄積,通過降低腎小球的高灌注及高濾過來保護腎功能,從而減輕殘余腎單位高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延緩腎小球的硬化和腎功能不全的進展。因此低蛋白飲食治療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非透析治療的主要手段。隨著20世紀80年代腎小球超濾過學說的提出,低蛋白飲食在慢性腎臟病中的應用得到更廣泛重視。
影響脂質(zhì)代謝的因素有年齡與性別,長期的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和高熱量飲食,遺傳因素,載脂蛋白異常,腦力勞動,缺少運動,精神緊張等。糖尿病患者,通常有脂代謝異常的情況。高血脂除引起動脈的硬化外,也可以直接損害腎臟功能,低密度的脂蛋白特別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化學催化劑的作用,被巨噬細胞攝取后可以刺激其產(chǎn)生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就可以促進腎細胞間質(zhì)纖維化改變。所以要飲食控制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飲食如肥肉,動物內(nèi)臟,蛋黃等.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經(jīng)過飲食控制仍高的話,建議口服降血脂藥物,由于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
終末期腎臟病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與尿毒癥的概念類似,只是診斷標準有所差異。一般認為當小球濾過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時即可診斷。也就是說當慢性腎臟病到了5期時就進入了終末期腎臟病階段。在終末期腎臟病的早期可無明顯不適,但隨著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毒素在體內(nèi)進一步蓄積,可引起尿毒癥的各種癥狀,如惡心、嘔吐、胃納差、皮膚瘙癢、口氨臭味、水腫等,并可出現(xiàn)貧血等一系列并發(fā)癥。因此終期的治療除了更加嚴格的控制血壓和低蛋白的攝入外,透析是更為重要的手段,而且更加推薦早期透析,糖尿病腎病腎臟衰竭患者如果透析5年可以達到存活率25%,所以腎移植也是重要的手段。
首先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溫水,機體由于睡眠沒有水分攝入,容易導致慢性缺水,此時喝水,有助于稀釋血液,降低血糖;空腹喝水還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增加大便水分,預防或緩解便秘,其次不要空腹運動,人體在空腹狀態(tài)血糖濃度較低,此時進行運動,容易導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適宜的運動時間為餐后半小時,此時為餐后血糖高峰,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養(yǎng)成起床后定時排便的習慣,形成規(guī)律的排便反射,有助于預防便秘,排便注意不要用力過猛,避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危險發(fā)生。養(yǎng)成午睡的時間,尤其是在夏季,白晝時間延長,人體活動增加,精力消耗增加,適當午睡有助于緩解疲乏。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較為危險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現(xiàn)貧血、蛋白尿等,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許多并發(fā)癥,甚至還可能發(fā)展成為尿毒癥,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應當加強對糖尿病腎病治療的研究。糖尿病腎病是由于長期高血糖為主要的原因,多種因素一起參與所引發(fā)的,嚴格的控制血糖和血壓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也是一個綜合性的防治過程,預期將來會有更多有效的方法出現(xiàn),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找到醫(yī)治糖尿病腎病的更多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