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星華
(上海市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 上海 200434)
近年來,由于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在我國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出現(xiàn),導致胰腺疾病在我國居民中的出現(xiàn)率越來越高[1],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均是臨床上常見的胰腺疾病,胰腺炎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不良影響,而胰腺癌則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CT是臨床上常用的診斷疾病的影像學方法,但其對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診斷效果,仍需進行進一步觀察。本次選取20例患者,觀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臨床CT影像。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胰腺炎疾病患者,根據(jù)患者病理表現(xiàn)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10,胰腺炎)和觀察組(n=10,胰腺癌)。對照組男4例,女6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49.83±3.96)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21±1.92)年;觀察組男5例,女5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9.17±3.49)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7.11±1.52)年。此次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時,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CT檢查,通過多排螺旋CT進行,選用飛利浦公司成產(chǎn)的CT機(Brilliance CT Big Bore),層厚為5mm,間隔5mm,管電流為200mA,管電壓為120kV,然后選擇100mL的碘海醇作為對比劑,對患者進行對比增強掃描。CT掃描的范圍包括患者的肝臟部位、腹膜部位、胰腺部位、胃部。檢查前,叮囑患者保持全身的放松,讓患者保持平靜,慢慢的屏氣,檢查中,叮囑患者保持平臥的體位[3]。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確診情況、CT影像學表現(xiàn)[4]。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1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CT影像學診斷結果與臨床病理的診斷結果一致,臨床確診率為80%(8/10),觀察組10例胰腺癌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CT影像學診斷結果與臨床病理的診斷結果一致,臨床確診率為90%(9/10)。
CT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CT檢查結果主要有以下兩個表現(xiàn):(1)在出現(xiàn)病變的胰腺部位出現(xiàn)明顯的邊緣,患者胰管中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擴張情況,并伴有鈣化和假陛囊腫等癥狀;(2)患者腎前筋膜出現(xiàn)明顯的增厚現(xiàn)象,腹腔內部存在粘連的情況并伴有膽總管的擴張癥狀。對照組患者的CT檢查結果主要有以下兩個表現(xiàn):(1)胰腺內的病變面積有顯著的增大的情況,患者胰管遠端擴張且有均勻性,遠端呈現(xiàn)出不均勻的密度分布;(2)患者的膽總管出現(xiàn)明顯的擴張,并擴張情況突然中斷,患者胰腺周圍血管以及脂肪明顯受累并伴有明顯的轉移的癥狀。
近年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有了顯著提高,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在臨床表現(xiàn)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有先對疾病進行確診,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CT是利用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進行斷層掃描的方法[5],在臨床上常用于診斷各類疾病,但其對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診斷效果,仍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本次結果顯示,CT對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鑒別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