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的新技術[2]。首例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自1994年開展至今[3],已在臨床推廣應用。但該手術需要多種醫(yī)療器械、設備等,手術難度較大,對手術室護理工作要求較高[4],正確的術中護理配合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近年來我院開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手術均獲得成功。所以,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40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資料,將手術護理配合和體會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40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資料。術前行電子胃鏡檢查及病理檢查確診為胃癌。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36~79歲,平均(56.12±6.04)歲。行腹腔鏡下全胃根治性切除術4例,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術14例,遠端胃根治性切除術22例,平均手術時間(235.3±30.4) min,平均失血量(145.2±376.8) mL。
2.1 術前準備
2.1.1 術前訪視和心理護理 術前一日,手術室護士持術前訪視單到病房閱讀病歷,了解患者的化驗結果、病情。向患者簡單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麻醉方式及簡單的手術過程,講解手術的目的、要求,手術前的準備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等。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對即將接受的手術樹立信心,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及緊張情緒,鼓勵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迎接手術。
2.1.2 護理人員的準備 配合手術的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應參加術前討論,熟知手術基本過程。手術前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精神飽滿地迎接次日的手術[5]。
2.1.3 環(huán)境的準備 常規(guī)于術前30 min開啟潔凈手術間空調(diào)凈化設備,手術間應控制參觀人員數(shù)量及工作人員的出入。室溫保持在22~24℃,濕度40%~60%。
2.1.4 物品的準備 常規(guī)器械和物品:腹腔鏡敷料包、手術衣包、外科探查器械、探查盆、腹腔鏡器械包、胃腸外加器械、燈柄、無損傷鑷、無菌記號筆和尺。特殊器械和設備:腹腔鏡光源系統(tǒng)一套(奧林巴斯)、攝錄系統(tǒng)一套、氣腹機、氣腹針、30°奧林巴斯可旋轉鏡頭、負壓吸引裝置、沖洗管路、ERAB高頻電刀2臺(經(jīng)典模式,柔凝模式各一臺)、超聲刀、奧林巴斯器械盒(柔凝棒1把、胃抓鉗2把、腸鉗2把、彎分離鉗2把、腔鏡剪刀1把)、擋肝器、康基結扎鎖槍2把(5 mm 1把,10 mm 1把及相應釘夾)、康基“O”型針持、縫合輔助器、電鏟、戳殼、強生電動愛惜龍(相應釘倉:藍釘3個,金釘2個,白釘2個)、鉤針、盤帶、荷包線、3-0#抗菌薇橋(八根針)、3-0#PDSⅡ、3-0#可吸收線(SV313)、1-0#可吸收線(SV015,UL877)、切口保護套(12 cm)、自制標本袋、M10引流管1根、暖箱內(nèi)備好40℃無菌蒸餾水(2~3袋)。檢查各種儀器、設備性能是否正常,使其處于備用狀態(tài)。所有耐高溫器械、敷料均經(jīng)高壓蒸汽滅菌,腹腔鏡鏡管、光纖、超聲刀線等不耐高溫器械均經(jīng)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
2.2 手術護理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 (1)安全核查。術前1 h接患者進入手術室,患者進入手術間后,應嚴格遵循三方核查制度。手術醫(yī)師與麻醉醫(yī)師及手術室護士,分別在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室前,按照《手術安全核查單》上的內(nèi)容,逐項核對,并按步驟簽字,查看并確認患者的腕帶信息。(2)麻醉配合。在患者左上肢建立靜脈通路并確保通暢,輸液肢體外展角度不得大于90°,以防臂叢神經(jīng)的損傷。配合麻醉醫(yī)師進行麻醉。(3)負極板和腳踏的管理。全麻后對患者進行導尿,粘貼電刀負極板,將電刀腳踏放于主刀位置,術中根據(jù)術者站位的調(diào)整而及時調(diào)整腳踏的位置。(4)體位管理。全麻后協(xié)助醫(yī)生合理擺放體位。將患者臀部下移至床與腿板交界處,雙下肢分開約30~45°,(應<60°,否則會造成大腿內(nèi)側內(nèi)收肌的拉傷)呈“人”字型分開的平臥位,以兩腿之間能站一人為宜,便于扶鏡手站于此。術中根據(jù)手術需要隨時調(diào)整體位。(5)術前物品核查。依次打開術中所需無菌物品,與洗手護士共同清點所有的手術器械(包括器械上的螺絲、螺母等零件)、紗布、縫針、刀片等用物,并及時做好記錄。(6)術前器械準備。待醫(yī)生與器械護士完成鋪單后,連接腹腔鏡光源系統(tǒng)、攝錄系統(tǒng)、電刀、超聲刀、氣腹機、吸引器、抗栓泵等儀器設備的電源,測試各儀器的性能,CO2氣腹壓力設置為12~14 mmHg[6],選擇氣流量10~14 L/min,使其處于備用狀態(tài)。應注意攝像線、光源線切勿扭曲、打折,以免損壞線纜,影響信號的輸出和攝錄。合理放置腹腔鏡設備,保證術者及助手都能清晰觀看到圖像。手術監(jiān)視器共兩臺,主監(jiān)視器置于靠近患者右肩位置,另一監(jiān)視器置于患者頭部的左側方。(7)術中預防交互感染管理。手術過程中嚴密監(jiān)督所有參加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嚴格控制非手術人員的參觀、流動,減少感染機會。術中加強患者病情的觀察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專心關注手術進展,及時提供手術所需的用物。
2.2.2 器械護士配合 (1)器械護士提前20~30 min刷手,整理無菌器械臺,將常規(guī)器械與腹腔鏡專用特殊器械分開放置,并按手術操作進程的先后順序依次擺放,避免混亂。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所有的手術器械(包括器械上的螺絲、螺母等零件)、紗布、縫針、刀片等用物。檢查所有手術器械、用物是否準備齊全,功能是否正常,并將器械調(diào)節(jié)至最佳使用狀態(tài),以保證術中及時、準確傳遞。(2)協(xié)助醫(yī)生消毒、鋪巾,連接鏡頭和各種導線,合理布局,以防術中滑落,并要注意避免扭曲或打折,方便醫(yī)生操作。由于腹腔鏡器械較長擺放時更要注意無菌原則,因此,用雙包布制作一個器械袋置于術者左前方用布巾鉗固定,便于存放腹腔鏡手術器械,防止術中掉落或污染。手術開始前執(zhí)行“Time Out”與麻醉醫(yī)生和手術醫(yī)生共同再次核對患者信息、術式,無誤后方可進行手術。(3)為避免異物遺留腹腔,在關閉腹腔切口前器械護士應與巡回護士共同認真、仔細清點所有的手術器械(包括器械上的螺絲、螺母等零件)、紗布、縫針、刀片等用物。
護理過程中,細節(jié)無小事。所以,配合醫(yī)生行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要注意以下幾點:(1)電刀負極板選擇在患者肌肉豐厚的部位,盡量靠近手術切口部位(距離切口部位>15 cm)。注意患者身體暴露部位不能與手術床的金屬零部件接觸,防止使用電刀時引起電灼傷(術前詢問患者體內(nèi)是否有心臟起搏器,體內(nèi)有心臟起搏器者禁止使用電刀)。(2)盡管體位的影響對腹腔鏡手術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每次調(diào)整體位的同時巡回護士都要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熟知患者固定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3)密切關注手術進程,在手術過程中能夠準確無誤、及時主動傳遞各種器械(如在游離血管時,需提前準備好Hem-o-lok)。及時用濕紗布清理超聲刀、電鉤、電鏟上的結痂,以保證其擁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做到“主動配合、無聲配合”。(4)嚴格執(zhí)行“無瘤技術”,注意無菌操作。在出標本前,提前做好自制的標本袋,以防腫瘤脫落、種植、播散到切口部位。(5)應用一次性吻合器更換新釘倉時,容易有殘留的小釘倉,及時用紗布清理干凈,以免影響使用。應用吻合器、閉合器等一次性高值耗材時,因其價格昂貴,不要過早拆開,一定要與術者認真核對名稱、型號方可拆開上臺,并及時、準確掃描計費。(6)胃腸重建時注意遵醫(yī)囑將胃管調(diào)至所需位置,重建后再次調(diào)整胃管至所需位置并確切固定,防止滑脫。(7)將快速康復理念付諸于實踐:腹腔鏡手術是外科手術史上的一大進步,也是未來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快速康復理念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8]。①全麻后協(xié)助醫(yī)生在患者雙下肢安裝好抗栓泵(間歇脈壓充氣式抗栓泵,預防術中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為患者裝好抗栓泵后用雙層包布裹于患者雙下肢,術中為患者做好保暖。②全程監(jiān)測體溫變化:術中采用綜合性的保溫措施,充氣式升溫毯于消毒前鋪置于患者身上,設置溫度38℃[9];使用輸液加溫器,以彌補溶液經(jīng)過延長管時的熱量喪失;保持室溫的穩(wěn)定,維持體溫在正常范圍[10];暖箱內(nèi)提前準備充足的溫度40 ℃無菌蒸餾水(2~3袋),以備關腹前的沖洗。(8)手術結束后,機器設備需先關閉機器開關,然后再關閉總電源,以保護機器設備,延長使用壽命。
自1994年日本Kitano首次將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早期胃癌手術以來,隨著我國腔鏡外科技術的不斷成熟,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也從最初的探索階段逐漸步入規(guī)范化、標準化、流程化。由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難度大、操作精細,這無疑又向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嫻熟的腹腔鏡手術護理配合技能,還需要不斷學習新業(yè)務新技術,在護理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高臨床護理水平。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相對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而言一種較新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具有許多特殊性[7]。一臺高質(zhì)量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完成,不僅離不開主刀醫(yī)生豐富的開腹手術經(jīng)驗及熟練的腹腔鏡技術,也是手術室護士默契配合的結果。通過這40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我們體會到術前與患者有效溝通,認真完善術前準備工作,術中默契配合醫(yī)生的操作步驟,對手術過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與術者同步思維,有預見性的做好每一步手術護理配合。在配合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流程,傳遞器械穩(wěn)、準、輕、快,精準地配合手術,提高手術護理配合質(zhì)量,使手術銜接緊密,縮短手術時長,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手術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