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麗
(大慶龍南康復醫(yī)院<原東海醫(yī)院>檢驗科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所含的血紅蛋白或紅細胞數(shù)低于正常值的病證。缺鐵性貧血(IDA)是由于體內(nèi)鐵缺乏導致體內(nèi)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致的一種疾病。臨床特點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同時血清鐵蛋白減少,應用鐵劑治療有效[1]。地中海貧血(THAL)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變或缺失導致珠蛋白肽鏈合成不足而引起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臨床常規(guī)采用血常規(guī)檢查進行鑒別診斷,為早期對癥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F(xiàn)對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及健康人員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分析對比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貧血癥狀的患者80例為對象,其中缺鐵性貧血患者組40 例,地中海貧血組40 例,選取同期健康人員40例為對照組。缺鐵性貧血患者組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16~48歲,平均年齡30.5±2.5歲;病程平均(2.0±0.45)年;地中海貧血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17~49歲,平均年齡31.5±2.5.歲;病程平均(2.5±0.55)年;對照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平均30.5±1.5歲。三組人員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取空腹肘靜脈抽血2ml,應用血常規(guī)檢測儀,進行檢測。對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平均紅細胞比容(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2]等進行檢測對比。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40例,RBC(4.38±0.67)1012/L,HB(130±0.72)g/L,MCV(88.6±0.31)fL,MCH(31.2±0.13)Pg,MCHC(351±0.80),RDW(13.5±0.02);缺鐵性貧血組40例,RBC(3.78±0.71)1012/L,HB(75±23.32)g/L,MCV(66.1±8.34)fL,MCH(19.2±3.50)Pg,MCHC(299±28.37),RDW(20.7±0.23); 地中海貧血組 40例,RBC(4.32±0.68)1012/L,HB(92.6±11.02)g/L,MCV(67.45±3.74)fL,MCH(19.2±3.50)Pg,MCHC(307±31.37),RDW(0.162±0.23);三組比較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同健康人員比較各指標差異顯著(P<0.05),地中海貧血患者HB,RBC,RDW較缺鐵性貧血患者之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CV、MCH和MCHC比較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血常規(guī)是醫(yī)學上的一種化驗檢查,是醫(yī)生診斷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血常規(guī)檢查是指測定未梢血液中血細胞的總稱,它包括測定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白細胞分類及血小板等項目。醫(yī)生在診斷疾病時,最常用的化驗檢查就是血常規(guī)。
缺鐵性貧血HB明顯降低,RBC正?;驕p少,RBC大小不一,以小細胞為主,中心淡染區(qū)增大,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MCV<80fl,MCH<27Pg,MCHC<320g/L,RDW明顯升高。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由血細胞分析儀測量獲得,是反映外周血紅細胞體積異質(zhì)性的參數(shù)[3]。用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的鑒別診斷,由于HB合成障礙,兩者均可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前者RDW增高,地中海貧血大多數(shù)(88%)病例RDW正常。RDW增高是缺鐵性貧血的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當MCV減低時,RDW增高更明顯。缺鐵性貧血患者給予鐵劑治療有效,RDW先增高,隨著正常紅細胞的增多和小紅細胞的減少,RDW逐漸降至參考范圍。
采用血常規(guī)檢查對缺鐵性貧血以及地中海貧血進行鑒別,快速有效,為使患者及早診斷和治療,準確性高,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