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死板,不能很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小學課堂中經常會滲透的一種教學理念,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綜合能力,強化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理解。因此,重點分析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為當前的語文課堂提供相應的借鑒。
關鍵詞: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學探討
語文在小學科目中是重點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在集中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好奇心,并且能夠使學生形成基礎的語文思維,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在當前的教學要求中,教師面臨著向學生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需求,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理論和實踐共同對學生進行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的鍛煉,進而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一、轉變教學關系,注重從學生學習思維角度出發(fā)
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中的教學主體是老師,一般教師都是引導學生。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在語文課堂上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味地讓小學生按照教師的思維走,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受到影響,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獲得明顯的教學成果。作為新課標理念下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轉變教學關系能夠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每一方都能在對方的支持下進行新的信息傳輸,改變傳統(tǒng)固定的模式。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式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語文成為學生用得上的一門實用學科,讓學生愛上語文,認真學習語文,最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課文《四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等設備播放春夏秋冬的美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找到語文課堂的入口,讓學生通過個性化的表達對內心的春夏秋冬進行描寫,將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延伸,豐富小學生的想象力,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還能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前的課堂中,教師不僅是教學教導者還是學習的推動者,目前學生已經逐漸變成課堂中的主導者。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要想活躍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和獨立計算的方式完成語文題目。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思維,還可以使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鍛煉小學生思考的能力。語文的學習不是死板的,而應該是活潑的、多元化的,作為語文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更加舒適和愉悅的語文課堂中學習。新課標下的語文自主學習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學習,更不是為了應付課改要求的授課方式,而是能真正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效果的學習手段。班級中每個學生對課本內容理解程度不同,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通過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自主地從人物、景物、背景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對父親和兒子在地震中的情感和形態(tài)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讓學生對不同的人物進行進一步的細化,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方式。
三、進行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形成問題與反思意識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很容易在課堂后期出現溜號、貪玩、瞌睡等情況,語文課堂也比較枯燥,很多小學生不能跟上老師的步伐,時間一長容易出現掉隊的情況。為了避免學生錯過重要的課堂知識,教師一定要把握提問的機會,抓住提問的最好時期。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進行提問能夠及時解決學生在課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增加知識儲備量,實現知識的升華。課堂尾聲進行提問是對整個課程進行總結的關鍵時期,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另外,教師設置的問題的難易程度需要符合小學生的智力水平,盡量設置與課堂內容關聯(lián)性強的問題,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也需要不斷灌輸學生用語文思維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的思想,將語文得以有效應用,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進一步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時,教師在課前需要充分準備好課件,列舉不同地區(qū)春節(jié)的習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課上提出相關問題并預留仿寫作業(yè),拓寬學生寫作知識面,讓語文學習的效果更加明顯。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好奇心、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網絡,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梅麗.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美讀教學策略[J].教育觀察,2019,8(14):91-92.
[2]吳昕宇.核心素養(yǎng)大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