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行伍
摘 要:我國古詩詞歷史悠久,始終都是現(xiàn)代教育的核心內容,但是在教學中,針對古詩詞的講授,僅局限于死記硬背層面,使學生難以掌握其中的文化精神,無法滿足古詩詞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古詩詞教學,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11B-0018-02
我國傳統(tǒng)文化流傳至今,古詩詞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階段作為素質教學的基礎,對古詩詞的傳播與弘揚有著責任與義務。
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合理運用有效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古詩詞文化修養(yǎng),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本文試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方法,以期推動古詩詞教學。
一、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對古詩詞展開深入閱讀,才能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加強學生感知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詞閱讀引導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發(fā)揮促進性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
大多數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會感覺單一、無趣,為此教師應該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靈活性,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帶著感情進行古詩詞誦讀,使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后,實現(xiàn)情境培養(yǎng),為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基礎。學生在朗讀古詩詞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韻味之美,進而強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與中心思想的體會,使學生與古詩詞形成思想共鳴,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
學生在品味古詩詞節(jié)奏之美時,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古詩詞誦讀技巧,如斷句、停頓等,強化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古詩詞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絕句》時,可以在授課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如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事跡、創(chuàng)作背景等,加深學生對《絕句》內容的理解,在課上教師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逐漸內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而使學生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法,創(chuàng)設古詩詞情境
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為了提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多媒體教學設備、信息技術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古詩詞情境,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快速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提升學習效率。
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借助多媒體教學法,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接受能力以及學習基礎,創(chuàng)設與教學主題契合的古詩詞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進一步加深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回鄉(xiāng)偶書》這首詩時,為了讓學生學會本首詩的生字詞,教師可以應用示范閱讀方式,讓學生對生字詞進行標記,從而確保學生可順利有感情地進行誦讀,讓學生理解詩人久別家鄉(xiāng)后歸來悲喜交加之情,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補充古詩詞知識。
由于古詩詞十分短小,為了讓學生對古詩詞中心思想、寫作方法、思想情感等加以理解與消化,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需要填補的知識加以補充,降低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為學生構建作者久別家鄉(xiāng)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快速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水平,夯實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基礎。
三、利用情境還原法,豐富教學形式
古詩詞教學始終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且不論在小學還是初中,甚至高中時期,古詩詞教學始終占據語文教學的核心地位。但是相比初中、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小學古詩詞更加簡單易懂,契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且小學語文教材中大多數古詩詞是對景物、畫面、事物等加以描寫。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牢牢把握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情境還原法,豐富教學形式,同時加深學生對古詩詞意境的理解,幫助學生逐一擊破學習難點,降低學生對古詩詞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掌握古詩詞的寫作意境與思想情感,提升古詩詞學習效率,深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講解《飲湖上初晴后雨》時,由于這首詩是寫景抒情式類型,作者牢牢把握住夏季時晴時雨的主要特點,描繪西湖不同天氣的風景,充分表達作者對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運用情景還原教學法,為學生播放或展示關于西湖美景的圖片視頻資料等,讓學生深刻體會西湖之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感。
在古詩詞教學中,古詩詞意境情感的理解始終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為了擊破這一問題,通過運用情景還原法,使學生了解古詩詞的中心思想,提升學生的語言分析與理解能力。
四、引發(fā)學生想象,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理解
古詩詞精彩絕倫之處在于應用簡潔凝練的語言,體現(xiàn)生動的情感意象,構建出身臨其境的閱讀氛圍,引發(fā)讀者的想象,產生情感共鳴。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古詩詞意境教學,讓學生在理解古詩詞基礎上,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理解,使學生充分的體會到古詩詞內容之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強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為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游園不值》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將不認識的生字詞標出,通過教師示范誦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詩詞了解,進而教師為學生簡單教學這首詩的基本意義,并向學生提出“小扣柴扉久不開”的原因、作者怎樣看待“一枝紅杏出墻來”等問題。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加以思考,并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聯(lián)想院子的美麗景色,從點到面,從一枝紅杏聯(lián)想到院子內看不到的美麗景象,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理解,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思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古詩詞教學的必要性,進而更新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黃蘇芹.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的改進[J].考試周刊,2018,(18).
[2] 劉旻.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J].好家長,2017,(29).
[3] 時春娜.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J].絲路視野,2017,(36).
[4] 顧愛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情感讀本,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