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
【摘要】幼小銜接工作是年幼的幼兒們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工作,這離不開幼兒園、小學和家庭共同的努力。幼小銜接視角下,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適應能力,就要把握好幼小之間的差異,從客觀上輔助和主觀引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適應能力。文章從筆者個人的工作經驗出發(fā),從幼兒園方面、小學方面和家庭三方面分析具體策略,為相關的老師們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幼小銜接 ?學習適應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14-02
幼兒園到小學是很多學生們人生重要的轉折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正踏入到正式教學階段,這一階段的銜接影響到整個教學的連貫性。兒童階段的教育是以游戲形式為主的,而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兩者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諸方面有很多差異。剛升入到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問題,比較明顯的即為學習不適應,如何針對學生們出現的這種不適應性提出具體的策略,凝結園、校、家三方面的力量,關系到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的成長。
1.幼兒園方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的策略
(1)明確銜接目標,實現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
幼兒園在基礎教育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必須明確幼小銜接的目標,在小中大班的教學中不同程度的涉及學習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適應能力是一項系統(tǒng)而又長遠的工作,幼兒園的老師要設計多樣化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意識,升華幼兒階段的教學。
(2)做好幼兒入學準備工作,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小學新生能否很好的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非智力因素起到很大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些個性化心理內容,意志、情感等都被包含其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是幼兒入學準備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具體而言,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激發(fā)幼兒們對小學生活的憧憬,幼兒園老師們多講解小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在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種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其次,培養(yǎng)幼兒們一定的責任意識,從個性品質的層次培養(yǎng)學生,鍛煉學生們的非智力因素;另外,要注重對兒童們的品質教學,讓幼兒們能夠大膽與人溝通,關心集體生活,幫助幼兒們升入小學后快速融入當下環(huán)境。
2.小學方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的策略
(1)做好和幼兒園的溝通銜接準備
幼小的銜接,顧名思義需要幼兒園和小學兩個基本主體的配合?,F階段,幼小銜接中幼兒園做的工作準備比較充沛,但小學與幼兒園的溝通并不到位。經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幼兒園都會帶孩子到小學參觀,反之則是少之又少,很多小學認為帶學生到幼兒園參觀沒有實質性價值?;诖耍W應該認真且積極的深入到幼兒園,探討并發(fā)現幼兒們學習習慣和身心發(fā)展特征,做好針對性的適應教育,對于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和老師展開幼小銜接培訓,有針對性的開展好銜接教育。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于年幼的學生而言有非常關鍵的渲染作用,從幼兒園踏入到小學階段學生們心理上存在畏懼感,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習環(huán)境消除這種畏懼感??v然小學教室已遠不如幼兒園那樣色彩斑斕,但整個教室的布置要讓學生們有舒適感。除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之外,還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新生班主任需要認識到個人角色的特殊性,用耐心和尊重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適應能力。
(3)教師們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
年幼的小學生往往比較單純,常常會因喜愛某一老師而愛上某一學科。小學新生的各個老師需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無論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要按照學生們身心發(fā)展特征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們接受與掌握新知識,更快、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3.家庭方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的策略
(1)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會陪伴學生們終身的老師。家長們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適應能力,而家庭的和諧程度也會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適應能力。基于此,家長們需要與孩子多多溝通,認識到幼小銜接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在家庭里為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2)樹立民主教育的理念
在復雜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嚴重,過于重視學生們技能、知識的形成,片面的認為報的輔導班越多,學生們的幼小銜接自然也就不成問題。這種錯誤的、不夠民主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們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唯有以民主教育的方式才能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們的個性得以發(fā)揮。家長們需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注意孩子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小銜接對于學生們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家庭和幼兒園三方要密切溝通,聯(lián)合起來,共同創(chuàng)建和諧的幼小銜接氛圍,幫助小學生們在入學后盡快提升學習適應能力,盡快融入到小學階段的教育當中。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
[2]李敏誼,劉穎,崔淑婧.國外近 10 年幼小銜接理論研究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10(5):86-90.
[3]肖堯,庹江子.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研究——基于武漢部分高校的調查[J]. 教育現代化,2016(1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