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恒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功夫應該在平時積累,要將教學行為貫穿于平時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教師應采用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小學語文為孩子打開一扇語言和藝術的大門。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興趣特點,將語文知識和語言能力用最高效最有質量的方式教授給學生。同時,語文的學科應用性非常強,針對這一點教師應該注重語文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是辦學的生命,而在經濟基礎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學質量落后,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仡欁约憾嗄陙淼恼Z文教學工作,使我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的奧妙,吸引著我去探索和發(fā)現。小學語文看似簡單卻對學生整個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對小學語文的定位和教授方式的選擇都是小學教育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任務。經過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我形成了一些自己獨特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我緊跟時代步伐,將一些具有時代性的教學理論成果付諸實踐,形成了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體系?,F將我的教學方法分享如下,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充分應用最新的教學理論,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學的改革,新的教學理論層出不窮,我們要篩選出適合小學教育的教學理論,并在實踐中積極總結,完善理論體系,在教學的實際運用中提升這些理論的實際教學效果,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我使用的教學理論包括:分層教學理論、小組合作教學理論、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等,現一一敘述:
1.分層教學理論
分層教學理論是根據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創(chuàng)造的教學方法之一。所謂分層,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性格特點等將學生巧妙地分層,從而最大化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信息的充分掌握和合理分層,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不同特點的教學。分層教學在語文上的應用可以將學習能力、學習基礎視為次要的分層因素,而將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視為主要分層因素。這樣,在實現對語言知識的應用和作文的應用時,就能根據學生的層次進行不同任務的布置,有利于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2.小組合作教學理論
小組合作教學充分利用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心理。對學生分組的前提同分層教學一樣,是教師對學生的情況充分掌握。對于一個能力相近的小組來說,教師布置的任務對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公平的,學生想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好成績,努力的程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型在語文上的應用往往有特殊的要求,除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小組來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之外,學生對語言的應用程度和課外的語言實踐和語言能力積累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促進這方面的學習。
3.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并有成效。兒童這個年齡最感興趣是什么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并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將所學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跟、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fā)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教師應用兒童的眼光來看世界,用學生的思維想問題,特別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我們應尊重學生文化,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憑借教材用中華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澆灌學生純潔美麗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會做人。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巧妙地借助學生已有的語言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知識建立聯系,寓學為樂,化難為易,既增添學生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于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一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4.構建主義教學理論
所謂構建主義,就是學生對知識與能力學習的一種方法。學生通過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信息互換,分析與總結,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同學之間的啟發(fā),自發(fā)地將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構建在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基礎上,成為自己儲存的一部分。
二、注重語文課的應用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語文的學科特點不同于其他的學科,語文具有非常強的應用性。同時,語文的學習也應該從語文的應用性入手,通過日常的,多種多樣的方式實現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通過學生日常生活的積累提升語文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我最常用的方式是通過多種多樣的藝術作品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包括優(yōu)秀的書籍,優(yōu)秀的電影,甚至學生比較喜歡的流行歌曲,都是我選用的素材。我也會將課堂的一部分時間抽出來進行課外積累的匯報時間,學生按順序上臺講述近期的收獲,提升語文水平的同時也增長了演講的能力和膽量。
教無定法。教師應該根據自己所長,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語文教師應努力提高所任教學科的教學質量,把質量放在心中,時刻想著質量并付諸行動。 小學的語文學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還能通過對豐富多彩世界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有助于他們的快樂成長。我們應該善于實踐,積極總結,努力探索,讓小學語文的教學道路散發(fā)更閃亮的光輝。
參考文獻:
[1]董麗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周刊B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