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加倩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二科,云南 昆明 650000)
內分泌科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受到病情變化、生理變化以及病程遷移等情況的影響而導致自身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行動障礙、運動障礙情況,此時,在其住院期間則極易出現(xiàn)跌倒、墜床、錯漏用藥、感染等不安全事件,不僅影響患者疾病抗毒,更有可能對其生命安全產生一定威脅[1-2]。在本研究中,筆者以120例老年內分泌科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內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安全護理措施。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內分泌科進行臨床治療的老年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58~76歲,平均(64.58±1.72)歲,33糖尿病,18例甲亢,9例其他;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57~79歲,平均(65.14±1.80)歲,30糖尿病,20例甲亢,10例其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其內分泌科常規(guī)護理,包括環(huán)境干預、心理疏導、用藥指導、生活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采用安全護理,具體如下文所示:
(1)跌倒及其護理: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因自身身體平衡功能減弱或受疾病影響而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極易發(fā)生跌倒不安全事件。此時,護理人員可以隨處張貼防跌倒警示標語,必要時也可以為其提供拐杖等輔助器具,夜間也應當為其提供適宜的照明亮度,保持地面干燥且無雜物。
(2)墜床及其護理:針對墜床護理安全隱患,護理人員應當關注患者變化,病床加設防護欄,患者起身或下床時,叮囑其家屬必須陪伴在側。此外,也可以指導患者合理翻身,從而有效提升其自我護理能力。
(3)錯漏用藥及其護理:部分老年患者對于臨床干預工作依從性、配合度相對較差,不遵醫(yī)囑用藥情況時常發(fā)生。護理人員則應充分做好用藥指導、監(jiān)督工作,在為其發(fā)放藥物后,映帶耐心進行服藥指導,盡可能看到患者用完藥后再離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其治療效果。
(4)感染及其護理:內分泌科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對低下,院內感染風險也相對較高。因此,護理人員在開展相應護理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增強對患者的皮膚管理。病房內也應當時刻保持整潔、干燥,每日定時開窗通風,促進新鮮空氣流通。
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期間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情況。同時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設置其評價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其滿意程度越高。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為5.00%(3/60,1例感染,1例跌倒,1例錯漏用藥),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33%(11/60,4例感染,3例跌倒,3例錯漏用藥,1例墜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18,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54±3.48)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6±1.2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49,P<0.05)。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實施安全護理,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說明,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實施安全護理可進一步降低內分泌科護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其次,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也提升,采用安全護理模式,更容易收獲患者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和諧。
綜上所述,基于內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床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安全護理,可顯著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提升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