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元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2)
冠心病心絞痛是心血管常見疾病的一種,心絞痛是冠心病主要表現(xiàn)之一,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病變(粥樣硬化)導致心臟出現(xiàn)異常所引發(fā)的缺氧、缺血的情況,進而引發(fā)陣發(fā)性胸痛所致,給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嚴重的威脅[1-2]。為了提高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預后,改善其生存質(zhì)量,本研究在觀察組33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實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方案,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體見如下報道。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受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54~77歲,平均年齡(65.5±11.5)歲;觀察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65.0±11.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chǔ)上實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1)由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大多屬于中老年人,對于自身疾病認識不足,患者常常出現(xiàn)“掉以輕心”或“過分擔心”的狀態(tài),因此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要加強患者對冠心病、心絞痛相關(guān)知識進行健康宣講,告知其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與前景等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取得其良好的配合;(2)告知患者及家屬在心絞痛發(fā)作時立即將其體位調(diào)整為坐位或者半臥位,并跟著節(jié)拍引導患者深呼吸進行調(diào)節(jié),促進其全身肌肉放松,可有效緩解其疼痛,并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給予對癥處理;(3)通常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時會引起患者恐慌,容易產(chǎn)生恐懼、緊張、焦慮等悲觀情緒,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耐心、真誠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給予言語安慰或解答,幫助其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的緩解;(4)多對患者進行鼓勵,對于做的好的方面如遵醫(yī)囑、依從性高、恢復良好等各個方面對患者進行鼓勵,有助于建立康復的信心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1.3.1 根據(jù)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對兩組護理心理健康狀況(焦慮、恐懼)進行評分,評分標準:10分為滿分,8~10分為焦慮、恐懼,6~7分可疑存在焦慮、恐懼,5分以下無焦慮、恐懼。
1.3.2 采用我院自制健康問卷表對兩組患者關(guān)于冠心病心絞痛相關(guān)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diào)查,0~100分,≥85為完全掌握;≥70分為掌握;<70分為未掌握。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護理,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如下:(6.37±1.15)分、(5.02±0.78)分;兩組患者恐懼評分如下:(6.28±1.03)分、(4.87±0.85)分,由以上分析可見,觀察組患者焦慮、恐懼等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581、6.065,P=0.000<0.05)。
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如下:完全掌握8例、掌握16例、未掌握9例,總掌握率為72.73%(24/33例);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如下:完全掌握18例、掌握13例、未掌握2例,總掌握率為93.94%(31/33例)。以上分析可見,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總掌握率93.94%顯著高于對照組72.73%,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6.196,P=0.000<0.05)。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且易反復發(fā)作的疾病,隨著近年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fā)病率也隨之不斷提升,對我國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臨床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該疾病屬于終身性疾病無法治愈,臨床中主要通過采取各種手段來達到無癥狀的目的[3]。有研究[4]報道在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過程中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臨床療效。
杜紅[5]在研究中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行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臨床療效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本研究中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得到了明顯的緩解,同時有效提高了患者對疾病情況的掌握,有助于其遵醫(yī)囑行為、依從度等提高。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告知其及家屬關(guān)于冠心病發(fā)作時的應急處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以及遵醫(yī)囑行為;通過真誠傾聽患者心聲、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及鼓勵等有效促進了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提高了其依從性。
綜上所述,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能夠有效促進心絞痛患者焦慮、恐懼等情緒的改善,提高其對健康知識情況的掌握,有助于治療、護理依從性以及遵醫(yī)囑行為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