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zhàn)之一,是當前“第一民生工程”。堅持黨對脫貧攻堅的全面領導,動員凝聚各方扶貧力量,引領貧困群眾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迫切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組織力建設。綜觀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在政治領導、組織凝聚、社會動員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要筑牢政治建設“生命線”,突出政治功能;改進黨員干部隊伍“供給側”,提升組織活力;發(fā)揚群眾路線“傳家寶”,聚力為民服務。
關鍵詞:脫貧攻堅;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價值意蘊;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8-0037-03
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主要是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和整合組織力量,動員和引領農村群眾貫徹黨的決策部署,推動農村改革發(fā)展等綜合能力,是政治領導力、組織凝聚力、社會動員力等綜合反映。在脫貧攻堅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作為黨在農村的戰(zhàn)斗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強弱直接關系著農村脫貧攻堅實效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與否。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動員和帶領群眾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對此,我們要深刻理解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的實踐路徑。
一、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價值意蘊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個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1]189,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進一步筑牢黨在農村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對于鞏固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凝聚各方力量助推脫貧攻堅,引領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深遠的意蘊。
(一)筑牢黨對脫貧攻堅工作領導根基的需要
黨的領導是抓好扶貧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首要動力和根本保證。堅持和鞏固黨對脫貧攻堅的核心領導地位,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有效支撐。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戰(zhàn)斗堡壘,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2]65,是在脫貧攻堅中具體執(zhí)行和完成黨對貧困地區(qū)黨員干部、貧困群眾的宣傳、組織和動員等工作的主要力量。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能有效推動和實現黨對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領導。另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前沿哨所,擁有掌握和反饋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的良好條件。通過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能夠增強其獲取并傳導脫貧攻堅各方面信息的能力,使黨能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和完善脫貧攻堅具體內容和執(zhí)行方法,加強和改善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從而鞏固黨在農村的核心領導地位。
(二)凝聚各方力量助推脫貧攻堅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3]107,要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當前,脫貧攻堅涉及面廣、關聯性強、“硬骨頭”多,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積極爭取上級黨政部門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支持,促進幫扶政策、資金、人員向貧困地區(qū)、貧困群眾流動,實現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需要有效調動和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廣泛動員和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農村脫貧攻堅,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需要激勵貧困地區(qū)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行動起來,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需要對參與脫貧攻堅的多方力量進行整合優(yōu)化,使之相互補位,協同發(fā)力,確保多方參與主體共同朝著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的方向努力。完成這些具體而繁重的組織動員等工作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時期的脫貧攻堅中加強組織力建設。
(三)引領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需要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指標。完成這一任務,決不能忽視貧困群眾主體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還是沿用給錢給物的老辦法老路子,不善于或不愿意深入群眾,做好群眾思想發(fā)動、宣傳教育、情感溝通等工作,致使“干部干、群眾看”、“干部著急、群眾不急”、“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等現象時有發(fā)生。這些現象反映出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組織、動員貧困群眾方面還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離不開貧困群眾的支持參與和齊心協力。堅持以貧困群眾為中心,密切聯系貧困群眾,“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3]143,最大限度發(fā)揮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對脫貧攻堅的支撐作用,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組織建設過程中著力提升組織力。
二、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現實困境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需要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充分發(fā)揮其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然而,對照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總體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組織力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黨組織政治功能存在弱化傾向,政治領導力有所降低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深水區(qū)和關鍵期,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出現了“疲勞癥”和厭戰(zhàn)情緒,政治領導力有所減弱,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觀能動性有所降低,等、靠、拖、繞等被動扶貧思想漸濃。在貫徹執(zhí)行黨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上開始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致使對新形勢下的脫貧攻堅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指導,造成黨組織的政治領導核心作用逐漸弱化。與此同時,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由于黨員較分散,在執(zhí)行黨內政治生活時重形式輕實質,學習黨的精準扶貧思想等內容不深不透,開展黨組織活動與脫貧攻堅中心任務、與貧困群眾的關心關切結合不緊密,致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zhàn)斗力未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此外,少量農村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嚴不實,工作中不善于從政治方面觀察分析脫貧攻堅形勢,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對脫貧攻堅的政治領導。
(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存在軟化現象,基層組織凝聚力減弱
在脫貧攻堅中,由于經濟功能薄弱,基礎設施滯后,留在農村發(fā)展的年輕黨員相對較少。部分90后出生的農村青年因自身條件、個人意愿等因素對志愿加入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性不高,使得農村基層黨組織識人、選人、用人范圍受到很大局限,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出現“找人難”的問題。同時,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jiān)督還不夠到位,致使部分黨員干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嚴肅性、任務的艱巨性、形勢的嚴峻性缺乏深刻認識,對脫貧攻堅具體要求、政策規(guī)定、典型經驗做法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在工作落實環(huán)節(jié)上怕出事、怕出力,怕得罪人,缺乏應有擔當和艱苦奮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發(fā)揮。此外,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缺乏必要的履職能力,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因自身能力受限,難以研究攻堅問題,解決攻堅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領頭雁”作用的發(fā)揮。
(三)黨群關系存在淡化趨勢,社會動員力有所下降
近些年,農村基層黨組織為團結帶領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致富,加強了群眾工作力度,但黨群之間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許多重要問題上的認識仍然存在較大分歧,部分貧困群眾的意愿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扶貧初衷難以有機統一,導致一些貧困群眾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幫扶舉措,甚至是決心和誠意抱有懷疑態(tài)度。同時,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工作意識淡薄,在扶貧工作中不愿密切聯系群眾,撲下身子到村和群眾一起干,致使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幫扶措施不精準,扶貧工作不扎實,嚴重損害了群眾對黨的信任,降低了基層黨組織對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動員力。此外,少數貧困地區(qū)“虛假式”、“算賬式”、“指標式”、“游走式”脫貧等問題仍然存在,導致一些貧困群眾在脫貧不久后又重新返貧,嚴重損害了貧困群眾切身利益,影響了黨對人民承諾的兌現,造成了黨和政府公信力下降,黨群關系淡化,社會動員力不足。
三、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實踐路徑
當前,決勝脫貧攻堅所面臨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全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更好發(fā)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yōu)勢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從而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一)筑牢政治建設“生命線”,突出政治功能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長期執(zhí)政的政治組織,其鮮明的政治屬性決定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全力提升組織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過程中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筑牢政治建設“生命線”。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堅持政治屬性,突出政治功能,正確處理好自身同基層政府、基層自治組織作用發(fā)揮的關系,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把握方向、統攬全局、思想引領上來,把更多資源和力量凝聚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偉大實踐中來,以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承擔起脫貧攻堅的政治使命。要進一步聚焦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職能職責,從嚴格落實政治責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嚴考核督查等方面全力推進黨建扶貧工作,不斷強化自身“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wěn)定的堅強領導核心”[4]22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引導黨員干部準確把握脫貧攻堅的新形勢新任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工作要求上來,堅定不移地抓好脫貧攻堅。
(二)改進黨員干部隊伍“供給側”,提升組織活力
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是農村基層黨組織運行的骨干力量,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因素。就當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面臨的困境而言,最需要解決好“人”的問題。因此,要充分利用上級黨組織的力量繼續(xù)精準選配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yè)生到貧困村工作”[5]47,充實一線扶貧黨員干部隊伍。要進一步擔負好教育、管理、監(jiān)督黨員的職責,關心愛護奮斗在扶貧一線的黨員干部,在切實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思想認識、專業(yè)素質和實戰(zhàn)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對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激勵他們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6],為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努力工作。最后,要強力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嚴格按照好干部標準,選好配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通過經常性開展對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教育和業(yè)務培訓,不斷增強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的能力和本領,以“領頭雁”之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組織活力,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迸發(fā)出無限的生機和力量。
(三)發(fā)揚群眾路線“傳家寶”,聚力為民服務
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我黨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在脫貧攻堅中,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積極踐行群眾路線,聚力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這不僅是職責任務,也是凝聚民心民意,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有效路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站穩(wěn)群眾立場,始終把貧困群眾最根本的利益擺在心中最高位置,以貧困群眾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標準,認真研究和分析貧困群眾的現實訴求,增強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堅定性、主動性、自覺性。要密切聯系群眾,提高與貧困群眾溝通的能力,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深入貧困群眾,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正做到知群眾之所想,思群眾之所盼,解群眾之所急,把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精準地落實到貧困群眾心坎上,把集中群眾智慧、體現群眾意愿的精準脫貧方案落實到田間地頭,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要全面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3]124,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從而以“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7]19的脫貧實效贏得人民群眾更充分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總而言之,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兌現黨對人民莊嚴承諾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主心骨和頂梁柱,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政治功能,持續(xù)加強自身組織力建設,從而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更加過硬的素質能力,引領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4]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5]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八大以來重要文選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6]習近平.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萬眾一心??奪取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N].人民日報,2018-06-12.
[7]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黃小毅(1987—),男,四川營山人,單位為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
(責任編輯:御夫)
基金項目:遂寧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9年度市級社科研究課題“脫貧攻堅視域下遂寧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研究”(編號:SN19B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