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位于沅水河畔的黔城古鎮(zhèn)。
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和攝友乘車西行。汽車順著沿江公路疾馳,只見山勢突兀,一改洪江下游的丹霞丘陵地貌,沅水在高山峽谷間穿行,兩岸是另一番風(fēng)景。崇山峻嶺中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蔥蔥的翠竹,有數(shù)十萬畝之多。湖南五菱公司在上行5公里處的橫巖修建了一座水電站,于是高峽出平湖。此時一掃幾個月的連綿陰雨天氣,薄霧剛剛散去,陽光沖破云層灑向大地。碧綠的湖水倒映著青山翠竹,而翠竹掩映的山中不時露出由吊腳樓組成的村舍,真讓人賞心悅目。這段路程被許多人贊為最美麗的畫廊。
順這畫廊行駛24公里就到了黔城古鎮(zhèn)。它西臨潕水,南伴沅江,東、北兩面依山為屏,正所謂“黔陽治背倚名山,左挾金鰲,右持金斗,前臨赤寶蟋龍,沅潕匯流?!逼涞卣莻鹘y(tǒng)風(fēng)水中的“背山面水”“聚氣”之風(fēng)水寶地。古城的先民選址于此山環(huán)水抱的平疇之上,真是用心良苦。
2 張家老屋。
沿著江邊防洪大堤往西行走不遠,就到了沅水、潕水交匯處。水面泊著幾只漁舟,舟頂懶洋洋地立著幾只鸕鶿,對岸是小江村,好一派田園風(fēng)光,而江堤這面保護的就是青瓦白墻的黔城古鎮(zhèn)了。沿著江堤逆潕水而上北行不遠,便見一座巍峨的城樓,赤砂石的門樓保存較完整,這就是西門,民國時期改為中正門,門楣字為戴笠所書。黔城因扼沅江、潕水要塞,乃大西南之門戶,明清時已經(jīng)成為重要軍事城堡,城中原有五座城門,現(xiàn)僅存中正門。中正門再順著河堤西去,在城西香爐巖修建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的芙蓉樓,紀(jì)念被貶在此處的唐代詩人王昌齡。
進得中正門來,老街狹窄的街道全部是巨大的青石板鋪地。順著老街深巷,走在青石板路上,發(fā)出動聽的響聲。此時正是家家戶戶吃年庚飯的時候。說這年庚飯,它與年三十晚的團年飯不一樣,只見在中堂的神龕下擺放一張八仙桌,桌上擺有八碗菜,其中必須有這幾道:一道是青菜、豬肝炒大腸,代表的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幸福生活長長久久;一道是和菜,用鮮肉絲、胡蘿卜絲、冬筍絲加油發(fā)豆腐絲合炒而成,代表的是全家和睦;還有一道菜就是魚,代表的是年年有余。八仙桌三面分別擺放六杯酒,六小碗飯,六雙筷子擱在碗上。原來這年庚飯是先得請神仙和祖先享用的,而且年庚飯的剩菜剩飯,到年三十晚,是不許再吃的,只有到了新年才能吃,而且必須吃。這叫前年糧,表示年年有余的意總。這年庚飯,不僅是年三十團年飯的前奏,更重要的是在晨曦中,全家人一起祭祀祖先和神明,既有為過去的平安歲月對祖先和神明庇護的感恩,又有對新年的期許和祈禱。
3 古城南門城樓。
4 黔城出售自釀米酒的小酒坊。
5 清晨的古鎮(zhèn)老街。
1 古鎮(zhèn)人家。
中正門下一戶人家忙開了,家中的長者忙著在廚房準(zhǔn)備祭品,把公雞殺了拔毛,連同早已準(zhǔn)備的豬頭等放進燒開的滾水里蒸煮備用。接著在中堂寫上“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前,由長者負責(zé)點上香燭,擺上供品,一家人很隆重地鞠躬作揖,敬天地,拜祖宗,在為他們燒香燒紙上供品時要念念有詞,把他們的靈魂請回家,和家人一起團聚。然后在自家屋門前的老街邊上也放張桌椅,擺上供品,有豬頭、雄雞、魚、水果、點心、美酒等,他們一邊點燃香燭,一邊鳴響鞭炮,再點燃三炷香,畢恭畢敬地祭拜各路神仙,乞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全家福泰安康。
吃過年庚飯以后家家戶戶打開房門燃放鞭炮,張貼從集市上買回的春聯(lián),掛上火紅的燈籠。老街、白墻、青瓦,襯著家家戶戶門口的大紅對聯(lián)、燈籠,透著說不出的古韻古風(fēng)。
我在古鎮(zhèn)四處游玩,領(lǐng)略這里的熱鬧。不一會兒,來到了古鎮(zhèn)最美的南正街上。南正街為明清時黔陽縣府所在地,距今已有近700年歷史。南正街又名中山街,長217米,寬2.9米,青石板鋪就路面。這南正街的得名,還有一個典故:清道光十七年,龍光甸任黔陽知縣,其子龍啟瑞于道光二十一年高中狀元來黔城探父,當(dāng)?shù)剜l(xiāng)紳欲把衙門口街稱為狀元街,龍狀元認(rèn)為不妥,改稱南正街。雖然歷經(jīng)時間的磨損,但青石板、窨子屋、卷棚、馬頭墻、銅錢漏、祠堂、舊八字衙門門樓等古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見證著古鎮(zhèn)的滄桑輪回。流連徘徊于南正街上,不由想起了農(nóng)歷三月三在這里和當(dāng)?shù)鼐用襁^上巳節(jié)吃雞蛋聽?wèi)虻耐隆?p>
2 黔城鄭氏宗祠。如今古鎮(zhèn)保留著不少宗祠。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中國漢族及西南、西北、東南地區(qū)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古稱上巳節(jié)。相傳這一天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在湘西沅水流域一帶,則流行吃薺菜煮雞蛋。過去每逢這一天,家家戶戶來到郊外的田野采摘開花的薺菜,與雞蛋同煮。薺菜的諧音是“聚財”,雖是野菜,但營養(yǎng)豐富,雞蛋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卵磷脂和維生素A,這兩種搭配在一起,自然對身體很有好處。而離洪江不遠的黔城從前年開始,在上巳節(jié)這一天在南正老街?jǐn)[上百張八仙桌,數(shù)干人同食薺菜蛋,好不熱鬧。
3 街景,左邊是河神楊公廟。
此時還早,老街沒什么行人,卻見窄窄的街上擺上了一長溜方桌,望不見頭尾。側(cè)身行走于方桌間,過老街兩道拱門,只見內(nèi)外有兩座老宅,大門上高掛著巨大木匾,一為“張家老屋”,一為“小墨莊大院”。這是張國英和張國雄兩兄弟的祖?zhèn)骼衔?,兩位老人退休以后率先在古?zhèn)把老屋稍加維修,陳列很多古玩字畫,改成了私人博物館。當(dāng)年《恰同學(xué)少年》鏡頭里的長沙老街深巷,大多取之于南正街和張家老屋,這成了張國英老人驕傲的事。今天張國英老人身穿大紅唐裝,熱情地給客人端來茶水和泡姜。
4 游客在小墨莊大院前打卡拍照。
5 黔城南正街。
院子里兩個婦女忙著清洗從地里扯來的嫩生生、綠茵茵的薺菜,其中一個把薺菜編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據(jù)說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香。老人家只有幾歲的小孫女也沒閑著,在忙著提水。張家老屋的廚房熱氣騰騰,灶臺上的幾口大鍋煮滿了薺菜雞蛋,幫廚的婦女忙著添柴燒火,薺菜的清香彌漫著整個廚房又飄出窗外。這天活動所需的4000個薺菜蛋全都在這里煮熟,夠這幾個廚師忙乎的了,我不便過多打攪,拍了幾張照片就回到老街了。
上午的陽光淡淡地照著老街木板房,紅紅的對聯(lián)、燈籠被映照得更紅更亮了。這一溜長方桌已擺上了碗碟,老街坊們陸續(xù)走出院門,圍坐在一起。人越聚越多,大多是古鎮(zhèn)的居民,還有聞訊趕來的驢友和攝友,平常冷清的老街喧鬧起來。今年的活動由政府操辦,所以搞了一個開幕式,會場在古縣衙門口。難得的是今天一掃立春以來陰雨連綿的天氣,是春季第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真是風(fēng)和日麗,讓人心情舒暢。
1 古鎮(zhèn)一戶人家,四位老人圍坐一起打麻將。
2 南正街居住著不少老人。
剛到中午,100多張桌椅早就坐滿了人,還有更多的看熱鬧的游客把南正街?jǐn)D得水泄不通。主食是社飯,就是采摘地里的野生蒿菜,切碎、揉搓去苦水,用文火焙干,加工成細末狀,配以臘肉丁、豆腐干、黃豆、花生米、大蒜苗、野蔥,與浸泡后的糯米同蒸,即成了香香、綠綠、油油、糯糯的社飯。再加上當(dāng)?shù)靥厣〕跃G豆面、油炸春卷、一小碟腐乳、一碗腌菜湯,當(dāng)然少不了薺菜煮雞蛋。今天的這些小吃都是免費吃,敞開肚皮吃。只見老少街坊們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談天說地,熱鬧非凡。剝開薺菜蛋,一陣薺菜的芬芳撲鼻而來。先把蛋咬一個豁口,蘸上由腐乳和辣椒油調(diào)制的醬汁,細細嚼來,舌齒之間蕩漾著薺菜的香、腐乳的鮮、醬汁的辣,真是回味無窮,再喝上一碗新鮮的腌菜湯,嘿,神仙的日子也不過如此。
3 古鎮(zhèn)春節(jié)舞龍。
4 萬壽宮古戲臺漁鼓演唱。
我和一批攝友可顧不上吃這些美味,舉著相機到處找角度,尋亮點,抓場面,盯特寫,真是爬高又趴低,唯恐落下這熱鬧的場景,忙得不亦樂乎。
5 春天,泡桐花開時節(jié)的古城小巷。
修復(fù)后最宏大的建筑萬壽宮內(nèi)也有精彩的演出,在這里我聽到了久違的漁鼓。漁鼓,類似于花鼓,但比花鼓要長,在鼓的旁邊,還裝著一個小鑼,表演時,既可敲鑼,又能打鼓,還可以將漁鼓從架子上取下,背在腰間,用舞動的肢體語言增加節(jié)目的表現(xiàn)力。幾個身著火紅盛裝的女子,敲著漁鼓,將黔城古鎮(zhèn)的特色佳肴、玉液瓊漿,用形象的歌詞,娓娓說唱出來,其音婉轉(zhuǎn),其腔悠揚,真的很好聽。接著欣賞了一折由托口辰河彈腔劇團表演的傳統(tǒng)劇目《三擊掌》。只見臺上琴師四人,分別司職鼓、鐃鈸、二胡、月琴,曲聲奏起,回蕩在戲園子里。旦角、老生、小旦、生角等角色先后上場,他們唱、念、做、打十分投入,無論演技、服飾、臺風(fēng)等都很到位,臺下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在古城,我有幸認(rèn)識了陳志明先生。前幾年,當(dāng)洪江古商城旅游搞得風(fēng)生水起時,一批黔城民間人士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利用祖輩留下的宅院,開辦了博雅居、今月樓、然翔園、灶王宮、節(jié)孝祠等私人博物館,博雅居的玉器、金銀銅器,今月樓的碑廊、古玩收藏陶瓷器,小墨莊的字畫、書信、古籍,灶王宮的祭祀、賞石、收藏,節(jié)孝祠的祭祀、根藝、雕刻、字畫等都很有特點。陳志明先生就是節(jié)孝祠的老板,2007年他組織當(dāng)?shù)氐挠凶R之士于6月29日在萬壽宮的財神殿成立了黔城古城旅游文化開發(fā)研究會,會后第三天研究會鏟除了萬壽宮主殿牌樓上刷的石灰,精美青石板浮雕重見天日。因此而引起當(dāng)?shù)卣年P(guān)注,才撥出一筆資金維修了岌岌可危的萬壽宮。
這一家家私人博物館和那些歷經(jīng)干百年風(fēng)霜雨雪,沉淀了歷史記憶的的古跡成為小鎮(zhèn)最雅致、最厚重、最激蕩人心的點綴。
位置:黔城地處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區(qū),沅水河畔,距湘西鐵路樞紐懷化市40 公里,離洪江古商城24 公里?,F(xiàn)為洪江市市政府所在地。
特色小吃:鹵味(蛋、香干、雞爪等)、米豆腐、磨芋豆腐、米粉(圓的)、米面(河粉)、堿水面、酸蘿卜刀豆、各式泡菜、剁椒蘿卜條、鹽水泡姜、蟄根、桐葉粑粑等。
交通:包茂高速過黔城,自駕在洪江市口子下東行7公里即到。或者乘高鐵、鐵路到懷化市下。懷化去黔城非常方便,寬敞的一級公,每天有很多快巴從懷化高鐵南站附近的中心汽車站開出,只需40多分鐘車程。
住宿:高中低檔的各類旅館、招待所集中在古城外人民路,價格實惠。古鎮(zhèn)內(nèi)陸續(xù)開有多家民宿,自行收費,價格在10-15元/ 晚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