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出臺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意見中,首次提出“符合條件的京籍無房家庭子女可跨區(qū)租房入學”的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區(qū)房”炒賣降了降溫,讓不少無力購買高價學區(qū)房的京籍家庭家長看到了孩子進入“教育大區(qū)”接受義務教育的希望。但由于部分學校學位緊張,許多學校都實行“六年一學位”的政策,因此,提前“下手”租“學位房”成了部分家長面對這一政策所作出的反應。記者了解到,目前所謂的租“學位房”價格已經達到數十萬,但仍一房難求。
家長愿出50萬元
在海淀租房換學位
常年工作生活在北京亦莊的余女士,最近正在瘋狂聯系地產中介,想在海淀租下一套學區(qū)房,為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提前占得一個海淀的學位。她的計劃是,房子可以一下租個6年,但一定要先把寶貴的學位“占位費”交上,50萬元以內她都能接受。
為何要從現在起租房、打算一下租個6年?這也是她在對政策悉心研究后,縝密盤算里的一部分。
“我研究了一下,現在都是‘六年一學位’,海淀很早就開始實施這個政策了,也就是說一個學區(qū)房的學位,六年內只能用一次?!庇嗯拷忉屨f,她之所以計劃從現在開始就租房,就是考慮到這個政策,“你想啊,我如果從現在開始租房的話,6年后我孩子要上學,那就算這個學位此前用過也沒事,之后的6年我一直占著就可以了。”
“現在房子特別緊張,愿意租的很少。我已經做好交50萬元甚至更多的準備”。余女士口中所說的“50萬元”指的就是所謂的“學位占位費”,和中介口中所說的“租房就能上學,其實是房東‘出賣’了自己的學位,當然是要多收一筆錢的”,是一個意思。
對于這個計劃,余女士是算過賬的。“海淀的學區(qū)房我是買不起。但現在租房可以的話,我算過了,就算交個50萬元的占位費,再加上6年的租金,也只用100萬元左右。如果能租到一個不錯的學區(qū),很劃算”。
一房難求
記者采訪西城、東城、海淀、朝陽、豐臺等核心城區(qū)以及通州的房產中介機構發(fā)現,隨著租房入學政策和“六年一學位”政策的疊加效應,租房的學位占位費市場正在形成。一些教育資源優(yōu)質且緊俏的地區(qū),占位費的價格已經躥升到數十萬元。
海淀常年負責萬壽路學區(qū)的中介表示,雖然海淀學位很緊俏,但她和同事成功幫兩位客戶“租”到過學位,“我們學區(qū)一共就四所小學,有一所去年租到了,提前一次性交20萬元學位費,連租5年,后面就每個月5300元的租金,正常交”。附近一所中學的老師也注意到了學位費市場的形成?!拔疑磉吘陀幸话咐?,有一家在我們學校附近租了很久,也是為了孩子上學。今年房東要求必須交20萬元,要不然就不能再租了”。
雖然想租房的家長很多,但市場真實的狀態(tài)是一房難求。由于“六年一學位”政策,對于租售房都有同等限制之效,所以按中介的說法是,租了會影響賣,所以不少業(yè)主都不太愿意租?!坝腥碎_到50萬元,也不行。”一位馬姓女中介表示。
“占位費”也無法真的保障入學
即便交了占位費,就一定能保障入學嗎?記者調查發(fā)現,實際上這種“租學位”的方式存在風險,“占位費”也無法真的保障能入學。
“我們只能幫你協(xié)商學位能不能用,以及學位能不能讓你用,至于價錢你們自己私下協(xié)商,最終能不能上學,我們是不能保證的。因為其中影響因素也很多,包括你自己的資質,還有政策的變化,你自己心里也有個預期……”
而且“占位費”不能寫進租房合同。東城區(qū)一位中介解釋說,由于具體學位的“租用費”,是租戶與業(yè)主的私下商議,而他們唯一能保證的是,收取正常租房中介費用和租金,其它的無法保證,所以合同也不會把這部分內容寫入。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范辰律師認為,“學位費”如不能在合同里寫明,將面臨極大的法律風險。如果該學區(qū)房已有其他孩子在六年內登記上學,將面臨租戶的孩子無法如期上學的可能,同時也因未寫明“學位費”款項,面臨維權缺乏證據、退費困難的風險。
(摘自《北京青年報》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