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的大一新生邱崇臻畢業(yè)于洞口縣創(chuàng)新實驗學校。記者了解到,他的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考入大學,他都沒有因為家境貧困而學業(yè)受阻。從學校到國家,每年的獎學金、助學金資助他一路完成學業(yè),最終考入理想的大學,實現(xiàn)人生夢想,他希望“將來能夠用所學建設家鄉(xiāng),回報幫助過他的人”。
邵陽并不是富裕地區(qū),但當?shù)匕选安蛔屢粋€孩子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失學”的教育扶貧工程辦成了民生工程、更辦成了民心工程。2018年上學期,全市高中(含中職)助學金、免學費與學前幼兒入園補助三項,共資助學生(幼兒)16.42萬人次,資助金額1.58億元,空前的教育扶貧力度讓更多貧困學子圓夢。
9月的開學典禮上,邵陽市茶元頭小學的學生唱起校歌:“資江河畔,百里茶元,有我成長溫馨的搖籃,溪水潺潺,魚兒歡跳,春風化雨,桃李芬芳,令人神往。”
茶元頭學校校長余亮介紹,最近幾年來,市區(qū)兩級投資將近一千萬元,為學校新建了教學樓和少年宮,少年宮的藝術實踐工作坊,是學生們最愛的地方。手工課上,學生們跟著李鸚老師從學校附近的河灘撿來形態(tài)各異的鵝卵石,用彩色顏料在石頭上繪制圖案,拼貼成各式各樣的鵝卵石畫,裝點教室外的走廊,鵝卵石畫課程也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校長余亮將這個“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拍成小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記錄下了師生成長的點滴。
好的教育,要讓學生和老師享有幸福感和獲得感,在邵陽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肖玉葉看來,人民群眾滿意、師生幸福就是最好的民生答卷。幾年前,邵陽市的孩子擠著去大城市讀書,但是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孩子回到邵陽,家長們把孩子的未來交給邵陽教育,是信任,更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