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河彎過了九道灣,永和鎮(zhèn)大溪河的碧波潭就是其中一灣,而菊花石是大溪河中的一朵奇葩。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我來到了大溪河邊的永和鎮(zhèn)。大溪河緩緩而過,仿佛向我暗示著什么。我似乎聽到菊花石“花開”的聲音,那是一種生命的喜悅。我似乎看得見菊花石在河底踏歌起舞,傾注了自身的詩情畫意。
聞名中外的菊花石是天然的稀世珍品,其“花”蘊育礦藏,其主要成分為天青石與菱鍶礦。紋理清晰,形態(tài)酷似菊花,神態(tài)逼真、玉潔晶瑩、栩栩如生。大溪河底的菊花石取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憑著與生俱來的獨有氣質(zhì)征服了所有的人。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默默無聞的菊花石大放異彩。永和的工藝大師戴清升之絕創(chuàng)“映雪”“花瓶”“《梅、蘭、菊、竹》”屏風(fēng)參展,令世人刮目相看,拍案驚奇“河里石頭會開花”,菊花石工藝品獲得“稀世珍品金獎”,至今保存在聯(lián)合國博物館。
菊花石雕是我國三大石雕之一。瀏陽菊花石雕是國際市場的獨特工藝品,大溪河所產(chǎn)菊花石質(zhì)地細膩,花形千姿百態(tài),大自然賦予了人類珍貴的礦藏,人類用智慧創(chuàng)造了菊花石雕這一民間的行業(yè)。2003年,永和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了“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的稱號。
由于菊花石礦源較少,制作的工藝品極具收藏價值,因此與湘繡齊名。菊花石天然的“花”是菊花石雕之本,花有形態(tài),如蟹爪菊、竹葉菊、蒲葉菊、金錢菊等;還有單瓣重瓣,有全開、半吐之分,也有單蕊、雙蕊、三蕊與無蕊之分,花瓣能表現(xiàn)陰陽向背,疏密有致。
如今瀏大公路從永和的金盆村穿過,我期望瀏大公路給永和的鄉(xiāng)親帶來新的生機?!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后更無花。”瀏陽河里的菊花石將會因瀏大公路的貫通向世人展露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