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是學校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結合學校日常德育工作,從“四個一”(一歌、一會、一書、一活動)做起,主張學校德育工作從日常做起,以活動為載體,內(nèi)容具有層遞性,科學規(guī)范,形成系列。
關鍵詞:德陽市羅江區(qū)深雪堂初級中學校 "德育 ""新常態(tài)
立德樹人作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方略,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針對立德樹人這一時代命題,以農(nóng)村初中學校為例,每周學唱一首紅歌,每周上一節(jié)主題班會,每期閱讀一部經(jīng)典名著,每年開展一次“我當小導游”研究性實踐活動,簡稱“四個一”作為當前固有的常態(tài)來落實完成這份答卷。
一、每周學唱一首紅歌
紅歌不但歌詞優(yōu)美,而且一首紅歌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唱響紅歌傳承紅色基因,受到革命教育,在紅歌中汲取豐富的核心價值營養(yǎng),激勵著一代代人的成長。唱紅歌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有效方式。紅歌唱得人豪情萬丈,唱出人們的理想、信念。只有寓教于樂,把抽象的思想教育與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娛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中小學是基礎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礎。對學生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具有關鍵作用和重要影響。因此學校要求班班唱紅歌,人人唱紅歌,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廣大中小學校,應大力倡導開展唱紅歌活動,而且要有系列化。
(1)紅歌內(nèi)容:以初中學校為例,2017年下期紅歌系列如下:《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愛祖國的藍天》《紅旗飄飄》《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啊,親愛的媽媽》《邊疆的泉水清又純》《保衛(wèi)黃河》《英雄贊歌》《歌唱祖國》《嘀哩 "嘀哩》《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男兒當自強》《陽光總在風雨后》《愛拼才會贏》《步步高》
(二)開展形式與評價:
學校利用每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前、下午第一節(jié)課前進行五分鐘的唱歌,每班文藝委員組織學唱,每周唱一首歌曲。通過校園廣播在周一至周五的“每周一歌”欄目中反復播放該曲目,以便同學們學唱。以學校政教處為主導,各班班主任為主要負責人,將由校團委和年級組進行評比打分并計入班級量化考核。
二、每周上一節(jié)主題班會。
班會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開好班會,對學生成長意義重大,對學校德育工作意義亦然重大。因此,根據(jù)中學德育目標和內(nèi)容,建立一個能夠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和實際思想品德素質(zhì)提高,目標明確、內(nèi)容具體、層次遞進、形式多樣、形成序列,各種活動相互聯(lián)系、能夠充分發(fā)揮整體育德功能的科學全面的主題班會活動體系。
七年級側重于適應性教育、習慣養(yǎng)成教育、集體榮譽感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八年級進行生命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理解感恩教育、網(wǎng)絡安全教育;九年級進行理想前途教育、責任擔當教育以及考前心理調(diào)適。各種系列的主題班會活動能夠形成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
(一)主題班會序列",如七年級上期:1.初中生活我適應2. 固我國防我有責3. 日常行為我規(guī)范4. 中學守則我遵守5. 文明禮儀我行動6. 安全教育我記牢7. 誠實守信我為人8.愛校愛班我光榮
如八年級上期:1.我的初二我做主2.調(diào)節(jié)情緒我擅長3.律己待人我有度4.生活學習我自信5.孝敬父母我本心6.慈母心聲我理解7.尊老愛幼我傳承。
如九年級上期:1.人生理想我暢想2.初三生活我主宰3.良好習慣我來談4.鳳凰涅槃我覺悟5.青春萌動我正視6.勤學善思我有招7.低碳生活我呵護
(二)開展形式與評價
圍繞主題內(nèi)容,在班主任的指導下,以班級為單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而開展的自我教育活動。教研性的班會課要求錄像,由李靜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曬課,評獎。常規(guī)的班會課由政教處檢查。
三、每期閱讀一部經(jīng)典名著。
通過閱讀經(jīng)典名著,在燦爛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潛移默化的成為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勵學的謙謙君子,不僅可以增加智慧,開啟成功之門",還能修身養(yǎng)心,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及愛國情操。
(一)推薦閱讀書目(選讀)七年級《愛的教育》《居里夫人傳》《希臘神話》《動物農(nóng)場》《城南舊事》《八十天環(huán)游地》;八年級《吶喊》《名人傳》《追風箏的人》
《史鐵生散文》《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儒林外史》《人生》;九年級《簡·愛》《文化苦旅》《梵高傳》《蘇東坡傳》《論語譯注》《蘇菲的世界》。
(二)開展形式與評價
每周一下午第四節(jié)課5:00——5:40學生閱讀名著,伴有摘抄或筆記。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會”,在對話和碰撞中看到更多有思想的文字、聽到更多有思考的聲音。每期開展一次,交流內(nèi)容包括:這本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看過這本著作的感想(原創(chuàng)性)。優(yōu)秀讀書交流稿推薦到校報《翰林文學社》發(fā)表,同時班級評選閱讀之星。
四、每年開展一次 “我當小導游”研究性實踐活動。
1.讓學生了解羅江及白馬關風景名勝及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nèi)涵,豐富自己的知識,幫助學生樹立自豪感。
2.以“我當小導游”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 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增強同學間的友誼團結及凝聚力,著力打造班級團隊精神。
4. 培養(yǎng)學生珍惜自然資源,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深雪堂初中五年來,一直堅持從唱、說、讀、觀等多維度多視覺,“四個一”讓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暢談人生體會,以德載文寫書評,野外實踐愛科學,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
中小學是教育的基礎,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們還會不斷提高教師的育德能力,探索學校德育更多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