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官方微信公眾號日前刊登了一篇紀念文章,官方首次證實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那么,我國第三艘航母究竟長什么樣呢?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中國航母彈射技術的研制情況,這些技術一旦成熟,將會應用到未來的航母建造中。國內電磁彈射技術的帶頭人,海軍少將馬偉明院士的講話中,也透露出我國已經掌握了航母電磁彈射技術。他表示:“我們用了美國人1/5的時間就把電磁阻攔做完了?!庇纱丝梢?,我國跨越第一代的蒸汽彈射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可靠性高的國產電磁彈射技術有極大概率將首次應用在第三艘航母上。
第三艘航母使用電磁彈射系統,將在航母上安裝三到四部電磁彈射器,成倍提升第三艘航母的艦載機出動能力,大幅提升航空母艦的核心戰(zhàn)斗力;同時電磁彈射器的使用,將擴展艦載機使用種類,除了艦載戰(zhàn)斗機外,大型艦載隱身無人攻擊機、固定翼預警機等大型飛機,都可以在第三艘航母上投入應用,預計這將使得第三艘航母的綜合作戰(zhàn)能力,超過“遼寧艦”和第二艘航母的總和。
第三艘航母采用何種動力裝置,一直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國關于水上大功率船用核動力裝置的研制情況,并未對外公開披露,但根據民用船用核動力裝置研制情況和進度來看,我們正處于技術研制階段,從技術研制周期分析,成熟很可能在2025-2030年之間,而這與第三艘航母建造周期并不匹配。
此外,位于武漢的“航母樓”,作為航母科研攻關的一個“試驗場所”,多次成功“預言”了我國航母研發(fā)設計的一些細節(jié)情況。而從網絡上流傳的“航母樓”最新照片來看,“航母樓”的新艦島尺寸上仍然較大,保留了“煙囪”的設計空間,這似乎是表明第三艘航母大概率仍將采用常規(guī)動力。從動力和艦船噸位的匹配設計來看,第三艘航母排水量相比首艘國產航母不會有明顯的提升,預計將在65000噸-70000噸之間,稍小于美國常規(guī)動力航母“小鷹”號。預計其艦長超過310米,舷寬約為80米,吃水深度11米左右,預計其搭載各型艦載機數量超過50架,艦載機起降出動能力遠超前兩艘航母,它服役后,將成為中國海軍的核心作戰(zhàn)力量!
(據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