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太福音》第一章開篇記述了耶穌的族譜。值得注意的是在男權(quán)社會里從亞伯拉罕到耶穌竟然有五位女性的名字被重點提出。而這五位女性都曾有道德缺陷或者被誤認為有道德缺陷(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就是被誤解的一位),但她們依然能夠名正言順地被列入耶穌的族譜。這五位女性的人生各有其個性,也有她們的共性。本文將從結(jié)構(gòu)主義理論對她們命運的個性與共性進行分析:運用二元對立理論分析其中三位女性的個性;運用“U型結(jié)構(gòu)”理論分析她們五位命運的共性。
【關(guān)鍵詞】道德缺陷;救贖;U型結(jié)構(gòu)
【作者簡介】閆國清,河北師范大學。
引言
加拿大文學理論家弗萊提出的二元對立理論對于文學分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弗萊還在《偉大的代碼》(The Great Code)中指出:西方有很多文學作品的敘事模式都呈現(xiàn)“U型”,而整部圣經(jīng)就是一部典型的“U型結(jié)構(gòu)”的喜劇。“U型結(jié)構(gòu)”遵循“墮落--低谷--被拯救”這一模式。這也是以色列社會文化的一大特點,以色列人作為上帝的選民依靠上帝來解決他們在人生中遇到的難題。上帝在他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U型結(jié)構(gòu)”就是人隨從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觸犯了上帝,但上帝沒有徹底拋棄他們,而是拯救了他們。所以“人犯罪、墮落--被上帝拯救”這一模式也貫穿在以色列的文化習俗中。在耶穌的族譜中,被提到的五位女性無一例外符合這一模式。這是她們命運的共性。
本文第一部分將運用二元對立理論對他瑪、路得、巴示巴三位的個性進行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將從“U型結(jié)構(gòu)”這一視角對他瑪、喇合、路得、巴示巴以及瑪利亞五位女性之間的共性進行分析。
一、從二元對立視角分析他瑪、路得和巴示巴三位女性的個性
1.他瑪?shù)膫€性。對立元素:“他瑪?shù)恼x”與“猶大的不義”。創(chuàng)世紀第38章記載猶大為自己長子擇取迦南女子他瑪為妻,之后長子去世。按照寡婦內(nèi)嫁制的慣例,他瑪嫁給了猶大二子,隨后二子去世。猶大三子尚小,所以猶大令他瑪回其本家,等三子長大再迎娶他瑪。猶大其實就是想把他瑪打發(fā)走,并沒真心再迎娶他瑪之意。此處表現(xiàn)了猶大為人不義。
猶大三子長大,他瑪?shù)炔簧溪q大實現(xiàn)諾言。他瑪遂假扮妓女設(shè)計誘使猶大與自己發(fā)生關(guān)系。之后猶大知道他瑪假扮妓女的來龍去脈后,承認自己的不義,并為自己之前把他瑪遣回本家感到慚愧。猶大說:“她比我更有義,因為我沒有將她給我的兒子示拉?!豹q大肯定了他瑪?shù)恼x一面,因為他瑪假扮妓女與猶大結(jié)合,不僅給自己爭取了回歸夫家的權(quán)利,也為猶大生兒育女,為有大家族立嗣。這體現(xiàn)了他瑪?shù)恼x。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他瑪?shù)恼x”與“猶大的不義”形成鮮明的對比。
2.路得的個性。對立元素:“路得對婆婆拿俄米的真心”與“俄珥巴的虛情假意”?!堵返糜洝酚涊d拿俄米偕同丈夫以及兩個兒子寄居摩押躲避饑荒。兩個兒子都同當?shù)嘏咏Y(jié)了婚。而后拿俄米的丈夫、兩個兒子都死去。饑荒結(jié)束后,拿俄米要回故鄉(xiāng),并要求兩個兒媳俄珥巴和路得各回各家另謀佳婿。二人表示留戀,要同婆婆回故鄉(xiāng),盡自己兒媳的本分。拿俄米再次奉勸她們回去,俄珥巴這次真得離開了婆婆拿俄米,而路得卻執(zhí)意與婆婆回歸故里。路的如是說: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愿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通過路得這段話表明了路得對婆婆的真心。路得跟隨婆婆拿俄米的故居,最終在哪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與拿俄米的一位近親結(jié)婚生子,大衛(wèi)王便是出自路得的后代。這一節(jié)小故事說明了“路得對婆婆拿俄米的真心”與“俄珥巴的虛情假意”形成對比。
3.巴示巴的個性。對立元素:“巴示巴的背叛”與“烏利亞的忠心”。撒母耳記第11章記載時值王室征戰(zhàn)的季節(jié),大衛(wèi)王卻逗留王宮偶然瞥見烏利亞的妻子巴示巴洗澡,遂差人把巴示巴請來與其發(fā)生了關(guān)系。巴示巴隨后主動給大衛(wèi)回信說:“我懷了孕?!边@表明巴示巴對自己婚姻不忠。大衛(wèi)設(shè)計把烏利亞處死之后,巴示巴在喪期過后便即刻做了大衛(wèi)的妻子。顯而易見巴示巴背叛自己的丈夫烏利亞。
大衛(wèi)得知巴示巴懷孕的消息,便差遣烏利亞回家,并要求烏利亞與自己的妻子同房。但烏利亞忠于自己的國家,在戰(zhàn)事緊急的情況下他不尋求云雨之歡。沒有沒有懷疑自己的妻子會背叛自己,他還表現(xiàn)出一片忠君愛國的赤心。
綜上可以看出“巴示巴對婚姻的背叛”以及“烏利亞對婚姻對國家的忠心”。
4.他瑪、喇合、路得以及巴示巴四位女性之間共有的對立元素。對立元素:“異族人”與“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自認為是上帝的選民,他們排斥其他民族,他們不與其他民族通婚。亞伯拉罕娶的是他的妹妹撒拉,以撒娶的是他的表妹利百加。所以以色列的始祖已經(jīng)以身作則為他們立了榜樣不娶異族女子為妻。摩西法律也明文規(guī)定禁止以色列人與異族通婚。所以以色列人不能與異族女子通婚的事實是以律法的形式規(guī)定下來的。但是他瑪、喇合、路得以及巴示巴身份特殊,她們都是異族女子:他瑪是迦南人、喇合是耶利哥人、路得是摩押人、巴示巴是赫人。她們都不是猶太人,她們被猶太人成為外邦人(Gentile)。但是這些外邦人卻與猶太人結(jié)合,并被列入耶穌的族譜。這說明了上帝也接納外邦人。這里他瑪、喇合、路得以及巴示巴四位女性作為外邦人與上帝的選民猶太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并挑戰(zhàn)了他們不與外邦人通婚的信條。
二、從“U型結(jié)構(gòu)”的視角分析他瑪、喇合、路得、巴示巴以及瑪利亞五位女性之間的共性
1.他瑪。他瑪因喪夫而被猶大遣回本家,此時她的命運在走下坡路。之后她假扮妓女引誘自己的公公猶大與自己發(fā)生關(guān)系,這是亂倫,此時她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低谷,因為她不守婦道,道德上出現(xiàn)了污點。但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他瑪最后名正言順地進入了自己的夫家,最后還被列入耶穌的族譜。這事她的人生出現(xiàn)轉(zhuǎn)機,并且好運連連。她這一生體現(xiàn)了“U型結(jié)構(gòu)”的特征。
2.喇合。喇合是耶利哥地盤上一個妓女。這已經(jīng)表明她的命運已經(jīng)是在低谷,妓女都是為社會所不齒的。約書亞領(lǐng)導以色列人攻占耶利哥是以色列人攻占迦南的第一次戰(zhàn)斗。喇合在這次戰(zhàn)斗中功不可沒,因為她為以色列兩個信使提供了軍事情報,保護了兩個信使安全返回以色列軍營。以色列人在攻克耶利哥之后,保全了喇合全家,并允許喇合全家與以色列同居。喇合后來與撒門結(jié)婚,喇合被列入耶穌的族譜。通過此事件可以看出喇合的善行幫助了以色列,最終擺脫了妓女的命運。她的經(jīng)歷也符合“U型結(jié)構(gòu)”的特征。
3.路得。路得的丈夫死去,這是她的人生也開始了波折。后跟隨自己的婆婆拿俄米回到伯利恒,她在婆婆拿俄米的建議下深夜與拿俄米的一位近親波阿斯私會。這在常人看來是不道德的,此時路得的命運也算是到了人生的低谷。通過波阿斯一番周旋,路得最終名正言順、合情合理地嫁給了波阿斯。大衛(wèi)王是路得的后代,路得后來也被列入耶穌的族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路得的命運最終充滿了好運。這也是走的“U型結(jié)構(gòu)”的路子。
4.巴示巴。巴示巴與大衛(wèi)通奸,巴示巴在道德上也被蒙上了污點,她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她跟大衛(wèi)所生的第一個兒子被耶和華處死,此時巴示巴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而后她又懷孕,生了所羅門,所羅門后來繼承了大衛(wèi)的王位,巴示巴得到了安慰。此時幸運之神也眷顧了巴示巴。她的一生也符合“U型結(jié)構(gòu)”。
5.瑪利亞?,斃麃喤c上述四位不同,她沒有道德上的污點。瑪利亞是由圣靈懷孕,她的未婚夫約瑟夫?qū)Υ水a(chǎn)生了誤會,想秘密解除婚約。此時瑪利亞也遭受了挫折,自己本來無罪,卻被人誤解。天使向約瑟夫說明了瑪利亞的情況,約瑟夫才迎娶了瑪利亞?,斃麃喼匦芦@得了約瑟夫的信任,誤解被消除?,斃麃喫膬鹤颖闶且d?,斃麃嗊_到了人生巔峰?,斃麃喌慕?jīng)歷符合“U型結(jié)構(gòu)”的特征。
綜上所述,在以色列的社會文化中,“U型結(jié)構(gòu)”發(fā)揮著巨大作用,這與以色列的信仰密切相關(guān)。上述五位女性在自己的生命中都遭遇波折坎坷,但最終都以喜劇圓滿收場,獲得了上帝的救贖。這是她們命運的共性。
三、結(jié)語
耶穌的族譜中提到了五位女性,她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有自己的個性,同時她們的命運又有共性?!癠型結(jié)構(gòu)”是以色列文化社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位女性的命運也折射出了“U型結(jié)構(gòu)”的痕跡。
參考文獻:
[1]Beyond the Textual Gaps of Courtly Intrigues: The Story of Queen Bathsheba[J].Móricz, Nikolett. Lecto Difficilior,2017.
[2]魏路曼.《路得記》的女性主義解讀[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
[3]葉舒憲.《圣經(jīng)·路得記》綜合研究[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