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新聞作為新聞的一種類別,其語篇模式有著明顯的特征。本文選取了30篇中英新聞為語料,對比英漢科技新聞在語篇模式選擇上的傾向以及同種語篇模式的英漢新聞在結構上的異同,以期提高對其語篇模式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語篇模式;科技新聞;對比研究
【作者簡介】韓柳,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語言所構成的語篇是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因此英漢語篇的模式也會存在差異。本文從語篇模式的視角探析英漢科技新聞,試圖發(fā)現其語篇模式的異同,以期加深對英漢新聞語篇模式的理解。
二、語篇模式
Hoey將文本組織模式定義為“文本(部分文本)之間關系的構成”。篇章模式從整體上以宏觀的角度把握整個語篇。常見的語篇模式有:問題—解決模式,提問—回答模式,概括—具體模式,主張—反主張模式及匹配比較模式。
三、英漢科技新聞的對比
本文從《人民網》和VOA中分別隨機抽取科技新聞報道各15篇,共30篇作為研究語料。筆者將具體探討以下兩個研究問題:(1) 英漢科技新聞傾向于使用何種語篇模式?(2) 同種語篇模式的英漢科技新聞在結構方面有什么異同?
1.英漢新聞語篇模式類型統(tǒng)計與分析。筆者將選取的共30篇英漢科技新聞報道進行語篇模式分析。下表是英漢科技新聞中各類語篇模式的數量以及所占比例:
結論:(1)中文新聞中提問—回答模式和概括—具體模式所占的比例最高,而在英語新聞中,問題—解決和概括—具體模式是比例最高的語篇模式。(2)中文新聞中“其他”一欄的數據要大于英語新聞,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示中文新聞采用語篇模式更加豐富。
2.同種語篇模式的英漢新聞結構對比研究。本文選取了英漢科技新聞中出現頻次較高的一組語篇模式,即問題—解決模式的新聞進行對比研究。
問題解決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情景—問題—反應—評價(結果) 。情景是為問題的提出進行鋪墊,問題則是直接用簡短的語句進行描述;隨后給出反應,即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評價這種解決方案的有效性,或者是產生的結果。
例1:(1)“小黑匣子打開指紋密碼智能鎖”的消息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關注?!?)不少消費者表示不敢購買智能鎖了……(3)消費者應該選擇大品牌,舊品牌鎖……(4)智能門鎖的安全性是高于傳統(tǒng)門鎖的。
例2:(1)Many credit cards have magnetic strips, so they can be used on older card readers.(2) that’s compromise. … (3) Now their task may become easier with a device called the Skim Reaper… (4) The device consists of an electronic card … (5) so that even untrained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can use it on a daily basis.
從上表中可以得出:1.在中文新聞中,“情景”部分所占比例最大,在英文新聞中,情景所占比例較小。2.中文新聞中“問題”和“反應”使用的篇幅較小,而在英文新聞中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是最濃墨重彩的部分。
四、討論與總結
研究發(fā)現英漢科技新聞都有其所偏好的語篇模式。中英科技新聞中最常采用提問—回答模式,而英文科技新聞偏好采用問題—解決模式。中國人以問句的形式提出問題可能更加委婉,而美國人更加直接,直接點明問題所在。在語篇模式中英文新聞結構的對比研究中發(fā)現,中英文新聞在不同環(huán)節(jié)和部分所使用的篇幅有所差異,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偟膩碚f,中文在“情景”鋪墊或者是導入部分上使用篇幅較多,這點比較符合中國人“曲線,曲回”的思維模式特征,而英文新聞則更多的是直接切入主題。通過對英漢科技新聞語篇模式的對比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英科技新聞語篇模式的特征,對英漢科技新聞的寫作也有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Hoey M.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2]曹盛華.英漢語言對比與中西文化差異探究[M].2015.
[3]徐欣,苗興偉.英漢語篇“假設 - 真實”模式對比研究[J].外語學刊,2011(6).
[4]楊玉晨.英漢學術論文開頭段語篇模式和思維模式的對比分析[J].外語教學,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