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愛迪生
【勤學故事】
懷素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他小時候就對書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家境貧困買不起紙張,他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寫完一遍后,抹去墨跡再重新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太光滑,不吸墨,就開辟了一塊荒地,種植了許多芭蕉樹。芭蕉葉長大后,他每天摘下芭蕉葉,鋪在桌上,用來寫字。他寫好一張后,就釘在墻上,認真進行對比,看看哪里寫得好,哪里寫得不好,從中找出改進的方法。直到墨干以后,他才把芭蕉葉取下來,放在空屋里。時間長了,懷素使用過的芭蕉葉竟堆滿了一屋。
由于懷素不分白天黑夜地練字,老芭蕉葉很快就摘光了,新芭蕉葉還沒有長大,他舍不得摘,于是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直接在鮮葉上書寫。夏天,似火的驕陽曬得他如坐在蒸籠里一樣,汗流浹背;冬天,刺骨的寒風凍得他皮膚干裂,十指麻木。但懷素毫不在意,總是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外一處,心中有說不出的舒暢。他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舍不得扔掉,把它們堆在一起埋起來,稱為“筆?!薄?/p>
懷素勤奮練字,但不是機械地練習,他非常善于思考、體會。有一次,他的老師對他說:“我的老師張長史曾對我說‘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我時常琢磨這句話的含義,現(xiàn)在終于有所領悟:那隨風轉動、漂浮的蓬草正如一種草書的筆法;風卷起細沙在空中飄舞,正如草書變動不居的氣勢?!?/p>
懷素聽了這些話,沉默了很長時間。突然,他連叫了十幾聲“明白了”。是啊,懷素的確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他也曾觀察過那夏日的云彩,其形狀隨風變化、形態(tài)各異。他把這些記在心里,慢慢琢磨,感到這夏云與草書的表達有一種說不出的密切關系。后來,懷素把自己的體會運用到書法中,從此,他的書法作品更加飄逸,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非常有理】
一片片寫滿字的芭蕉葉,一支支用壞的毛筆,見證了懷素成為一代書法大師的艱辛歷程。在學習時,我們也可以從興趣入手,但是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勤學苦練、善于思考,才能有所收獲。
【笑園日記】
小虎剛上一年級,常在小黑板上涂涂寫寫。一天,爸爸問他:“小虎,‘爸爸、舅舅’這幾個字會寫嗎?”小虎想了想,然后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寫下“88、99”。
親愛的QQ糖們,你還知道其他人的勤學故事嗎?或者你在學習、生活中,有什么難忘的勤學故事?說一說,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