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創(chuàng)作中,相對中堂、立軸等大幅作品,冊頁是毫不起眼的小品。冊頁顧名思義,是將畫幅裝裱成一頁一頁,猶如書本可左右或上下翻閱。冊頁因畫身不大,亦稱“小品”或“冊頁”“頁冊”。從古至今,許多收藏家鐘愛冊頁的程度比大幅作品毫不遜色,有的甚至更受推崇。
冊頁是書畫作品特有的裝裱形式,它的典雅和審美效果的豐富性,遠比獨幅作品引入入勝。據(jù)史料記載,最晚從宋代末期開始,書畫作品以冊頁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已經(jīng)非常流行,因為冊頁它尺寸小,裝訂考究,便于瀏覽、攜帶和收藏。因此,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立刻得到了藏家的鐘愛,成為古代收藏家案頭把玩和欣賞的重要之物。藏家如此,書畫家對冊頁的這種特殊的藝術(shù)形式也同樣欣賞。若由不同作者在同本冊頁中創(chuàng)作,彼此間會各擅其長,競相斗艷,別具一格;因其展賞方式的多樣性,所以它在玩賞、收藏和增值上的潛力與其它他形制的書畫相比,略勝一籌。
據(jù)了解,20世紀30年代,畫家齊白石在其作品中明確提出,中堂、條幅等大幅作品每平尺售價5元,而冊頁每平尺8元,遠高于其他形式的大幅作品。從潤格費中可以看出,對于書畫家來說,冊頁創(chuàng)作并不比大幅作品來的容易和簡單,也許正是由于它尺幅小,才更需要書畫家花費精力去設(shè)計和構(gòu)思,盡力將畫面最重要、最精美、最亮麗的部分凸顯出來,以達到英尺之間引入入勝的藝術(shù)效果,難怪千百年來凝聚書畫家的精品冊頁一直受到藏家的鐘愛和推崇!
最近的拍賣市場上,冊頁的成交也屢屢創(chuàng)出天價。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各類冊頁上拍數(shù)量以數(shù)萬件計算。其中2011年成交的傅抱石《毛主席詩詞》8開冊頁,以2.3億元成交,位居書畫冊頁成交價的榜首。2018年6月25日晚,上海嘉禾2018春拍“《禾風(fēng)》中國書畫”夜場,齊白石《花卉冊頁》以500萬元落槌,加上傭金最終以575萬元成交。2018年06月18日晚,中國嘉德2018春拍“大觀一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在嘉德藝術(shù)中心舉槌。其中,錢維城《花卉冊頁》以180萬元起拍,580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6670萬元成交。
從歷年的成交價看,超過千萬元的比比皆是,冊頁將成為中國書畫市場上不可忽視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