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語言精練、立意含蓄、意境高遠,同時富有節(jié)奏和音樂感。古詩詞與藝術歌曲相結合,正是傳統(tǒng)經典文化和高雅藝術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更為深入地認識古詩詞藝術的審美價值以便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當前聲樂愛好者演唱實踐的需求,更是提高其音樂素養(yǎng)、補充人文思想、完善演唱能力、改善演唱效果的新方法。
關鍵詞: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
作為中國聲樂作品中一顆絢爛的明珠,古詩詞藝術歌曲能深刻表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特有的意境和獨到的哲學理念。它把中國的古典詩詞與藝術歌曲題材相聯(lián)絡形成一種新的聲樂體裁。它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歌詞部分全數(shù)來源于古典詩詞。中國的古詩詞流傳千古,作為文學作品中的奇葩,其影響力量最大、影響范圍最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漢唐詩歌亦或宋詞元曲,它們都聯(lián)系了優(yōu)秀詩歌與完美音樂,蘊含著豐富的思想美學,具有文雅的氣質。就音樂的創(chuàng)作而言,古詩詞引發(fā)了無數(shù)作曲家的靈感,從而創(chuàng)作了長盛不息的歲月經典。
(一)注重情感把握
古詩詞作品需要對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詩意,并研究作曲家音樂手法, 這樣才能更加從容的理解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歌曲本身的意韻。 在演唱《如夢令》這首作品之前,首先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 《如夢令》是李清照前期創(chuàng)作的,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 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基礎,而這首《如夢令》正好是前期的創(chuàng)作作品,所以演唱時,要站在是詩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表達感情。 演唱這首作品時,要擁有一顆安逸委婉,抒發(fā)對大自然景色游亭醉景的陶醉之情和本人豪放瀟灑的風姿, 最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同時因為主人翁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tǒng)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 所以這首作品,以女性演唱能夠更容易把握婉約的情感和韻味。
(二)注重語言的把握
在聲樂演唱中清晰的咬文吐字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把字咬正有助于口型、共鳴和氣息的控制,正所謂的字正腔圓。為了提高整個歌曲的品質,每一個字幕都很講究,一定要咬住字頭,字腹延長,字尾歸韻。 如果歸韻沒有歸好,就容易聽成另一個字,那么可能因為一字之差,不僅不利于聲音的統(tǒng)一性,而且還影響作品的表達的意蘊。《如夢令 》這首詞雖然短小 ,但每個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之前我們可以大聲地朗誦有助于演唱的咬字,比如說在文中的第一個?!癱hang”字,把字頭“ch”咬住,“ang”后鼻音一定要歸韻 ,避免使觀眾聽成 “潮 ”。 溪亭的“ting”,很多人誤發(fā)聲為 “tin”,要快速咬住字頭 ,字腹 “in”口型不變,要適當?shù)难娱L保持住這個元音,最后在歸韻與“g”。 誤入藕花的“hua”一定要緊咬住字頭“h”,口型不變,保持圓潤,字尾“a”歸韻時微微松弛打開。這個“花”字的字頭很重要,如果字頭沒有要住的話,很多人誤唱成“wa”。 由此可以看來 ,唱清楚每一個字 ,以防影響整首曲子的意蘊和內涵。演唱古詩詞是不僅要做到字正腔圓,語氣上要符合古詩詞“吟誦”的特點,唱嘆結合,既要保持字與字之間的連貫,又要做到抑揚頓挫,這樣才容易把握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特點與精髓,慢慢體現(xiàn)歌曲的韻味。
(三)氣息及其他技巧的要求
在古詩詞歌曲一般看似簡短,要想把古詩詞作品獨特的韻味流暢的表達出來, 這對演唱者的氣息控制能力要求很高的。在《如夢令》中,“日暮”的“日”一個字就要唱夠四拍,而且在短短的四拍中有兩處切分節(jié)奏,演唱時不能因為切分節(jié)奏的出現(xiàn)而破壞了作品的線條連貫性,為了表達作品的意蘊和情景,同時這個字起音要弱唱。所以在作品中的一個微小“日”字就能體現(xiàn)氣息的控制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民族聲樂中潤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潤腔最為常見的形式就是裝飾音,裝飾音一般有滑音、前后倚音、顫音、波音等。在演唱《如夢令》時,在每一句的結尾都加上滑音或顫音,原本譜面上是沒有潤腔的標記,現(xiàn)在加入潤腔的處理,聽起來特別像古琴的聲音,更加能體現(xiàn)詩詞的韻味和意境。在演唱“常記”的記,“溪亭”的亭“日暮”的暮,演唱時都要加上下滑音,聽起來更有彈琴作詩吟誦的意境,怡然的心情。潤腔的使用能夠更加豐富歌曲的色彩和韻味。在演唱之前一定要做好對歌曲的了解和認識工作,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再創(chuàng),表達和演唱出自己獨特的感情和風格。
(四)鋼琴伴奏的重要性
絕大部分古詩詞藝術歌曲作品的鋼琴伴奏都是有前奏的。前奏可以描繪詩人所處的意境、渲染音樂想要表達的氣氛、調動舞臺實踐者的情緒,表達作曲家的內心和詩作的內涵,更能夠在音高、節(jié)奏、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方面給予演唱者暗示、推動和幫助。這首歌的音樂和伴奏是融為一體的, 若想更加投入作者的感情,就要學會聆聽和享受伴奏的帶入的氛圍,作品的前奏輕盈簡單明了,已進入作品就要陶醉在尋找溪亭的回憶之情。這首作品是相同的歌詞和旋律分為兩段,但是伴奏織體和旋律情感色彩是不同的。第一段伴奏織體比較輕盈流動,表達了暢游溪亭,純潔天真,卓爾不群的情趣;第二段的伴奏織體豐富了許多,表現(xiàn)出豪放瀟灑的風姿,活潑開朗的性格。
(五)小結
對于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意韻的表達,不僅需要高超的演唱技術,而且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學修養(yǎng),并研究品味作曲家對音樂的表現(xiàn)和處理, 真正理解作者內心的情感。再加上中國傳統(tǒng)的潤強的使用,同時演唱時要與伴奏融為一體,更加能展現(xiàn)作品的獨特韻味與風格。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中國聲樂藝術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露著中華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蘊,演唱這類歌曲不僅提升自己的氣質和內涵,同時也傳承者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精神。
參考文獻:
[1]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概念問題[J].郝建紅.黃河之聲.
[2]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丁珺.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3]淺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古代衍變與近代發(fā)展[J].蔣鳴.音樂創(chuàng)作.
作者簡介:秦小芹,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碩士在讀,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yè) 研究方向: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