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染性角膜炎至今都是常見的致盲眼病,在臨床上,規(guī)范化的治療方式和手段往往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益,同時為患者的眼部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本課題筆者主要從當前感染性角膜炎的藥物治療入手來進行分析探究,為更好的提升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感染;角膜炎;藥物治療
各種因素導致的角膜炎癥反應統(tǒng)稱為角膜炎(keratitis)。是眼科常見疾病之一,也是我國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角膜位于眼球最前面,直接與外界接觸,易受到微生物、外傷及理化刺激因素的損害而發(fā)生炎癥。臨床上表現(xiàn)為疼痛、畏光和流淚、異物感等刺激癥狀及明顯的視力減退。眼科檢查視病情輕重可見角膜光澤消失、透明度減低、潰瘍形成等。嚴重者可繼發(fā)角膜穿孔、眼內(nèi)感染甚至失明。目前臨床上多按致病原因?qū)⒔悄ぱ追譃楦腥拘?、免疫性、營養(yǎng)不良性、神經(jīng)麻痹性和暴露性等。感染性角膜炎多發(fā)生于角膜中央?yún)^(qū),而免疫性角膜病易發(fā)生于角膜周邊部。臨床上常見的感染性角膜炎有細菌性角膜炎,為細菌感染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由致病真菌引起;。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由單皰病毒引起;其次為帶狀皰疹角膜炎、牛痘苗性角膜炎及由腺病毒引起的點狀角膜炎;還有沙眼病毒引起的角膜炎。
1、氟喹諾酮類抗生素
在臨床上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往往具有良好的抗生素效果和作用,同時其抗菌譜較廣,眼部的組織穿透性能較高,在臨床上往往副作用也較少,在上世紀末開始應用到臨床的角膜炎的治療過程中,在最近幾年的使用頻率顯著的提升,但是由于這種藥物在臨床的使用過程中耐藥性不斷的提升,使用的效率以及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顯著的下降。從本世紀初期的研究分析來看,鏈球菌耐藥性提升了50%以上,葡萄球菌耐藥性提升了18.6%。在當前耐藥性不斷提升的基礎之上,相關的醫(yī)療人員建議在實際的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療過程中,應當避免單一的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1]
環(huán)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藥性在最近的研究過程中也有所提升,但是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如果能夠?qū)h(huán)丙沙星以及氧氟沙星藥物聯(lián)合使用,則能夠達到良好的作用效果,同時兩者治療感染性角膜炎的效果往往也相似。體外藥敏性試驗表明,曲伐沙星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顯著的低于環(huán)丙沙星以及氧氟沙星,對于表皮葡萄球菌來說也是如此,因此在臨床上采用全身性曲伐沙星治療,往往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同時靜脈滴注劑型制成的眼藥水治療細菌感染性角膜炎也能夠達到良好的作用,而且通過局部滴眼藥水治療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對患者肝臟的毒性。
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目前在臨床上逐步的推廣到了全身的應用,體外抑菌試驗顯示,加替沙星以及莫西沙星對于多數(shù)的細菌的敏感性相比于其他三代的氟喹諾酮類藥物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對于耐藥金葡菌來說,第四代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往往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二者在抑菌作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莫西沙星對于耐藥性的金葡菌來說其實際的抑菌效果要顯著的低于加替沙星。[3-4]
目前學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依然首選第二三代的氟喹諾酮類藥物來進行治療,一方面其成本較低,性價比較高,同時其還能夠針對多種細菌有效,用于感染性角膜炎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5]
2、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臨床上一種常規(guī)的藥物,其代表為慶大霉素以及妥布霉素,在臨床治療感染性角膜炎的效果上,慶大霉素對于鏈球菌屬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在不斷的提升,導致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顯著的降低,同時妥布霉素對于鏈球菌的敏感性也顯著下降,但是對于銅綠假單胞菌依然存在良好的抑制效果。[7-9]
氯霉素在上世紀末得到廣泛的使用,但是后來隨著長期的使用造成大部分細菌對其耐藥性的增強,從最近幾年的研究來看,氯霉素的耐藥性顯著提升了超過50%以上,傳統(tǒng)藥物在治療感染性角膜炎方面的效果顯著的下降。
通過對細菌抗生素的分析來看,抗生素治療感染性角膜炎的實際效果是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的,因此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醫(yī)生需要針對病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的分析,進行指導性的用藥等,同時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進行藥物敏感性的測試以及患者實際治療效果的分析等,對于一些不敏感的抗生素治療方式來說應當在最短時間內(nèi)進行藥敏試驗,同時選擇最佳的用藥方案。[11-14]
3、抗真菌藥物的治療分析
3.1納他霉素
納他霉素又稱為匹馬霉素,不僅能夠抑制真菌,還能防止真菌毒素的產(chǎn)生。但是其在臨床上往往溶解性較低,成本價格較高,因此在臨床上用于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療并不常見。[10]
3.2兩性霉素B
兩性霉素B(Amphotericin B),為多烯類抗真菌抗生素。是從鏈霉菌(Streptomycesnodosus)的培養(yǎng)液中分離而得的一類多烯類抗真菌藥。兩性霉素B為多烯類抗真菌抗生素,通過影響細胞膜通透性發(fā)揮抑制真菌生長的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嚴重的深部真菌引起的內(nèi)臟或全身感染。針對感染性角膜炎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13-16]成人常用量開始靜脈滴注時可先試從 1一 5mg或按體重每次0.02— 0.1mg/kg給藥,以后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每日或隔日增加 5mg,當增加至每次0.5— 0.7mg/kg時即可暫停增加劑量。最高單次劑量按體重不超過 1mg/kg,每日或隔 1一 2日給藥一次,總累積量 1.5— 3.0g,療程 1一 3月。一般來說在臨床上對于敏感性真菌來說應當盡可能采用小劑量來進行治療,同時加大治療的周期,通過上述治療方式能夠達到治療效果并且最大可能降低實際的副反應現(xiàn)象。[17]
3.3 克霉唑
克霉唑?qū)Χ喾N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較好抗菌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合成,以及影響其代謝過程??嗣惯蚓邚V譜抗真菌活性,對表皮癬菌、毛發(fā)癬菌、曲菌、著色真菌、隱球菌屬和念珠菌屬均有較好抗菌作用,對申克氏孢子絲菌、[18]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屬、組織漿胞菌屬等也有一定抗菌活性??嗣惯蚯?、某些暗色孢科、毛霉菌屬等作用差。在臨床分析過程中,其主要是通過干擾真菌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來達到抑制真菌的作用,其在長期的用藥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達到治療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效果,但是如果過度的使用往往會對患者的角膜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存在副反應現(xiàn)象。[19]
4、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為一種合成的嘌呤核苷類似物。主要用于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各種感染,可用于初發(fā)或復發(fā)性皮膚、粘膜,外生殖器感染及免疫缺陷者發(fā)生的HSV感染。為治療HSV腦炎的首選藥物,減少發(fā)病率及降低死亡率均優(yōu)于阿糖腺苷。還可用于帶狀皰疹,EB病毒,及免疫缺陷者并發(fā)水痘等感染。局部僅用于皮膚,阿昔洛韋的皮膚吸收較少。
在臨床上角膜穿透性較低,防水濃度不高,因此實際的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如果臨床上通過增加劑量方式則能夠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治療效果。
5、結(jié)語
針對感染性角膜炎,在臨床上主要分為細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針對不同的感染情況,應當選擇恰當?shù)乃幬锛爸委煼绞絹磉M行,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培養(yǎng)個人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隨時注意清潔,常用肥皂洗手,并保持干燥,避免用手揉眼睛。通過良好的個人習慣來有效的避免感染性角膜炎的發(fā)生等,一旦出現(xiàn)感染性角膜炎癥狀,則應當?shù)谝粫r間到醫(yī)院進行檢查,進而根據(jù)實際的病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20]
參考文獻:
[1]王百祥.局部點眼和球結(jié)膜下注射與角膜基質(zhì)內(nèi)注射抗真菌藥物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療效比較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2):70-71.
[2]商旭敏,吳護平,王燊,劉昭升,董諾,林志榮,羅順榮,謝智文.2006年至2015年角膜移植手術適應癥及手術方式變化趨勢的研究[J].中華眼科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7,7(06):257-262.
[3]劉晶,白浪,蘇亞茹,于健,孟婷,陳敏婷.不同濃度肽聚糖對角膜上皮細胞Toll樣受體(TLR)2和TLR4表達的影響[J].眼科新進展,2017,37(08):705-708.
[4]張坤,侯曉映,周奇鳴,陳桂文,呂云凱.結(jié)膜瓣遮蓋聯(lián)合潰瘍清創(chuàng)治療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2):2779-2782.
[5]趙楠楠,王立濤,金靖,周清,羅平.2004-2014年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599例真菌性角膜炎臨床分析[J].眼科,2017,26(01):49-51.
[6]武烜,段世英,張菲菲,崔思宇,劉儀,楊成鋼.空中乘務員感染性角膜炎與佩戴角膜接觸鏡的相關性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6,31(04):19-21.
[7]張苗苗.角膜潰瘍清創(chuàng)術聯(lián)合抗真菌藥物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14):115+117.
[8]Madan P Upadhyay,Muthiah Srinivasan,John P Whitcher,石磊.微生物性角膜炎的診斷和治療[J].實用防盲技術,2015,10(03):93-96+140.
[9]胡曙輝,林素瓊,陳海英,陳志麗,潘文杰.氟康唑聯(lián)合克霉唑藥膜治療角膜外傷后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1):2474-2475+2515.
[10]李韻秋,李靜,王夢雅,李從心,李素霞,史偉云,王婷.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術后角膜感染診斷與治療回顧[J].臨床眼科雜志,2015,23(02):112-115.
[11]曾波,周雄,周和政,何秀梅.羊膜移植聯(lián)合淚道栓對神經(jīng)麻痹性角膜炎淚膜及愈合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4,28(06):564-566+592.
[12]張瑞芳,毛向明,魚艷蓉.董志塬地區(qū)眼部細菌性炎癥的菌屬分布及其抗生素應用的相關性分析[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14,35(02):139-141.
[13]冉露尹,劉平,馬成霞,王艷青,郭艷萍.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患者感染性角膜炎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09):2270-2272.
[14]植玉婷,孫濤,黃勇志,顏魯寧,佘嘯.272例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原因的調(diào)查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14,22(01):28-31.
[15]鄒文進,梁海明,黃海.1%環(huán)孢霉素滴眼液聯(lián)合0.02%洗必泰滴眼液治療棘阿米巴角膜炎(附1例報告)[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1(01):142-143.
[16]翁春瑜,洪彬.重組人干擾素聯(lián)合無環(huán)鳥苷滴眼液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預防復發(fā)作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01):76-77.
[17]林虓.更昔洛韋滴眼液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0): 2324.
[18]孫莉,陳蔚.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后并發(fā)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特點及治療[J].眼科,2013,22(03): 161-164.
[19]劉麗梅,史偉云,王婷,高華.2004至2011年感染性角膜炎行角膜移植手術的適應證及手術方式變化趨勢的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13,21(01):1-4.
[20]李斌輝,靳光明,趙曉靜,陳艾明,朱星梅,李勤.真菌性角膜炎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02): 306-308.
作者簡介:胡彩霞,1980-,女,壯族,廣西南寧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眼科疾病診斷及治療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