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教科書是歷史知識學習的重要工具,對高中生而言更是高考命題的至關重要的基礎。新課程改革以來,高考命題越來越多地能重于研究歷史這門課程的教育功能,并強調了對歷史學科及其學習價值的綜合利用。本文分析了高考歷史命題與教科書之閶的關系,并探討了未來高考命題的主流方向發(fā)展趨勢問題,對高考命題與歷史教科書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考命題 歷史教科書 依存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的教育體系也進一步優(yōu)化創(chuàng)新,高考歷史命題也越來越多地擺脫了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而以往所有這些都以教科書為基礎,將歷史上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轉換為考查學生的歷史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在命題中全面結合時事熱點問題,確定了新的問題,擴大了考試范圍,要求學生能從不同角度對歷史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的目的是探討深入高中歷史教學與高考命題間的依存關系,以便為歷史教學提供一定的意見與建議。
一、高考命題的發(fā)展趨勢
近幾年來,高考歷史命題不再僅僅依賴教科書,但這并不意味著高考題目與歷史教科書完全分開。雖然從理論上說,歷史教科書不是唯一的學習材料,但實際上教科書仍是知識體系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教科書,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歷史教科書的重點反映了規(guī)定歷史課程的主要形式。在實際教育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以教科書為基礎的,教師也必須依托教科書中作為主要的教學媒介開展教育活動。如此分析可以看出,正在利用的歷史課本仍然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教師的輔助工具,這就要求對教科書進行文字表述,并注意教科書在教師活動中的作用。如果高考命題完全脫離教科書,就有可能使教學和學習處于尷尬的境地。
教科書與高考命題之間的直接關系始終是一個很熱門的問題,自1950年以來,這是一個集中的基礎教育管理模式,同時也產生了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導致中歷史教科書中出現(xiàn)單調無味的內容,這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引入,教科書中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主要是在以前的版本中提出的,而教科書的一些版本則以傳統(tǒng)知識為基礎。盡管新的課程改革目前正在進行多標準的改革,但在傳統(tǒng)教學文化中根深蒂固標準尚未使在實踐中擺脫教材為主的慣性觀念。大多數(shù)學校都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導向,甚至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然而,當創(chuàng)新理論仍然維持形式主義時,實踐中的教學仍然不變。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運用教科書內容所占比例過高,十分重視對學生對教科書基礎的基本知識的研究,因而對教學任務目標缺乏準確性理解、目標不明確,仍然遵循傳統(tǒng)課程的標準和規(guī)格,以此探究考試命題。
二、高考命題與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依存關系
雖然從理論上講,教科書不是僅有的學習資源,但畢竟是對課程標準的具體解釋。由于教科書仍然是教學的基礎,而且是學生學習考試的依據(jù),因此,無論是什么類型的考試,教科書的作用都不能被低估,教科書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中國傳統(tǒng)教學是以教材的形式為基礎的學習,它以教材的文字作為長期歷史發(fā)展進程一部分的課堂教育理念為基礎,因而考試題目不會完全脫離歷史教科書,也不可能要求不使用教科書,歷史是一個客觀的現(xiàn)實,不能想象。教科書作者基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也許已經(jīng)針對具體歷史提出了新的證據(jù),但教科書中描述的絕大多數(shù)記錄必須是可信的,因此,教學和學習必須優(yōu)先重視對教科書內容的理解。
高考試題一般以學生普遍學習水平為根據(jù),不能指望學生掌握超出教科書的歷史內容,因此,他們不能將超出大綱的歷史內容用作所有入學水平的考查依據(jù)。此外,對客觀事實的歷史分析是高考命題的主要結構,在不同角度上思考的人的觀點自然不同,而且關于歷史教科書的許多爭端都是由此產生的。新的教科書選擇了部分角度來擴大教學的范圍,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承認一些社會大眾認可的歷史知識,因而教科書就是歷史分析的關鍵。此外,歷史上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現(xiàn)在更強,而高考試題不能也不應該也不應該忽略歷史教科書中的基礎觀點與認識。當前高考命題應適度淡化其與歷史教科書之間的直接關聯(lián),但又必須架構于教科書的基礎知識之上,為高考試題與高中歷史教科書之間搭建出科學的關聯(lián)性,在此過程中把握合理的度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必須以前期取得的成果為依據(jù)?,F(xiàn)行高考命題中仍以教科書的系統(tǒng)知識為基本原則,值得關注的是,此處的系統(tǒng)知識主要指歷史理論以及具體史實。
實際上現(xiàn)階段學生的知識還主要來源于教科書,高考命題理應以教科書為基礎,關于歷史學科這主要是史實及其論述。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增加了學生獲得知識的機會,但需要清楚的是,網(wǎng)絡上的信息是歷史知識的混合,由于學生的時間和判斷力很有限,所以缺乏明辨的能力。學校學生的研究應主要以教科書為基礎。高考試題離這一基礎偏離就會引起一些問題。高考試題如果不基于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就無法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但個體不能取代所有學生。所以教科書應始終是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jù),是出題人的根本出發(fā)點。
鑒于上述情況,高考命題是具有一定風險,而且是受高度關注的大事件,必須充分考慮到歷史和歷史教科書。不管是命題所涉及的基本史實,還是試題的參考答案,都應該與教科書保持一定的依存關系。但是,這種依存關系不能是完全表面的,而應該是以教科書為基礎但又高于教科書的,是對一定的歷史認識的延伸和拓展。這樣的拓展本身就以教科書為這個基點,采用舉一反三的方式,使教科書與歷史高考命題形成依存關系。
參考文獻
[1]唐永華.試論高考命題與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模糊關聯(lián)[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263-263.
[2]王茜.課改十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D].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