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全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魂,二者的學習相輔相成。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平時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滲透,通過充分挖掘詞匯文化內(nèi)涵和外延,巧借節(jié)日文化習俗話題,開展多樣英語學習活動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我們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比如在課堂中增加對英美文化知識的講解,通過對英美國家歷史和風俗習慣的了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端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最終才能讓學生的交際能力有所提高。
關(guān)鍵詞: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9-045-1
西方文化的學習對英語學習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地區(qū)或民族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果。文化知識和文化修養(yǎng)有助于人的性情、趣味、道德、價值標準等的提高,也就是人的素質(zhì)的提高。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首先要了解一個國家文化。離開文化學語言也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我們想要學好英語,就得先學習一個國家的文化,了解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背景和風俗習慣。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課堂中的講授者和學習者都是中國人,而中國又有自己的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所以在進行西方文化學習時,教師要在適當時候做適當?shù)耐nD,把當時的中西文化情況做一比較對照,這樣也就能幫助學生把西方文化的發(fā)展放在世界史的透視之中,從而加深其認識。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英美文化滲透的作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英美文化滲透,具有下列作用:
1.提高課堂活躍度,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由于我們的母語是漢語,所以我們在學習英語時,就會感到有較大的障礙。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甚至會在學習過程中對英語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但是,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和巧妙運用,既可以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又能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開闊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知識面。
學生固然需要從書本獲得一定的文化知識,但課外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也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包括文化知識的教育。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是培育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沃土。向?qū)W生適時、適度地引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識能開闊其視野,擴大其知識面,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英語人才。
語言是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英語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shù)的日新月異,英語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新的詞匯和表達,如cyberspace(空),public price hearings(價格聽證會)等,它們反過來又形成了新的文化背景知識。
3.加深文章理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經(jīng)過研究,大家對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已經(jīng)取得了共識。讀者閱讀時通過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背景知識去閱讀文章,理解它們所表達的信息,如果對文章涉及到的背景知識缺乏了解,就讀不懂英語文章的意思,從而導致理解困難,甚至產(chǎn)生誤解。所以,在教學前,我們除了要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外,還要提前給他們提供理解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識或提供這些背景知識的來源,擴大學生知識面,引導他們準確地理解文章。
二、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化
1.要注重英語詞匯的文化涵義和歷史意義。
詞匯的文化涵義是什么呢?是指詞匯所包含的感情色彩、風格意義和比喻意義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們所產(chǎn)生的社會觀念不同,人們對同一事物認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盡相同。不同語言中表達同一事物的詞匯有時候涵義相差甚遠,所包含的文化意義也遠遠超出事物的本意。因此,當學生對詞匯的文化涵義不清楚時,就會在交流中造成誤解。
2.了解英美的風俗習慣。
通過了解英美的風俗習慣來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提高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增加文化差異的攝入量,必須讓他們英美的風俗習慣。習俗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歷史長河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化,英美習俗是為適應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如英美國家的節(jié)日,像國慶節(jié)、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萬圣節(jié)等。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深刻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nèi)涵。例如,感恩節(jié)和美國建國的歷史有關(guān):美國最初的歐洲移民在乘坐“五月花”號到達美洲的第二年秋天,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他們決定舉行盛大的慶?;顒?,鳴放禮炮,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向上帝表示感謝,用火雞、南瓜、紅薯、玉米做成美味佳肴,慶祝上帝的賜予,款待幫助過他們的印第安人,這便是美國感恩節(jié)的開始,后來他們把時間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3.大量閱讀英美文化材料。
對于我們中國學生來說,出國留學、去親身體驗異國文化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就通過閱讀這一重要途徑來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英美英語文學作品、報紙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拓寬其文化視野,增加其社會習俗等知識。
因此,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并且不同民族間的文化有著種種深刻、廣泛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英語學習的障礙是多方面的,并且滲透到教材和英語學習的其他領(lǐng)域中。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講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并且要運用一定的方法來講授、介紹西方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對文化的差異有一定了解,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教與學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確理解、把握和運用英語的關(guān)鍵所在。
[參考文獻]
[1]賈冠杰.中國英語再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3(03).
[2]解書,馬云鵬,李秀玲.國外學科教學知識內(nèi)涵研究的分析與思考[J].外國教育研究,2013(06).
[3]王俊菊.外語課堂環(huán)境下的教師學習研究[J].中國外語,2012(01).
[4]朱旭琦.西方文化與英語學習之關(guān)系研究,考試周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