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寬
我今年剛30歲,但已經(jīng)是個老患者了。2010年8月,我23歲,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正當意氣風發(fā)之時,卻被診斷出結腸肝曲黏液腺癌,且已經(jīng)是較晚的Ⅲc期。在經(jīng)歷手術和化療后,曾經(jīng)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康復期,但6年多后,即2016年10月,癌癥復發(fā),腹膜轉移、惡性腹水,目前在治療中。
我還清楚地記得2010年5月3日的早上,那是我第一次有嚴重的痛感,因為是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收入比較有限,又是一個人在外地,覺得年輕,應該沒什么大問題,思想有些麻痹,沒有按醫(yī)生的建議做CT檢查,只是一直進行抗感染治療。后來又出現(xiàn)了嚴重的便秘,仍然沒有引起我的重視。但疾病仍然遵循它自己的規(guī)律無情地發(fā)展著,8月份出現(xiàn)了腸梗阻,CT和腸鏡后的病理檢查確診為腸癌后做了手術。由于拖延了病情,給手術帶來一些困難,手術共做了10個小時。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感覺,就是冷,感覺渾身上下都是冰冷的,兩個親戚給我搓腳搓了一個晚上才有了點熱乎氣。整個過程里腦海中一直回響著一句話——共產(chǎn)黨員不怕疼,后來自己想想也會覺得好笑。
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具體病情,對病癥的了解也很有限。后來到北京做化療看到“腫瘤醫(yī)院”這幾個字時,我心里開始有了不祥的預感。住院的第一天晚上,一位護士拿來一張病情記錄單,我看到上面寫著“結腸癌”,瞬間整個人都是蒙的。我抬起頭看我的父母,他們正用憂慮的眼神看著我,我馬上就知道一切都是真的,那個情景我永遠記得,我咬咬牙說:“沒事兒,你們放心,我會好好治療的!”盡管當時我整個人還在震驚中,但還是咬緊牙關故作鎮(zhèn)定。得了癌癥,對于病人本人來說固然是痛苦的,但對于父母來說則更為殘酷。因此,在父母面前我沒有痛苦的時間。
回過頭來想,剛知道患癌時我的心態(tài)很奇怪,當時我只知道是癌癥,但并不清楚嚴重程度。父母心疼我,并不想告訴我真實病情,只跟我說是早期。我不相信他們的話,認為他們一定隱瞞了大部分,所以一直不停地追問,想方設法刨根問底,記得有一次父親被我逼得竟然流下了眼淚。等我看到所有的病情資料后,到網(wǎng)上查了很多結腸癌相關信息,感覺很悲觀、焦慮,最終又不得不無奈地接受。
關于患者應不應該知情這個問題,很多人尤其是患者家屬會很糾結。有了這一番經(jīng)歷后,我覺得與其讓患者在對病情的猜測中備受煎熬,還不如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參與到治療的決斷中去,如果本人愿意,最好參與每一步治療的選擇。
后來的幾個月里我經(jīng)歷了7次化療,因我對靜脈穿刺管過敏,只能采用傳統(tǒng)手背靜脈輸液。因體質原因,我對奧沙利鉑神經(jīng)毒性反應很重,每次輸液整個胳膊又麻又疼,恨不得去跳樓自殺。但是,最終還是理智戰(zhàn)勝了肉體的痛苦,我選擇了堅強,堅持著左右兩邊輪換著輸液,直到2011年4月份結束了全程化療。
得知病情后的第一時間,我就把真實病情告訴了當時的女朋友并提出分手,而且在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一直堅持分開,但是她仍然選擇堅守這份感情。親情和愛情支撐著我走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熃Y束后,我們決定結婚。
求婚前我想了很久,決定要有個只屬于我們兩個人的特別儀式。于是2011年4月份,我找了幾個良朋知己作見證,選在廬山的含鄱口,一個前鄱陽后長江、大山大江大湖齊全的地方求婚。那一刻我百感交集,竟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與女友相擁而泣。下山的時候我坐在車上,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一首詩:
三上廬山險峰巔,
一路逍遙艷陽天。
自在江湖含鄱口,
一吻情定塵世間。
結婚后,從裝修房子開始,每一刻都是嶄新的。雖然繁累,但我們還是要全部自己裝修房子,我們需要這個快樂的過程。我們精打細算,一絲不茍地布置著自己的小家,連一顆螺絲釘都能說得出由來,其中經(jīng)歷的辛苦也都成了回憶中的幸福。總聽人說,婚后感情會趨于平淡,所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比較難,但我倒覺得婚后感情越來越深了,中間經(jīng)歷的不容易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知足與感恩,這要感謝疾病帶給我們的考驗。經(jīng)歷過不容易才會懂得“平?!钡目少F,就像空氣一樣,它最平常不過了,但也是最可貴的,我們一刻也離不開。很多時候,我們不珍惜,只是因為我們無限擁有它而已,生命其實也是一樣的。
2011年6月,我進入康復期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其實在當時壓力是很大的,在非常年輕的年齡生病,又一個人再次回到曾經(jīng)熟悉但又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對周圍同事們的眼光甚至有些恐懼。雖然后來很快做了調整,盡快回歸正常節(jié)奏,但我不得不說,這個過程其實很困難,不身臨其境不知其艱難。
一方面是身體上。我當時是在吉林一個縣的工商局工作,而我們的家是在市區(qū),為了避免兩地分居,我就主動申請到一個可以坐火車通勤的鎮(zhèn)上工作。來回通勤的綠皮火車每天只有往返各一班,需要早上四點多起床,坐五點多的火車出發(fā)。東北的冬天早上零下20多度,火車是燒鍋爐取暖的,始發(fā)站還沒有開始燒,每天上車后坐在座位上從腰到腳都是凍僵的,正常的車程其實是30多分鐘,但因每天都要給快車讓路,實際車程要一個多小時,那種刺骨的寒冷令人終生難忘。由于身體還在康復階段,手腳因為神經(jīng)毒性是麻木的,那個冬天,我的腳就是這么麻著過來的。后來我母親看到我當時工作的地方后就哭了。我只是告訴自己,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從哪里爬起來,爬起來之后沒有什么再可以打倒我,我要堅持。
比身體更艱難的是心理層面。病人在這個階段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往往身體上的病好了又得了心病。比如有時單位的人一起吃飯,一桌10個人,可能9個人不會提病的事兒,但有1個人突然會問:“你的病治得怎么樣了?”盡管這種關心是善意的,但病人的心理往往很敏感——本來想極力掙脫生病的角色,聽到這樣的話瞬間又被拉了回去。心里背負著這樣一個大包袱,越想融入正常的工作生活就越怕傷疤被揭開,后來我就努力通過考試頻繁更換工作環(huán)境,幾年時間里更換了4個單位,從縣工商局到城區(qū)局,又到地市局,最后到了市委組織部。也有多次機會可到省直單位工作,但我都放棄了。一是因為考慮到家庭,不能長期兩地分居;更重要的是到了第四個單位后,身邊同事已經(jīng)沒有人知道我的病情,終于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我需要的只是這樣一個自由的生活空間。
幾年的康復生活我過得很知足,也很珍惜這樣的日子。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但心里知道這個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我時時刻刻擔心某一天它會爆發(fā)。我的每一個決定甚至每一個行為都被它籠罩著。我們沒敢要孩子,甚至到商場買衣服我也會想這件衣服能穿幾年……最初做夢的時候自己還是健康的,后來從某一天開始夢中的自己也是病人了。必須承認,這個病已經(jīng)變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2016年8月,我岳父被診斷為腦腫瘤轉移,9月我父親被診斷為胃癌,10月我的例行復查中又發(fā)現(xiàn)癌細胞腹膜轉移伴腹水。短短兩個多月,接連的打擊幾乎摧毀了我的家庭。
我的檢查結果出來之后,我母親在醫(yī)生辦公室哭得整層樓都聽到了,我就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說實話,我當時內心非常平靜,因為已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難。我自己來不及痛苦,就跑去安慰母親。當天下午,我回到家平靜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就去北京找原來治療的主治醫(yī)生。醫(yī)生看到我的檢查結果后很驚訝,說像我這種情況,6年多復發(fā)轉移的概率不到5%。他建議口服化療藥,我問吃到什么時候,他說“吃到不能吃了為止”。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實際上這是一種姑息治療。臨走的時候,我問生存期大概多久,醫(yī)生了解我的承受力,坦率地告訴我:平均生存期大約15個月,算下來應該到2018年1月3日。因為接連的打擊,家里每個人都心力交瘁,在崩潰的邊緣,我決定就在當?shù)乜诜熕帯?/p>
其實我最初也想過放棄,有那么一個時刻曾想:與其這么痛苦下去,不如找個方式了結自己的生命,但這樣的想法一瞬間就從腦海中消失了。人活著不光為了自己,說到底活著就是種責任,為了每一個愛你和你愛的人。我跟母親說,松一口氣我們就家破人亡,我們只能互相鼓勵。后來,無論遇到什么情況,我們都咬著牙堅持。母親很偉大,很不容易,我們父子倆同時在醫(yī)院接受化療,她一個人要照顧著兩個病人,有段時間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之前就握著拳頭給自己加油,一遍一遍跟自己說要堅持……2017年3月底,父親做完化療和放療,進入康復階段,于是我決定到北京進行后續(xù)的治療。4月份我來到腫瘤醫(yī)院,掛了沈琳教授的號,沈教授看完我的檢查結果后說可以住院治療。當時我跟沈教授說:“在您這里治療,無論什么結果我都不會有遺憾了?!币驗槲乙呀?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這一年多我就一直是在醫(yī)院和家之間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時癥狀很難控制,我腹水很嚴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每周來醫(yī)院做腹部化療,需要趕晚上11點半的火車。有一次在濟南站中轉,火車晚點兩個多小時,當時腹水非常嚴重,整個肚子都鼓著,我只能像孕婦一樣抱著肚子躺在地面上休息,地面又硬又涼,由于身體虛弱連站都站不起來,這種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每次住院都要排隊一個小時左右,因為有腹部置管,有一次我排隊的時候,腹水從肚子向下流到腳,整個褲腿都濕透了,只能辦完手續(xù)后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褲子換了。7月份有段時間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我的狀態(tài)很差,連續(xù)一周高燒39度多,還腹瀉,白細胞、血小板也非常低,兩個鼻孔都流鼻血,伴嚴重的皮疹,說話都沒力氣,起來去個廁所回來都要喘,那時真的感覺松一口氣就過去了。但我還是咬緊了牙關堅持,后期的治療比較有效,癥狀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復發(fā)后有15個月了,我接受了全身及局部化療20多次,到現(xiàn)在已超過了預期的生存期。我始終相信“背對過去,面對未來,永遠向前看”。
患病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八個年頭,我戲稱它為“抗戰(zhàn)八年”。30歲的年齡,與疾病斗爭的時間占了我生命的近三分之一,但我今天在這里仍然可以跟大家開玩笑。有多少人覺得情況比我面對的更痛苦呢?我的態(tài)度是: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無論怎樣我都會笑著面對。
之前,消化內科國老師給過我一張關于如何看待優(yōu)逝的調查表。填的時候我很平靜,因為患病的日子太久,面對死亡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種常態(tài)。我現(xiàn)在是結腸癌晚期,雖然一直在很積極地面對,但死亡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我見過很多病人得病之后一蹶不振。但我面對死亡沒有多少恐懼,反倒覺得這7年多的時間活得深刻了。如果沒有這個病可能我還是會像原來一樣庸庸碌碌,但是這7年多的每一天我都把它掰開了、揉碎了,很珍惜地度過。再大的事兒也不是事兒、再大的煩惱也不是煩惱,活著就好!其實我知道現(xiàn)在腫瘤還是在進展,有可能未來的某一天會急劇惡化,但那是未來的事兒,為什么非要把今天浪費在對未來一種可能性的擔憂上呢?我不想這樣,我希望我每天睜開眼還能看到這個世界,即便有一刻,也要活出價值和意義。
可能只有我們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才會真正理解“向死而生”這四個字的含義。我沒有恐懼,只有珍惜、淡然和深刻。我甚至還安排好了身后事,器官能捐獻的全部捐獻,火化后的骨灰也不要放在封閉的盒子里,會讓朋友帶去廬山找個風景秀美的地方撒了,我永遠都要跟陽光和美在一起。生命是個循環(huán),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我眼中的一個水分子來自昨天喝過的一杯水,骨頭中的鈣原子來自多年前吃過的某塊排骨,所有的東西包括身體都是這個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我希望以后身體的元素能繼續(xù)在大自然中參與到生命的循環(huán),成為魚的一部分、鳥的一部分,帶我去看活著時候沒有見過的世界,繼續(xù)在這個世界中旅行,我認為這是個很美的過程?;钤谶@個世界上,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鐘都有意義。
對我來說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么?《道德經(jīng)》里有一段話我很喜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聰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強大而不可戰(zhàn)勝;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堅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喪失本分的人能長久;身雖死而精神猶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長壽。對我來說其實就要追求活出一種精神,活著就要戰(zhàn)斗。
很多人問過我是怎么堅持走到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關鍵詞——角度、觀念、信念。
很多病友感覺得了癌癥就像提前失去了生命,甚至整個人都灰暗起來。今年,有個比我大兩歲的病友姐姐就跟我說:“我只能活5年,太短了,我的孩子還沒長大?,F(xiàn)在平均年齡都能活到80歲了,我失去了40多年的生命?!泵看文敲聪胨紩芡纯?,而且越來越痛苦,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失去的心態(tài)中生活,那心情一定不會好。我現(xiàn)在每年過兩個生日,一個是我本來的生日,另一個是8月20日——我手術的日子,手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從手術到現(xiàn)在,我覺得每一天都是我多得的,每天醒來的時候覺得又多賺了一天,睡覺之前又想我今天過得很開心,這一天賺到了。其實每一天都是一樣的,區(qū)別是有的人生過的是減法,有的人生過的是加法,換個角度真的就不一樣了。覺得自己還有多少生命,過一天少一天,那整個人就都在負面的情緒里出不來,是不是辜負了這本該很有意義的一天。我每天都覺得賺大了,每天早晨醒來都感覺又多給了我一天,每天我都是笑著的,都是開心的。同樣是一天,我們?yōu)槭裁床蝗フ{整自己看它的角度,讓它變得更有價值和有意義呢?
很多人還會說:“就算多得了一天,已經(jīng)得了這么重的病,剩下的時間除了拖累家人、自己受罪,還能有什么意義呢?”我覺得雖然沒有病最好,但是一旦得了病,你會感到有病的人生會更有意義!拿我自己來說,我患病時只有23歲,大學剛畢業(yè),本該是一展抱負的最好華年,卻經(jīng)歷了這種打擊。但我換個了角度想,背負著這么大的包袱如果還能繼續(xù)把工作做好、生活過好,這才是我的成功。所以我這幾年比以前更加努力,如果沒有這個病,我可能也沒有這種珍惜的心態(tài)。這幾年我還讀了大量的書,好書給了我積極的心態(tài)和飽滿的工作狀態(tài),這對于病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疾病的復發(fā)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從理論上來說已經(jīng)沒有徹底治愈的可能。文獻報告我只有15個月的時間,還需要化療。雖然這很艱難,但我更覺得剩下的人生更有意義,原來每天都在固定的模式里生活,很難有時間去做想做的事,生病雖然打破了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但是也給了我新的生活方式,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要在治療和治療的副作用里走過,但這幾個月我能外出后都會去找很要好的朋友,回東北、去青島、去廣東,沒有了世俗的煩惱,反倒覺得每天過得都很開心。另外,也做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即計劃在原來的大學推動成立一個專門資助年輕病人的健康基金,現(xiàn)在已跟學校溝通得比較順暢,還會繼續(xù)溝通,無論是否成功,我都覺得有意義。這些事情都是我平常想做又做不了的,可見患病后仍然可以把生命活得更加精彩。
有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癌癥病人性情往往會有很大變化,原來性格溫和的可能一下子會變得脾氣很大。這么多年見過很多這樣的病友,家屬很無奈,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么做,好像做什么都是錯。病人生病后身體難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長時間的治療使心情變得很差,只能向最親近的人發(fā)泄。如果家屬不理解,還像平常那樣考慮問題,就一定會產(chǎn)生矛盾。其實這個過程中更需要雙方調整角度互相理解,家屬應該多包容體會病人所經(jīng)歷的痛苦,病人更應該多體會家屬的不容易,不能覺得被照顧是應該的。沒有什么是應該的,人必須要知道感恩,家屬有時候甚至比病人更絕望更難過,如果我們還要在很多事情上折磨他們,那就太殘忍了。就像我曾經(jīng)逼問病情,把父親逼得直流眼淚,就是因為當時我沒有體會到他的心情,后來就很注意了?;颊吆图覍僦g更需要互相理解、共同面對,應該比平常更加珍惜親情的寶貴,更多地去表達愛,而不是表達煩擾。
以前我在一本書里讀到過一段話,有人問主人公:“怎樣做,人生才能做到正好?”主人公說:“一切?!蹦侨苏f:“我聽不懂,你就告訴我怎么做吧!”主人公說:“順其自然?!?/p>
這段話我很長時間沒有讀懂,“一切”這兩個字算什么答案。后來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后,我突然明白了,人生中遇到的一切好與壞,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事還是壞事,都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好的人、好的事像順風推動我們走一程,壞的人、壞的事像逆風,教會我們怎么在逆境中繼續(xù)成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我們修行自我的機緣,真的這么想心情就平和了。
很多人覺得我年輕可惜,其實我真不這么認為。23歲生病后的各種經(jīng)歷可能就是上天給我的人生機緣,我只能坦然笑納,珍惜地走過每一天,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能活出精彩的自己。工作生活中我經(jīng)歷了可能說出來大家都會感慨萬千的困難,但痛苦和困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只是一瞬間或者一時的感受,而幸福是永恒的,要心存感恩、感激一切。經(jīng)常有人說要戰(zhàn)勝疾病,其實疾病,尤其是像癌癥這樣的頑癥,怎么會是輕易能被戰(zhàn)勝的?這并不是我消極,而是我的切身體會。對世間的一切不要帶有恨意,包括疾病。有的人會說,感激一切,你連這個病也感激嗎?我還真的挺感激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理解,雖然從一個角度上看,它讓我失去了很多可以把人生過得幸福的條件,但換個角度來說,疾病也成就了我的人生,讓我變得更成熟、更強大,讓我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深刻、更精彩,沒有這個病就沒有今天的我,所以可能也是這個病成就了我現(xiàn)在平和的心態(tài)和心境,我也很享受現(xiàn)在的平和。
有時候,我躺在床上揉著肚子傻傻地想:你這個病啊,咱倆是老朋友了,共享一個身體,身體沒了咱倆都沒了。老朋友,咱們就像下棋一樣,你不要過早地贏了我,咱多下一會兒。如果你待煩了,你就早走一會兒,如果我待煩了我也早走一會兒。我也見過有病友揉著肚子說我要戰(zhàn)勝你、我要殺死你之類的話,其實這并不是少了一個煩惱,而是多了一個,而且會讓自己處于很焦躁的狀態(tài),一旦病情稍微有一點惡化就會變得消極、信心倍受打擊。這個世上恨其實不解決問題,平和一些可能會更好,我們要帶著感激生活。
對于人生中的變故也應如此。2017年春節(jié)后,我的愛人在多方面因素打擊下很難面對,我們的婚姻也名存實亡,后來就辦了離婚手續(xù)。我父母很擔心我會承受不了這個打擊,但換個角度看,我們是各自成全了彼此的人生?!肚f子》里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兩條魚奄奄一息彼此痛苦地用唾液互相維持生命,不如告別后各走各的路。很多病友也會說感覺身邊的親人感情上變化了,我們要學著換個角度包容地看待身邊的親情和感情,感激所有愛過和關心過的人,愛一個人你才會希望他活得更好。
關于癌癥有三座觀念的大山——“癌癥是絕癥”“化療生不如死”“治療沒意義”,這三個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甚至已經(jīng)成了癌癥患者的共識。這三座觀念大山把患者壓得喘不過氣來,無論醫(yī)護人員、家人、朋友如何用科學的觀念去引導都無法轉變,不夸張地說,有時真正殺人的不是疾病,而是觀念。下面聊3個真實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一定啟發(fā)。
第一個故事是我的一個病友講的,他的一個朋友是東北某軍分區(qū)的領導,有一天他接到這個朋友的電話:“我得了絕癥,是癌癥,要到北京看病,能不能安排車到車站里面接一趟?”病友很意外,因為這個朋友是軍人,平常說話底氣十足,可這個電話里的聲音有氣無力。他到了車站,發(fā)現(xiàn)是由4個戰(zhàn)士抬著擔架把朋友抬下火車的,已經(jīng)嚴重到不能自己走路了。不料當天下午就接到電話:“是誤診,晚上出來喝酒!”這個躺在擔架上的“病人”往日雄風瞬間恢復。韓寒有句話說得不錯:“虛驚一場這四個字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成語,比起什么興高采烈、五彩繽紛、一帆風順都要美好百倍。你可以懂什么叫失去?!边@個故事細琢磨起來很有意思,一個誤診居然能讓一個平常威風凜凜的人走不了路,但你先別笑話他,問問自己:如果這個驚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會怎么樣?讓他走不了路的究竟是什么?其實是“癌癥是絕癥”的觀念。
癌癥并不跟絕癥劃等號,很多早期的癌癥或者甲狀腺乳頭狀癌等預后比較好的癌癥完全是可以治愈的,有些即便不能治愈也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長期帶瘤生存。不要說有病的,就是像這位沒病的,都可能會被“癌癥是絕癥”這個觀念差點嚇死,觀念是不是很可怕?
第二個故事中的病友做了3次化療就死活不再做了,誰都做不好他的思想工作。他跟家人說:“太痛苦了!你們都理解不了?!蔽肄D頭問他:“如果我是醫(yī)生,我告訴你再做一次你就能徹底好了,你能不能做?”他想了想說:“能!”這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卻意味深長,其實他身體上是能夠承受的,只是心理上害怕了,腦中有個觀念——化療太可怕了。于是我就跟他說:“我能理解你,我才30歲,但已經(jīng)是第8年的老患者了,前后經(jīng)歷了20多次化療,我的頭發(fā)已經(jīng)是一年里第二次掉完后又長出來的,那你看我現(xiàn)在是不是還好好的?我比你年輕20多歲,情況比你嚴重得多,我都不怕,你怕什么?”這樣的話不僅對他說過,這一年多來跟病友說過很多次,因為發(fā)現(xiàn)很多心情沉重的病人通過跟我這么一對比,覺得自己情況還不是最糟的,就沒那么痛苦了,這位病友也一樣,有時候進和退就在一念之間。治療有時候并不是身體上忍受不了,而是長期形成的那種觀念讓自己的精神上害怕了。
第三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原來工作中認識的一位領導,40多歲,自從得病后就特別消極,看什么都覺得沒意義?;氐絾挝灰院螅抡疹櫵?,他就覺得是不是別人總把他當病人個別對待;不照顧呢,他又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夠關心,不把自己當領導了。
很多病人都是這樣,即使身體已經(jīng)康復了,可能也會覺得反正就只有幾年生存期,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意義,完全消極被動。經(jīng)??吹健翱拱┎灰煛钡纫幌盗胁豢茖W不嚴謹?shù)恼f法,但實際上化療仍是到目前為止內科治療癌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理適宜的治療是很有意義的。不要因為那些舊有的觀念走錯路,也不要那么輕易被傳聞所左右,更不要讓無知害了自己。
這些舊有的觀念就像是一層層厚厚的殼把我們牢牢困住,我們病人和家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殼給剝掉,帶著殼治療效果怎么會好?如果有一天普及了“癌癥不是絕癥”“化療痛苦但能夠承受”“合理的治療非常有意義”這些觀念,哪怕僅僅就只是這短短的三句話,我堅信也能挽救一大批患者的生命,甚至比花費幾百億研制新藥都有作用。
我認為治病不僅指醫(yī)學治療,還包括自我精神治療。一個擁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同時也一定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正能量的人,會訴說痛苦然后爬起來樂觀地繼續(xù)戰(zhàn)斗,負能量的人訴說完就怨天尤人。所以一定要讓自己笑著面對一切好與壞,對其過程中各種指標的起伏,既不懼怕,也不狂喜,從容面對,堅信自己會好起來,給自己一個陽光的心理暗示。陽光可以殺毒,也可以照亮人心。如果你給自己定一個期限,也就局限于這個期限了。從容大氣過生活,哪怕結果已經(jīng)注定,哪怕已經(jīng)沒有一線希望,也要盡最大努力。人只能被打敗不能被打倒,這是一個人的尊嚴!
治療過程中,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極端的心態(tài)。一種是太唯心,有一批人首先考慮去拜佛念經(jīng),把整個事情想得特別神奇。人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往往會求助于神奇,這其實無可厚非。這幾年我也一直在研究宗教,我認為通過對宗教教義的深刻領悟達到內心平和的狀態(tài),并通過自身強大的精神力量面對困難是可取的。通過信仰一種宗教使靈魂有所寄托,轉移對疾病的恐懼和擔憂也是有意義的。只是千萬不要因為過于依賴而放棄了科學治療,任何宗教的行為都無法代替科學治療。
另外一種極端的心態(tài)就是太唯物,我就是個例子。因為多年的患病經(jīng)歷,我自以為對自身的情況包括這個疾病整體的情況都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復發(fā)之后,我一度很悲觀,也考慮過放棄,因為對這個病自以為已經(jīng)認識得很透徹,太過相信自己在網(wǎng)上查詢的信息。這種唯物至上的思想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比唯心更加可怕,一旦認準了就徹底悲觀。不要太過相信網(wǎng)上的信息,其中很多都是幾年前的,但醫(yī)學知識每天都在更新,還是要相信醫(yī)生。
我們應該“戰(zhàn)略上藐視對手,戰(zhàn)術上重視對手”。多數(shù)時候是我們太重視病本身,往往僅僅只是根據(jù)病的嚴重程度判斷預后,但卻忽略的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不要太過關注病本身,完全讓它牽著鼻子走,狹路相逢勇者勝,成不成功不光由病說了算,你本人說了才算,咬緊牙關,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底,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因為我經(jīng)歷過也在經(jīng)歷著。面對疾病,面對治療,要相信自己,堅定信念,不要被大石塊嚇倒,無論它有多重,拼盡全力、想盡辦法去背,最終的結果如何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享受挑戰(zhàn)這個過程才是真諦,功夫一定不負有心人。
原來我以為自己的心態(tài)特別好,因為不怕死,無論什么樣的結果都能接受。復發(fā)后一年多的時間一直在化療,再強大的意志也被損耗得很消沉了。國慶假期的一天,國老師問我有沒有什么心愿,北京臺有個節(jié)目《生命緣》可以提供一個實現(xiàn)心愿的平臺,開始我隨口說了一句:“沒什么心愿了?!焙髞恚蚁氲揭患恢毕胱龅氖虑?,就是回到學校推動建立一個健康基金,這件事情突然讓我心里的陰霾一掃而空。也是那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人是永遠都會進步的,心態(tài)好并不是不怕死,而是我會“貪生”了,貪生并不等于怕死。為了完成這個心愿,我要更加好好配合治療,好好吃飯,好好活著,內心里充滿了力量。從那天開始,我整個狀態(tài)都變得更加積極,思考著、計劃著推動這件事向前走,回到家后很神奇地發(fā)現(xiàn)病情也有所好轉。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跟媽媽說:“是老天要給我機會,給我時間讓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笔恰柏澤苯o了我希望,這種“貪生”就是生命力,甚至比藥物的力量更強大,人生永遠都在路上。我們不能因為生病停下腳步,一旦停下就會懈怠,要在路上,做一個永遠的行者。無論這件事成功與否,它都讓我對生命的看法更精進了一步。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首詩和一段話。
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在廟里很虔誠地拜觀音菩薩,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跪著的人很像菩薩,便問:“您是觀音菩薩嗎?”菩薩說:“是啊。”“那您為什么還要自己拜自己呢?”菩薩笑著說:“拜佛就是拜自己?!?/p>
講這個故事是想跟大家說,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困難,甚至面臨生死,我們只能靠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最可靠。記得我病情復發(fā)后腦海中出現(xiàn)的第一句話是魯迅先生的那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蔽业挂獧z驗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猛士。
一首詩。這首詩是陶淵明所寫,現(xiàn)在我把它當成了座右銘?!翱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意思是人活在天地間,不要太過于狂喜,也不要太過擔心害怕,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顧慮那么多。
一段話。去見你想見的人吧!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噪,趁繁花還未開至荼蘼,趁現(xiàn)在還年輕,還可以走很長很長的路,還能訴說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還不那么擁擠,趁飛機還沒有起飛,趁現(xiàn)在自己的雙手還能擁抱彼此,趁我們還有呼吸……
不要等待,不要想著等徹底治好后我再去做想做的事,只要不勞累就去做,去想去的地方,去見想見的人。今天我們閉上眼睛,包括正常人,誰能保證第二天一定能夠醒過來?不要把自己悶在家里,多出去走動,感受鳥語花香,享受我們每一次呼吸。
最后我要說的是,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幸運地遇到了許多可信、可敬的醫(yī)護人員,我信賴他們,他們關心我。他們不僅僅給了我身體上的治療和護理,更給了我精神上的陪伴和鼓勵,他們的工作是神圣而偉大的,讓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對我來說,他們是我生命中的一縷陽光,是穿透我心底無盡黑暗的力量,我要鄭重地向他們道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