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萍
摘 要: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富有活力的社交平臺,同時多樣化的社團活動也為學生增強包括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動手能力等社會技能在內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可能性,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的學生來源多樣,在組織社團活動時應當重視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設計合理的組織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關鍵詞:城鄉(xiāng)結合型;社團活動;有效組織
一、學生社團概念及功能釋義
(一)學生社團的概念
學生社團是指在學校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開展社團活動,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組織、自主動手開展各種活動的學生團體。學生社團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意在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為學生搭建健康多彩的社交平臺,其本質是在學校領導下,為達成社團成員的共同愿望而運作的非盈利性學生自治團體,是為學生服務的。
(二)學生社團的功能
根據(jù)《教育大辭典》和相關政策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表述,學生社團的目的在于“為學生營造活潑多彩的學習氛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實現(xiàn)學生思想與技能的交流、增進學生友誼”。從這些表述來看,學生社團的功能一方面是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為學生增進非傳統(tǒng)課堂知識提供平臺,起著基礎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即能培養(yǎng)學生一定程度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社團活動即能基于學生身心成長的需求,在學校的指引下幫助學生交友、動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之所以闡明學生社團的功能就是為能夠有效組織社團活動指明方向,提供思路。
二、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組織學生社團活動的原則
(一)關注學生差異化,合理分配社團任務
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是在現(xiàn)代社會城市化發(fā)展中產生的一種特殊學校形態(tài),在農村和城市雙重輻射下形成的重合地段,它不同于農村中學,也與城市中學存在區(qū)別。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在某種程度上具備城市中學的文明形態(tài)和硬件設施,但由于環(huán)境不同,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缺乏相對成熟的文化底蘊及相對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在學校的生源中,來自不同環(huán)境的學生在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上都存在差異,故而在此類學校社團活動的組織開展中要認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設置社團類型。在同一社團內成員因為農村生源地學生缺乏對社團功能的了解和熏陶,需要在社團的任務分配中,為其分配較為容易的工作,幫助其逐漸了解社團功能和內容,循序漸進地成長;而對于城市生源地學生,應根據(jù)其對相應的社團活動的了解程度承擔活動技術和工作的指導帶動任務。差異化原則是基于學生差異化的基礎,學習內容和工作進度的不同是為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社團活動中得到有益的成長。
(二)培養(yǎng)社團內部幫帶關系,帶動社團成員共同成長
如前文所述,學校社團的功能之一即是幫助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的培養(yǎng),在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由于不同學生群體對于社團活動的了解和組織能力、認知能力存在差異,故而在實際社團活動的組織開展中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要幫助學生之間養(yǎng)成團結友愛互助的成員關系。由對社團活動比較熟悉的同學帶動對社團活動缺乏認知的同學,形成良性的社團內部幫帶關系,幫助社團成員的成長,且助力社團活動的開展日益精進。
三、組織學生社團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加強中學生社團骨干隊伍的建設,合理引導學生自主活動
無論是什么樣的團體類組織都需要有優(yōu)秀的管理者和核心組織者,才能有效推動組織活動的運作,帶領團體向有益合理的方向健康發(fā)展。中學的學生社團更需要有一支思想端正、能力出眾的社團骨干隊伍的帶動,故而要重視社團骨干的培養(yǎng)。學校和老師應當設立科學合理的社團管理群體的選拔機制,公開透明地選拔合適的學生來擔任學生社團的管理者和社團活動的組織者。關注這些骨干成員的成長,定期開展培訓,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工作方式,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予以指正和教育,力求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過硬、業(yè)務能力優(yōu)秀、道德品格高尚的社團骨干團隊,帶動社團成員共同成長。
(二)建設學生社團評價機制,重視示范群體作用
任何有效措施的順利推進都需要一套合理公正的評價機制予以激勵和引導,中學社團活動的有效推進也需要借助合理、客觀、公平、透明的評價機制。中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來自學校老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成長方向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給學生一種自我價值的認可與肯定,幫助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激發(fā)他們相互督促、熱愛學習的學習氛圍。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社團和個人給予獎勵,通過榜樣示范的作用,指引著學生社團加強自身建設,進而有序地開展社團活動,保證學生社團綠色、健康、積極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三)與家庭合力,實現(xiàn)社團教育的有效性
社團活動的開展在某種意義上是學校教育的第二種形式,任何教育的順利進行都離不開家庭的支持,來自城鄉(xiāng)不同背景的家庭由于知識背景和社會經(jīng)驗存在差距,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對家長進行耐心的講解,盡可能獲得家長的支持。對于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獲得的優(yōu)秀成果,應當及時與家長分享,能夠獲得家長的認可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重要激勵。學校與家長合力,共同協(xié)助學生社團的良性發(fā)展,助力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
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已經(jīng)逐漸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重要類型,關注此類學校的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合理設計學校社團活動開展機制,發(fā)揮學生社團在助力學生素質養(yǎng)成的重要作用,應當?shù)玫轿覀兊闹匾?。結合一線教育經(jīng)驗,探究出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策略,應當成為當前中學教育研究的重要
課題。
參考文獻:
[1]白雪峰.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文化[J].理論界,2007(3).
[2]陳斌.優(yōu)化管理機制發(fā)揮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J].計算機教與學,2005(5).
[3]于廣春.淺析高中社團活動[J].教海探航,2015(4).
課題項目:《城鄉(xiāng)結合型學校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策略研究》,“平?jīng)鍪小褰逃茖W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2018]
PLG40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