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凱
摘要:音樂教師的范唱、范奏分為完整示范、重點示范、難點示范。在演唱一首作品前,首先應(yīng)該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的語言特點與旋律特點,教師應(yīng)該進行完整示范。然后再比較突出歌曲特色的地方應(yīng)該重點示范,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風格與特點。再就是遇到難唱的旋律、難填入的歌詞應(yīng)該難點示范,這樣學生才會比較順利的完成一首作品的學習與演繹。因此,教師如何進行范唱、范奏值得每一位音樂教師所思考,怎么去安排范唱、范奏的順序與時機也顯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音樂教師 范唱與范奏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9-0096-03
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非常重要,只有教師做好標準的示范,學生才能更加明確的掌握要領(lǐng)與技巧,這樣我們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音樂教室如何進行范唱與范奏呢?從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具體劃分為三個步驟:完整示范,通過教師對作品的完整示范,讓學生感受到作品的整體風格和詞曲特點,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作品風格的把握;重點示范,遇到特殊的音符或是地方性音樂,我們應(yīng)給把樂句重點給學生做以示范,這樣有助于學生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和地方特色;難點示范,遇到技巧性較高的作品,教師應(yīng)當想方設(shè)法的找到突破點,利用體態(tài)律動等方式方法來進行難點的突破。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唱或是演奏。
一、完整示范
(一)以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雪域天音》中的歌曲《獻上最潔白的哈達》為例
這是一首藏族民歌,而且屬于藏族民歌中的“弦子”(藏族民歌大致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囊瑪、堆諧、弦子)。這首歌曲相對于本冊書中其他歌曲,比較難唱。首先是旋律中音符很密集,而且有藏族民歌特有的倚音;其次,歌詞中出現(xiàn)了“一字多音”的問題。因此,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那么,在這節(jié)教唱課中,筆者首先給學生做了完整的示范,讓學生對于這首藏族弦子有了初步的印象和大概的了解,通過筆者的演唱,學生能更加親切的感受到藏族民歌弦子的歌詞特點與旋律特點。
(二)以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模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高亢的西北腔》為例
本節(jié)中有三首西北民歌,分別是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山西民歌《刨洋芋》與陜西民歌《腳夫調(diào)》。這三首民歌都屬于西北民歌,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在欣賞這節(jié)課之前,筆者先演唱了一首陜西民歌,通過老師的親身演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西北民歌的情景中。倘若一開始,老師先講西北的地理概念,這樣就會略顯枯燥,失去了音樂學科本體功能,學生就容易對這堂音樂課失去興趣。通過老師的演唱,讓學生初步感受西北民歌的語言特點與旋律特點。
二、重點示范
在教學中,教師對難唱的旋律、難填入的歌詞等具有代表性的或?qū)儆谕愋偷那孔鳛橹攸c示范。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某些歌曲樂曲的演唱、彈奏風格,表現(xiàn)力等作為重點示范。
(一)以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雪域天音》中的歌曲《獻上最潔白的哈達》為例
《獻上最潔白的哈達》這首歌曲出現(xiàn)了連續(xù)的十六音符,那么在這些地方我們就應(yīng)該重點教唱與學習。給學生首先要講清楚十六分音符應(yīng)該如何演唱,學生明白之后,教師在親身范唱,這樣學生就是更加明了,充分的掌握作品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方法。從譜例1我們還可以看出,出現(xiàn)了三處倚音,倚音對于同學們來說還比較陌生,那么倚音的地方我們也應(yīng)該重點教唱與學習。我們同樣用學習唱練習十六分音符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會很快掌握倚音的唱法。
(二)以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模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高亢的西北腔》中的第一首作品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為例
這是一首青?!盎▋骸保柙~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其旋律高亢悠揚、開闊起伏、舒展自由、顯得大氣磅礴。從譜例2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它的這些特點。譜例中有很多長音,而且還有三處為自由延長音,更能突顯它的開闊起伏、舒展自由。那么教師在范唱時,一定要把長音的地方反復范唱,讓學生感受青?!盎▋骸备呖河茡P、開闊起伏的特點。
三、難點示范
教師對新作品中技巧性比較強、難度比較大、學生難以掌握的地方的示范,它主要是防止學生在演唱、彈奏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誤,它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對難點的示范更需要生動、準確、形象,以引起學生的重視。
(一)以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雪域天音》中的歌曲《獻上最潔白的哈達》為例
這首歌曲的難點是填入歌詞,從歌譜可以看出,這首歌曲的歌詞有很多地方是“一字多音”,就是一個字要唱好多音符。那么,筆者在教唱這首歌曲時就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很難唱準“一字多音”的地方。如第一句“天上的白云啊”,“天”這個字要唱三個音符,而很多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天”只唱了一個音符,就去唱“上的”,歌詞“上的”占用了“天”的音符。對于這個問題,教師的生動、準確、形象的示范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教唱這里時,用了形象的手勢與動作,并且告訴同學們把“天”的“an”母音拉長一些,這樣就可以唱準確。通過形象的手勢與動作,同學們逐漸理解了“一字多音”,最主要的是也學會唱“一字多音”。
(二)以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模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高亢的西北腔》中的第二首作品陜西民歌《刨洋芋》為例
《刨洋芋》這首作品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收獲后的喜悅心情。歌曲用起興的方法開始,而后又集敘事與抒情為一體,短小精悍,頗具雋永之藝術(shù)魅力。教師在范唱這首作品時,一定要告訴學生,這首作品的拍子特點:一是2/4、3/4交替進行,二是每一句都是在弱拍上起。所以,教師在范唱時最好讓學生打著拍子,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悟到弱起節(jié)拍的特點。因為弱起拍對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以把握,所以筆者在教學生演唱時,讓學生都站立起來,腳踩上節(jié)拍,同時會提醒學生,踩下去時不唱,抬起腳時再演唱,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弱拍的感覺。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非常重要,只有教師做好標準的示范,學生才能更加明確的掌握要領(lǐng)與技巧,這樣我們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是人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在一堂音樂課中,教師精彩的范唱、范奏非常重要。教師的范唱、范奏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會倍感親切,注意力容易集中,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看多媒體課件,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致,脫離了課堂。教師精彩的范唱、范奏也會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這樣學生就會如自己的粉絲,上音樂課非常有積極性,上課期間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課堂秩序也很好維持,會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所以說教師的范唱、范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作為音樂教師,不僅僅要備好課,做好多媒體課件,更重的是要發(fā)揮自己的所長,多給學生示范,多與學生溝通,這樣更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心靈的溝通。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才會更加融洽,學生才會更加喜歡上音樂課,所以說教師的范唱、范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粟洪武,肖世民,陳曉端,康偉.學校教育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曹理.曹理音樂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4]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5]張黎紅,尹愛青.論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構(gòu)與完善[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