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的華人圈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一出國,就愛國。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因為我自己就是這句話的踐行者。
藥回中國買
中國人對西方的迷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這樣一句謠言:西方高福利國家看病不要錢。然而,骨感的現(xiàn)實卻告訴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實行所謂的“免費醫(yī)療”的西方國家,都是基于醫(yī)保系統(tǒng)與高稅收的。對于普通工薪階層的人來說,除了每年要買的定期保險外,每月工資的35%-45%也要以稅收的方式上繳給國家,而這其中的一部分將作為醫(yī)療資金的補充。這其實和中國現(xiàn)在醫(yī)保的模式很像,因為中國的模式便是在西方模式的基礎上改進的。
和中國相比,西方的醫(yī)療體系整體效率低下,公共醫(yī)療資源在低效率地運轉下,顯得更為緊張。在絕大多數(shù)的西方國家,想預約家庭醫(yī)生,得提前幾天甚至是大半個月,而如果要使用儀器作身體檢查的話,則要等上大半年。因此,就連西方人自己都在吐槽:“等到可以看病了,小病都熬成了大病;等到可以看病了,人都快沒氣了”。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很多人不得不選擇昂貴的私立醫(yī)院。
我那年長智齒,疼得直捶胸脯,情急之下拿著全民醫(yī)療卡來到當?shù)氐囊患揖C合醫(yī)院,可醫(yī)院卻把我打發(fā)走了,說“牙科不歸我們管,您得去找私人牙醫(yī)”。于是我打電話給私人牙科診所,告訴他們我非常痛苦,可牙醫(yī)告訴,按照預約得等半個月。而且拔一顆智齒的費用在700歐元左右。我掐指一算,三顆智齒得花大概15000人民幣,這足夠我往返中國好幾趟了。于是,我買了機票直飛中國,在無需預約的情況下,三天內拔了三顆牙,花費不過500元人民幣。加上機票的費用,也沒超過5000人民幣。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和身邊的華人們,還時不時看到各國有病人在等待期間“熬死”的悲劇。而在后來的生活中,我和身邊的人,大多數(shù)過上了“托人從中國帶藥,生病了遠程連線中國醫(yī)生”的生活,有時候甚至選擇“熬一熬就過去了”的待病方式。
時代的更迭
中國入和西方人之間,都有著嚴重的“時代誤會”。彼此之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幾十年前。然而,在過去這三四十年的時間里,西方還是當年的西方,甚至不如從前,而中國,卻早已地覆天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移動互聯(lián)網為例。進入21世紀之后,世界就開啟了新一輪的“工業(yè)革命”——互聯(lián)網科技。而在這一時代風口下。除美國還在堅守外,其余的西方國家,大都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落伍了??梢院敛豢鋸埖卣f。不少所謂的發(fā)達國家,口頭上說著已經普及4G或者5G。實際上卻連3G都沒有全部覆蓋。有時候走到自家屋里,都可能連電話都打不出去。這也就是之前公知說的“西方地鐵里都沒什么人用手機,說明人家很愛學習”的真實原因了,其實是因為壓根沒信號。
除此之外。大量的中國高端電子產品,也已經席卷西方各國,甚至連中國的移動支付。也開始悄然改變著昔日引領世界的西方。而在德國,巴伐利亞的市政部門引進了中國的電動車:在英國,倫敦跑起了中國的新能源公交車;在法國的地鐵里,巴黎人民終于用上了中國華為的4G網。終結了巴黎地鐵沒信號的歷史;在意大利,天上飛著的航拍器上,寫著“中國大疆”的字樣……
曾有英國學者在演講中這樣說:“20世紀是美國的科技爆發(fā)時代,21世紀是中國的科技爆e0jNMMrPIL5BrngD+h1AEQ==發(fā)時代。而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大國。我們以往總以刻板的傳統(tǒng)印象來看中國,可事實上,現(xiàn)在的中國和以前的中國不一樣了,他們有總人數(shù)比我們總人口都多的科研后備軍團,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p>
基建“狂國”
到達西方的頭一天。我在伙計的陪同下,坐著出租車,一路從機場開到市中心的旅館,除了少有的幾個現(xiàn)代化建筑外,就只剩下了破敗不堪。我疑惑地問伙計:“這里,真的是西歐?”伙計樂呵地回我:“怎么,嚇到了?我當初也被嚇到了,這些老牌的發(fā)達國家,都已經沒落了,除了適合養(yǎng)老和學習些知識外,沒啥盼頭的。”
而在后來近三年的時間里,我走遍了西方至少十六個國家,雖然說各國存在著差異,但基本都保持著上個世紀的模樣,有所變化的,就是徒增的破敗感與蕭條感。
可以這樣說,在如今的西方,除了紐約等極個別的城市外。你很難找到像中、日、韓的城市那樣普遍完備的、先進基礎設施,甚至很多時候,當我把中國的城市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都驚訝地合不攏嘴。
而這些年,中國的橋、中國的高鐵、中國的公路、中國的天眼等等“超級工程”的報道也頻現(xiàn)西方媒體,甚至有一些主流媒體寫道:我們,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中國甩開了幾十年。
曾有同胞問我:“如果讓你選擇余生的去處,你會選擇去哪里?”我想都沒想地回答:“中國。一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根在中國;二是因為,這個國家真的很棒,值得我和所有中國人用余生來建設她?!?/p>